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685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设置的厌氧化粪池、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污水分配箱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厌氧化粪池分为沉淀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和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连接进气装置;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填充有碳源材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管理简单;结合了厌氧、好氧相互交替的处理方式,实现对于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A treatment device for dispersed sew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wage treatment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including an anaerobic septic tank, a mixed biological filter treatment device, a sewage distribution box and a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which are arranged through a pipe connection. The anaerobic septic tank is divided into a precipitation area and a reaction zone; the mixed organism is a mixed organism. The filtering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es the aerobic biological filtration processing area and the anaerobic biological filtration processing area, which are arranged from upper to lower, and the overburden layer and the filter layer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aerobic biological filtration process area; the aerobic biological filtration processing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device; the anaerobic biological filtration processing area is filled with carbon. The source material layer; in the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the overburden layer and the filter layer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device and the exhaust device. The treatment device is simple in management, and combined with anaerobic and aerobic alternating treatment to achieve efficient removal of pollutants i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村镇人口高达9.48亿,每年污染物的产生量超80亿吨,但约96%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或经过简单的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成分复杂,其中,氮、磷分别占35%和60%左右,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而且,农村污水分散性强,如果像城市一样将污水收集后,建立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则增大了污水管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在选择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时,关键问题是适应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设投资要节省,运行管理要方便,运行费用要低,而且还能有效去除村镇生活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含磷化合物、其他有机物、大肠菌群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实现农村污水的就地处理,该地下污水处理装置具有管理简单、装置位于地下,不破坏景观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该污水处理装置对村镇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其他有机物,悬浮物、大肠菌群等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设置的厌氧化粪池、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污水分配箱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厌氧化粪池分为沉淀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和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连接进气装置;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填充有碳源材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优选的,所述厌氧化粪池为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所述反应区为多级折流反应区,所述沉淀区和多级折流反应区由设置在所述厌氧化粪池内的第一下隔板隔开;所述沉淀区具有从底部的边缘向底部的中间逐渐倾斜的引导斜面;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设置至少一个第二下隔板,所述第二下隔板将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分隔为若干个隔室,每个所述隔室内设置一个上隔板,且所述第二下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底部相连,所述上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底部具有间隙,以使所述上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下向流反应区和上向流反应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上部分别设有吸泥孔;所述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上部设有排气孔;进水管与排水管相对设置于所述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上向流反应区和下向流反应区的宽度比为5:1~7:1。优选的,所述上隔板的下端连接有相对于所述上隔板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上隔板的倾斜夹角为45°。优选的,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的上部为厚度为100mm~150mm的覆土层,所述覆土层上种植植物,所述覆土层下部布设至少三层滤料层,且至少三层滤料层的滤料粒径自上往下逐渐降低,所述滤料层包括:位于所述覆土层下层的卵石过滤层,卵石粒径为2~4cm,卵石过滤层厚度为140mm~150mm;位于所述卵石过滤层下层的碎石过滤层,碎石的粒径为1~2cm,碎石过滤层的厚度为140~150mm;以及位于所述碎石过滤层下层的组合滤料过滤层,组合滤料的粒径为2~4mm,组合滤料过滤层的厚度为300~320mm;其中,所述卵石过滤层中设置有与所述厌氧化粪池的排水口相通的第一多孔布水管;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底部设置与所述污水分配箱相通的排水管。优选的,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为棱柱形或圆柱形;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棱台形或圆台形。优选的,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内设置有若干个连续设置的倒梯形盘型结构,所述碳源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倒梯形盘型结构中,所述倒梯形盘型结构的侧壁上端布设圆形孔;倒梯形盘型结构底部设置有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第一多孔排水管,所述第一多孔排水管的中上部均匀布设小孔,所述第一多孔排水管的周围布设多孔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多孔布水管的中下部均匀布设小孔,所述第一多孔布水管的外部包裹塑料纤维层,塑料纤维层的外部包裹无纺织土工布层;所述第一多孔布水管的末端封闭,在所述末端连接竖直向上的进气装置。