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装置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502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2:33
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包含一外罩、一前盖与一内罩。外罩具有一容纳槽与多个贯通口。容纳槽用以容纳一热源装置。这些贯通口形成于外罩的前侧,且分别接通容纳槽。前盖覆盖这些贯通口,并与外罩之间形成一接合缝。接合缝透过这些贯通口接通容纳槽。内罩覆盖容纳槽。

Headgear shell

A headgear housing includes a cover, a front cover and an inner cover. The outer cover has a holding tank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ports. The tank is used to accommodate a heat source device. These through ports are form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outer cover and are connected to the receiving slot respectively. The front cover covers the through joints and forms a joint between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outer cover. The joint joint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se through ports to connect the tank. The inner cover covers th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装置外壳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装置外壳,尤指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提供使用者观看虚拟实境的影像,市面上出现了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VR)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以供使用者在改变视角时即时观看对应的虚拟影像,以增强使用者的观看经验。然而,由于头戴式显示装置在工作中会产生许多废热,若在其外壳表面贸然开设外露的透气孔恐会影响美观,进而降低使用者的购买意愿。因此,已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外壳仍有需要改善的空间。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包含一外罩、一前盖与一内罩。外罩具有相对的一前侧与一后侧。外罩具有一容纳槽与多个贯通口。容纳槽用以容纳一热源装置。这些贯通口位于外罩的前侧,且分别接通容纳槽。前盖连接外罩的前侧,且覆盖这些贯通口,并与外罩之间形成一第一接合缝。第一接合缝透过这些贯通口接通容纳槽。内罩连接外罩的后侧,且覆盖容纳槽。如此,透过以上实施例的架构,由于头戴式装置外壳的第一接合缝可以透过这些贯通口接通容纳槽,容纳槽内的废热得以透过第一接合缝离开头戴式装置外壳,不仅可以解决散热问题、保持外壳的结构强度,也不会影响外壳的整体美观。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容纳槽包含一槽口、一底面与一内壁面。底面相对槽口,且与内壁面相互邻接,内罩覆盖槽口。外罩包含至少一内侧凸缘。内侧凸缘连接容纳槽的底面与内壁面。这些贯通口间隔排列于内侧凸缘上,且每个贯通口同时位于内侧凸缘与容纳槽的底面。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外罩的前侧背对容纳槽的一面具有一嵌放槽。前盖匹配地放入嵌放槽内。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嵌放槽内更具有至少一线槽。线槽凹设于嵌放槽的底面。这些贯通口位于嵌放槽内,且皆接通线槽。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头戴式装置外壳更包含一粘接胶层。粘接胶层位于前盖与外罩之间,用以粘合于前盖与外罩。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粘接胶层位于嵌放槽内,且位于线槽之外。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容纳槽包含一槽口、一底面与一内壁面。底面相对槽口,且与内壁面相互邻接。外罩还具有多个凹陷口。这些凹陷口分别形成于容纳槽的内壁面。内罩覆盖凹陷口与槽口,且与外罩之间形成一第二接合缝。每个凹陷口直接接通第二接合缝与容纳槽。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这些凹陷口为单列地间隔排列。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缝为一美工缝沟槽。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个贯通口的口径介于0~1.0毫米之间,且第一接合缝的宽度小于每个贯通口。