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628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包括地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蓄热室壳体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道、隔热保温层、耐火砖砌筑层,耐火砖砌筑层围成的空腔内为格子砖,蓄热室壳体的始端通过耐火材料砌筑的弧形圆筒型结构体与地面上的燃烧室平滑直连,燃烧室内的顶部设有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燃烧室中段开有与高炉相通的热风出口;蓄热室壳体的尾端的两侧设有烟道出口,尾端的中部设有与冷风管道相接的冷风入口。有利于提高风温、延长炉体寿命,减少热风炉系统的漏风率,同时降低热风炉制造成本。

A kind of external combustion regenerative hot stove with underground arrangement in regenerator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storage type hot air stove with an underground horizontal arrangement of a regenerator, including an underground storage regenerator. The shell of a heat storage chamber is a concrete foundation flue, a heat insulation layer, a brick masonry layer, and a lattice brick inside the cavity enclosed by the brick masonry layer, and the beginning end of the regenerator chamber shell is used. The arc cylindrical structure of the fire-resistant material is smooth and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n the ground, the top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high efficiency premixed ceramic burner,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open to the hot air outl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blast furnace;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l end of the regenerator housing are provided with flue outlet,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ail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d wind pipe. The inlet of the cold wind.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air temperature,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urnace, reducing the air leakage rate of the hot blast stove system, and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hot blast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炉窑,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
技术介绍
现有各种型式的蓄热式热风炉,不论是内燃式、外燃式、顶燃式,其蓄热室都是竖直布置于地面上,在循环周期性的工作过程中,格子砖、耐火砖将经历高温蠕变的考验,因而要求其体积稳定性好,高温荷重蠕变性能优良,高密度低气孔率,特别是处于中底部高温区的格子砖,性能要求更严苛,在热风炉生命周期后段,可能会出现裂缝、破碎、堵塞、变形、局部塌陷等现象,换热性能下降,影响风温、风量的持续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蓄热式热风炉使用寿命短,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了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室地面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包括地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蓄热室壳体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道、隔热保温层、耐火砖砌筑层,耐火砖砌筑层围成的空腔内为格子砖,蓄热室壳体的始端通过耐火材料砌筑的弧形圆筒型结构体与地面上的燃烧室平滑直连,燃烧室内的顶部设有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燃烧室中段开有与高炉相通的热风出口;蓄热室壳体的尾端的两侧设有烟道出口,尾端的中部设有与冷风管道相接的冷风入口。所述蓄热室为单蓄热室为弧形圆筒型结构体,该结构体的纵截面上部为拱形下部为方形。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蓄热室由隔墙隔成A蓄热室和B蓄热室;所述弧形圆筒型结构体与A蓄热室的始端相通,A蓄热室尾端与B蓄热室尾端相通,所述烟道出口开于B蓄热室始端的一侧;所述冷风入口开于B蓄热室始端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蓄热室整体地下布置,密封性、隔热性有所提升,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小,有利于提高热效率,有利于风温的提升和风量的保证,结构简单,施工容易,节约钢材,建设成本低;燃烧室独立布置于地面上,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布置于燃烧室顶部,预混后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从上到下流动,重力作用下产生涡流回旋,燃烧过程组织合理,空煤气分配均匀,有利于充分燃烧;热风出口布置于燃烧室中段,利于充分利用燃烧室余热,提高风温。综上所述,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燃烧温度,适宜长时间高风温工况工作,燃烧室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钢材、耐材消耗少,施工容易,寿命长,建设成本低。2、本技术燃烧室、蓄热室采用耐火材料砌筑成弧形圆筒型结构体平滑直连,高温气体流动性好;与燃烧器底部布置相比,没有复杂的拱顶结构,燃烧室结构对称,受力均匀,且高温高压下炉壳不宜于产生晶间应力腐蚀,不易开裂。3、本技术可采用较低性能的格子砖及耐火砖。