优选的,所述污水分配箱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由上浮球液位器和下浮球液位器控制;水位达到上浮球液位器后,潜水泵开启,进行排水;水位达到下浮球液位器后,潜水泵关闭,停止排水。优选的,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的底部封闭、并连接有回收管道,或者,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的底部直接与地下相通;上部为厚度为100mm~150mm的覆土层,所述覆土层上种植植物,所述覆土层下部布设至少三层滤料层,且至少三层滤料层的滤料粒径自上往下逐渐降低,所述滤料层包括:位于所述覆土层下层的卵石过滤层,卵石粒径为2~4cm,卵石过滤层厚度为140mm~150mm;位于所述卵石过滤层下层的碎石过滤层,碎石的粒径为1~2cm,碎石过滤层的厚度为140~150mm;以及位于所述碎石过滤层下层的组合滤料过滤层,组合滤料的粒径为2~4mm,组合滤料过滤层的厚度为300~320mm;其中,所述卵石过滤层中设置有与所述污水分配箱的排水口相通的第二多孔布水管。优选的,所述回收管道为第二多孔排水管,所述第二多孔排水管的周围布设多孔碎石。优选的,所述覆土层和滤料层之间设置至少一层的土工布层。优选的,所述污水分配箱的排水口不高于进水口的水平高度,所述排水口的水平高度与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的第二多孔布水管的水平高度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二多孔布水管的中下部均匀布设小孔,所述第二多孔多孔布水管的外部包裹塑料纤维层,塑料纤维层的外部包裹无纺织土工布层;所述第二多孔布水管的末端封闭,在所述末端连接竖直向上的进气装置;所述第二多孔布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竖直向上的排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处理系统,具有管理简单、不破坏地上景观等特点;依次设置的厌氧化粪池、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污水分配箱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对于污水实施多步骤综合处理,结合了厌氧、好氧、厌氧、好氧相互交替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利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实现对于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其中,厌氧化粪池可以去除大量的固体悬浮物,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的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在滤料层上可以形成好氧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并继续降解其他有机物,实现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其他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在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填充碳源材料层,有利于在碳氮比较低的污水中,厌氧微生物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污水中彻底去除;污水分配箱的水位保持在排水管的上方,使污水分配箱中的污水保持厌氧条件,继续发挥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作用,保证了经过污水分配箱的水流在后续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充分进行好氧生物反应,防止冲击负荷;设置在最后的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充分充入氧气,排出厌氧生化过程产生氮、二氧化碳等气体,进一步去除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其他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本技术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水可以直接补给地下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设置的厌氧化粪池、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污水分配箱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厌氧化粪池分为沉淀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和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连接进气装置;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填充有碳源材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设置的厌氧化粪池、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污水分配箱和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厌氧化粪池分为沉淀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生物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和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连接进气装置;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填充有碳源材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覆土层和滤料层;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化粪池为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所述反应区为多级折流反应区,所述沉淀区和多级折流反应区由设置在所述厌氧化粪池内的第一下隔板隔开;所述沉淀区具有从底部的边缘向底部的中间逐渐倾斜的引导斜面;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设置至少一个第二下隔板,所述第二下隔板将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分隔为若干个隔室,每个所述隔室内设置一个上隔板,且所述第二下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底部相连,所述上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底部具有间隙,以使所述上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下向流反应区和上向流反应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多级折流反应区的上部分别设有吸泥孔;所述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上部设有排气孔;进水管与排水管相对设置于所述多级折流厌氧化粪池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向流反应区和下向流反应区的宽度比为5:1~7: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的下端连接有相对于所述上隔板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上隔板的倾斜夹角为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的上部为厚度为100mm~150mm的覆土层,所述覆土层上种植植物,所述覆土层下部布设至少三层滤料层,且至少三层滤料层的滤料粒径自上往下逐渐降低,所述滤料层包括:位于所述覆土层下层的卵石过滤层,卵石粒径为2~4cm,卵石过滤层厚度为140mm~150mm;位于所述卵石过滤层下层的碎石过滤层,碎石的粒径为1~2cm,碎石过滤层的厚度为140~150mm;以及位于所述碎石过滤层下层的组合滤料过滤层,组合滤料的粒径为2~4mm,组合滤料过滤层的厚度为300~320mm;其中,所述卵石过滤层中设置有与所述厌氧化粪池的排水口相通的第一多孔布水管;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底部设置与所述污水分配箱相通的排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区为棱柱形或圆柱形;所述厌氧生物过滤处理区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棱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花彭文启唐克旺吴雷祥刘来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