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头戴式装置外壳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初步分解图;图3是图1沿线段3-3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外罩的后侧立体图;图5是图3的区域M1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图3的区域M2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头戴式装置外壳100:外罩101:前侧102:后侧110:容纳槽111:槽口112:底面113:内壁面120:内侧凸缘130:贯通口131:口径140:凹陷口141:口径150:嵌放槽151:线槽152:底部153:内壁160:卡扣块161:贯孔200:前盖201:边缘210:固定卡勾300:内罩301:边缘310:凹槽400:第一接合缝500:第二接合缝600:粘接胶层700:眼罩垫800:枢轴部3-3:线段M1、M2:区域W1、W2: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头戴式装置外壳1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初步分解图。图3是图1沿线段3-3的剖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头戴式装置外壳10包含一外罩100、一前盖200与一内罩300。外罩100具有一前侧101与一后侧102。前侧101与后侧102相对配置。外罩100包含一容纳槽110(图3)与多个贯通口130。容纳槽110设于外罩100的内部,用以容纳一热源装置,热源装置例如为显示器或手机。这些贯通口130位于外罩100的前侧101,且这些贯通口130外露于外罩100的前侧101,并且分别接通容纳槽110(图3)。前盖200连接外罩100的前侧101,且覆盖这些贯通口130,并与外罩100之间形成一第一接合缝400。第一接合缝400透过这些贯通口130接通容纳槽110。内罩300连接外罩100的后侧102,且覆盖容纳槽110。内罩300具有一凹槽310。如此,透过以上实施例,由于头戴式装置外壳10的第一接合缝400可以透过这些贯通口130接通容纳槽110,容纳槽110内的废热得以透过第一接合缝400离开头戴式装置外壳10,不仅可以解决散热问题、保持外壳的结构强度,也不会影响外壳的整体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来说,如图1与图2所示,外罩100的前侧101背对容纳槽110的一面凹设有一嵌放槽150。前盖200匹配地放入嵌放槽150内,换句话说,前盖200的尺寸大小与嵌放槽150的尺寸大小大致相同。如此,前盖200放入嵌放槽150以覆盖这些贯通口130,并且前盖200的边缘201与嵌放槽150的内壁153相隔出第一接合缝400,且第一接合缝400完全围绕前盖200。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第一接合缝400为一美工缝沟槽,用以美化前盖200与外罩100之间的间隔缝隙。在本实施例中,嵌放槽150内更具有至少一线槽151。线槽151凹设于嵌放槽150的底部152、沿着嵌放槽150的内壁153延伸,并且直接连接外罩100的前侧101。此外,这些贯通口130间隔排列于嵌放槽150内、皆间隔地位于线槽151的同侧,以接通线槽151。这些贯通口130在外罩100的前侧101处,透过线槽151相互接通,且这些贯通口130与线槽151共同形成一锯齿状空间。故,容纳槽110内的废热得以透过这些贯通口130、线槽151及第一接合缝400离开头戴式装置外壳10。图4是图2的外罩100的后侧102立体图。图5是图3的区域M1的示意图。如图4与图5所示,容纳槽110包含一槽口111、一底面112与一内壁面113。底面112相对槽口111,且内壁面113邻接底面112与槽口111。内罩300覆盖槽口111(图3),使得位于容纳槽110内的热源装置得以与使用者的头部产生隔离。更具体地,外罩100包含至少一内侧凸缘120。内侧凸缘120位于容纳槽110内,且连接容纳槽110的底面112与内壁面113。这些贯通口130在容纳槽110内间隔地排列于内侧凸缘120上,且每个贯通口130同时位于内侧凸缘120与容纳槽110的底面112。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凸缘120朝容纳槽110方向凸起,以便于外罩100相对容纳槽110的一面形成上述的线槽151。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罩,具有相对的一前侧与一后侧,该外罩包含一容纳槽与多个贯通口,用以容纳一热源装置,该多个贯通口位于该外罩的该前侧,且分别接通该容纳槽;一前盖,连接该外罩的该前侧,且覆盖该多个贯通口,并与该外罩之间形成一第一接合缝,该第一接合缝透过该多个贯通口接通该容纳槽;以及一内罩,连接该外罩的该后侧,且覆盖该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罩,具有相对的一前侧与一后侧,该外罩包含一容纳槽与多个贯通口,用以容纳一热源装置,该多个贯通口位于该外罩的该前侧,且分别接通该容纳槽;一前盖,连接该外罩的该前侧,且覆盖该多个贯通口,并与该外罩之间形成一第一接合缝,该第一接合缝透过该多个贯通口接通该容纳槽;以及一内罩,连接该外罩的该后侧,且覆盖该容纳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容纳槽包含一槽口、一底面与一内壁面,该底面相对该槽口,且与该内壁面相互邻接,该内罩覆盖该槽口,该外罩包含至少一内侧凸缘,该内侧凸缘连接该容纳槽的该底面与该内壁面,其中该多个贯通口间隔排列于该内侧凸缘上,且每一贯通口同时位于该内侧凸缘与该容纳槽的该底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外罩的该前侧背对该容纳槽的一面具有一嵌放槽,该前盖匹配地放入该嵌放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嵌放槽内更具有至少一线槽,该线槽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宇赖谷武吴新逸许书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