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7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充电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有上挡板,下壳体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有下挡板。两上挡板的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骨,下档板上开设有第一缺口,下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凸骨,当上挡板自上而下插设于下挡板的外侧时,各限位凸骨插入于对应的第一缺口处,并且,各限位凸骨抵靠于对应的第一安装凸骨上,上挡板通过螺钉依次旋拧入限位凸骨和第一安装凸骨连接于下挡板。这样,反向旋拧螺钉,即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而且,限位凸骨插设于第一缺口处可增加上挡板和下挡板在竖直方向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螺钉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充电装置
,尤其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大规模的普及,该类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由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均存在待机时间短的问题,因此,利用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对其充电已成为一种趋势。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结构上下扣合形成容置空间。但是,当在维修或需要打开的时候,卡扣结构不易分离,而且,卡扣结构的可重复利用低,强度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及维护的移动电源的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的壳体因采用卡扣结构而导致壳体不易拆卸分离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上挡板,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下挡板,两所述上挡板的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骨,所述下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下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凸骨,各所述限位凸骨于所述上挡板自上而下插设于所述下挡板的外侧时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处且抵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凸骨上,所述上挡板通过螺钉依次旋拧入所述限位凸骨和所述第一安装凸骨连接于所述下挡板。具体地,所述限位凸骨包括接触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接触部竖直向下凸伸形成,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接触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优选地,所述限位凸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缺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接触部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缺口为半圆形第一缺口。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凸骨包括安装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所述固定部由所述安装部竖直向下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安装部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卡钩凸骨,所述下挡板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卡钩凸骨相对应的开口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其中一短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上底板,所述第二本体的短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与所述上底板相对应的下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下底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凸骨,各所述定位凸起于所述上底板自上而下插设于所述下底板上时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缺口处且抵靠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凸骨上,所述上底板通过螺钉依次旋拧入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安装凸骨连接于所述下底板。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凸骨包括抵靠部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抵靠部竖直向下凸伸形成,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靠部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抵靠部相抵顶。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缺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凸起为半圆形定位凸起,所述第二缺口为半圆形第二缺口。进一步地,所述上底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卡钩凸骨,所述下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二卡钩凸骨相对应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卡钩凸骨的卡孔。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块的顶部端面高于所述下底板的端面,所述卡接块的底部竖直向下凸伸至所述第二本体上形成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在第一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上设有上挡板,下壳体包括第二壳体,在第二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上设有下挡板,当上壳体与下壳体上下相扣合时,上挡板插设于下挡板的外侧。在上挡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骨,在下挡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缺口,在下档板上设于与第一缺口相应的第一安装凸骨。当上挡板自上而下插设于下挡板的外侧时,各限位凸骨插入于对应的第一缺口处,并且,各限位凸骨抵靠于对应的第一安装凸骨上。再通过螺钉依次穿过限位凸骨和第一安装凸骨。这样,反向旋拧螺钉,即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并且,限位凸骨插设于第一缺口处可增加上挡板和下挡板在竖直方向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二者之间受力点,从而避免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仅螺钉连接处受力,进一步提高了螺钉的连接强度,保证了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扣合状态下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上壳体、2—下壳体、11—第一本体、12—上挡板、21—第二本体、22—下挡板、13—限位凸骨、221—第一缺口、23—第一安装凸骨、131—接触部、132—连接部、231—安装部、232—固定部、14—第一卡钩凸骨、222—开口槽、15—上底板、25—下底板、151—定位凸起、251—第二缺口、24—第二安装凸骨、241—抵靠部、242—延伸部、16—第二卡钩凸骨、26—卡接块、261—卡孔、26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至图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1以及下壳体2,上壳体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本体11的两长边缘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上挡板,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下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上挡板的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骨,所述下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下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凸骨,各所述限位凸骨于所述上挡板自上而下插设于所述下挡板的外侧时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处且抵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凸骨上,所述上挡板通过螺钉依次旋拧入所述限位凸骨和所述第一安装凸骨连接于所述下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上挡板,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两长边缘侧部竖直向上凸伸形成下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上挡板的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凸骨,所述下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下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凸骨,各所述限位凸骨于所述上挡板自上而下插设于所述下挡板的外侧时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处且抵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凸骨上,所述上挡板通过螺钉依次旋拧入所述限位凸骨和所述第一安装凸骨连接于所述下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骨包括接触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接触部竖直向下凸伸形成,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本体,所述接触部插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缺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接触部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缺口为半圆形第一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凸骨包括安装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所述固定部由所述安装部竖直向下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安装部相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卡钩凸骨,所述下挡板上设有与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春陈庆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