如图2所示,地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道、隔热保温层(可采用耐火浇注料捣固)、耐火砖砌筑层,烟道的空腔内是格子砖,砖的砌筑高度只有数米,与现有常见的炉体竖直布置于地面,砖的砌筑高度达数十米相比较,大大降低了对格子砖、耐火砖的耐压强度、高温荷重软化温度性能等的要求,本技术也可采用较高性能的砖,更能大大延长热风炉的寿命。4、本技术蓄热室两端出入口的格子砖设计成断面逐渐收缩的流线型式,便于气流的均匀分布,以充分利用格子砖的蓄热换热能力。5、本技术蓄热室可单蓄热室布置,也可双蓄热室布置,双蓄热室热交换更充分,有利于保证风温,同时相同蓄热面积情况下,蓄热室可布置的更短一些。但双蓄热室结构由于两侧工作在不同温区,受力受热不均,隔墙结构需要设计的很复杂,且不稳定,不适应高温高压的要求,容易损坏,一般适用于对温度和压力要求比较低工艺中。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单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C—C向剖视图;图3.图1中的D—D向剖视图;图4.实施例2双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结构示意图;图5.图2中的F—F向剖视图;;图6.图2中的E—E向剖视图。图中:1—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2—燃烧室炉壳;3—燃烧室;4—热风出口;5—弧形圆筒型结构体;6—格子砖端头;7—格子砖;8—耐火砖砌筑层;9—隔热保温层;10—混凝土基础烟道;11—冷风管道;12—单蓄热室烟道出口;13—单蓄热室冷风入口;14—A蓄热室;15—B蓄热室;16—A/B蓄热室隔墙;17—双蓄热室烟道出口;18—双蓄热室冷风入口;19-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实施例1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包括地面19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蓄热室为单蓄热室,其纵截面的上部为拱形下部为方形。蓄热室壳体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道10、隔热保温层9、耐火砖砌筑层8,耐火砖砌筑层8围成的空腔内为格子砖7,蓄热室壳体的始端通过耐火材料砌筑的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与燃烧室平滑直连,燃烧室布置于地面上,燃烧室3内的顶部安装有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1,燃烧室中段开有与高炉相通的热风出口4;蓄热室壳体的尾端的两侧设有单蓄热室烟道出口12,尾端的中部设有与冷风管道11相接的单蓄热室冷风入口13。单蓄热室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在燃烧期,燃气和空气在预混式陶瓷燃烧器1预混,燃烧室3中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向下经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流入蓄热室高温端,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均匀流入格子砖7,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经蓄热室尾端两侧的单蓄热室烟道出口12排出。在送风期,冷风从冷风管道11由单蓄热室冷风入口13鼓入,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均匀流入格子砖7,热交换后的热风流经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从位于燃烧室内的热风出口4进入热风管道送入高炉。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蓄热室由隔墙16隔成A蓄热室14和B蓄热室15;所述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与A蓄热室14的始端相通,A蓄热室14尾端与B蓄热室15尾端相通,所述烟道出口17开于B蓄热室15始端的一侧;所述冷风入口开于B蓄热室始端的顶端。双蓄热室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在燃烧期,燃气和空气在预混式陶瓷燃烧器1预混,燃烧室3中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向下经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进入A蓄热室14高温端,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均匀流入格子砖7,然后由A蓄热室14低温端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进入B蓄热室15,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经B蓄热室15低温端的双蓄热室烟道出口17排出。在送风期,冷风由B蓄热室低温端的双蓄热室冷风入口18鼓入,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均匀流入格子砖7,然后由B蓄热室15高温端经格子砖端头6导流进入A蓄热室14,充分热交换后的热风经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从燃烧室内的热风出口4进入热风管道送入高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9)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蓄热室壳体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10)、隔热保温层(9)、耐火砖砌筑层(8),耐火砖砌筑层(8)围成的空腔内为格子砖(7),蓄热室壳体的始端通过耐火材料砌筑成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与地面上的燃烧室(3)平滑直连,燃烧室(3)的顶部设有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1),燃烧室中段开有与高炉相通的热风出口(4);蓄热室壳体的尾端的两侧设有烟道出口,尾端的中部设有与冷风管道相接的冷风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室地下水平布置的外燃-蓄热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9)下水平布置的蓄热室,蓄热室壳体由外到内是混凝土基础烟(10)、隔热保温层(9)、耐火砖砌筑层(8),耐火砖砌筑层(8)围成的空腔内为格子砖(7),蓄热室壳体的始端通过耐火材料砌筑成弧形圆筒型结构体(5)与地面上的燃烧室(3)平滑直连,燃烧室(3)的顶部设有高效预混式陶瓷燃烧器(1),燃烧室中段开有与高炉相通的热风出口(4);蓄热室壳体的尾端的两侧设有烟道出口,尾端的中部设有与冷风管道相接的冷风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学兵袁希平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