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78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导光板包括一透光基体,所述透光基体包括入光侧及与所述入光侧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在所述出光侧设置有凹凸的微结构,用于使从所述入光侧所入射的、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在所述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并返回至所述透光基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能量利用的同时,改善显示器面内整体均齐和视效,且无需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侧贴(即反射片),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ght guide plate,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es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wherein the substrate comprises a light incident side and disposed opposite to the light incident side of the light side; in the micro structure with a concave convex set light side, used to make the incident from the the light entering side, the incident angle is less than the preset angle of light total reflection on the micro structure and return to the transmission matrix.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display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uniformity and the visual effect of the display surface simultaneously, and do not need to attach the side paste to the light guide plate side, which reduces the assembly process labor time and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多采用导光板10,导光板10包括入光侧11、与所述入光侧11相对设置的出光侧12、与所述入光侧11相邻的出光面13及与所述出光面13相对设置的底面14,其中底面14具有网点结构,出光面13上具有棱镜微结构或者出光面13为光滑镜面或者粗糙雾化面,入光侧11为镜面抛光或具有微结构,出光侧12不处理或者进行镜面抛光处理或者贴反射片。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光源通常采用的是LED灯条,LED灯条上的各LED为点光源20,设置在导光板10的入光侧11。由于LED为点光源,其发光角度一般为120°,而导光板通过采用PMMA(聚甲基苯烯酸甲酯)材质,其全反射角度约为42度。如图1所示,LED出射的角度小于42度的小角度光在传播至导光板10的出光侧12后,会直接射出导光板10而浪费掉;而LED出射的角度大于42度的大角度光会在导光板10的出光侧12发生全反射而被回收利用。然而,LED点光源的光主要是集中在小角度(目前侧入LED的主流配光曲线仍为120度,再大角度时光会急剧衰减),也就是说,当前导光板的出光侧全反射所利用的大角度光其实很少。随着产品节能趋势,导光板能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设计会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反射片,包括普通白反,甚至成本更高的银反。然而,薄形化及窄边框的要求,导致出光侧贴反射片衍生的喷射亮线愈加明显,使得显示器品味视效令人难以忍受,且由于贴反射片会导致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在大幅提高能量利用的同时,改善显示器面内整体均齐和视效,且无需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侧贴(即反射片),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光板,包括一透光基体,所述透光基体包括入光侧及与所述入光侧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在所述出光侧设置有凹凸的微结构,用于使从所述入光侧所入射的、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在所述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并返回至所述透光基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微结构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在所述出光侧沿一预定方向排列的、相互平行且沿另一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条状棱柱体,每一所述条状棱柱体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全反射面和二次反射面,其中所述全反射面与所述二次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全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的法线之间呈第一斜夹角,所述二次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的法线之间呈第二斜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夹角等于所述第二斜夹角,且所述第一斜夹角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42°。进一步的,所述条状棱柱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条状棱柱体的横截面三角形包括:顶点及两斜边;其中所述条状棱柱体的全反射面由所述两斜边中的一个斜边形成,所述二次反射面由所述两斜边中的另一个斜边形成。进一步的,在多个条状棱柱体的排列方向上,多个条状棱柱体包括呈周期性排列的多个重复单元,每一所述重复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条状棱柱体;且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内,至少两个条状棱柱体相对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对称。进一步的,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内,每一所述条状棱柱体在远离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的一侧形成所述全反射面,所述全反射面自靠近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的一端至靠近所述重复单元的边缘的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入光侧的方向倾斜,并且,从距离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最近的条状棱柱体向距离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最远的条状棱柱体,所述全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的法线之间的第一斜夹角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条状棱柱体的结构相同。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的光源。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点光源,其中所述点光源与所述重复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点光源的中心正对与其所对应的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通过对导光板的出光侧进行微结构设计,使得从导光板入光侧所入射的光线中,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小角度光能够在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而被返回利用,可以大幅提高能量利用,同时,能够改善显示器面内整体均齐和视效,且无需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侧贴(反射片),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针对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发光源所发射的小角度光容易在导光板的出光侧直接出射而造成浪费,若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反射片又会导致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增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能量利用的同时,改善显示器面内整体均齐和视效,且无需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贴侧贴(反射片),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导光板包括一透光基体100,所述透光基体100包括入光侧110及与所述入光侧110相对设置的出光侧120;在所述出光侧120设置有凹凸的微结构,用于使从所述入光侧110所入射的、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在所述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并返回至所述透光基体100内部。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通过在其出光侧120进行微结构设计,增加微结构,可以使得从其入光侧110所入射的光线中,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小角度光能够在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而被返回利用(而在现有技术中这部分小角度光则会直接射出导光板的出光侧120),从而可以大幅提高能量利用,同时,能够改善显示器面内整体均齐和视效,且无需在导光板的出光侧120贴侧贴(反射片),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人力成本。以下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导光板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在所述出光侧120沿一预定方向排列的、相互平行且沿另一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条状棱柱体210,每一所述条状棱柱体210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全反射面211和二次反射面212,其中所述全反射面211与所述二次反射面212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全反射面211与所述入光侧110的法线之间呈第一斜夹角α,所述二次反射面212与所述入光侧110的法线之间呈第二斜夹角β。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微结构采用棱镜结构,其中该棱镜结构是由多个条状棱柱体210形成的,在每一条状棱柱体210上设置倾斜的全反射面211,如图2所示,当发光源的点光源的发散光从导光板的入光侧110入射时,点光源的入射角度小于预设角度的小角度光会达到全反射面211上,并在全反射面211上发生全反射;光线经所述全反射面211反射后入射至所述二次反射面212上,并最终被所述二次反射面212再次反射而返回至导光板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二次反射面212优选的是设置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包括一透光基体,所述透光基体包括入光侧及与所述入光侧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光侧设置有凹凸的微结构,用于使从所述入光侧所入射的、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在所述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并返回至所述透光基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包括一透光基体,所述透光基体包括入光侧及与所述入光侧相对设置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光侧设置有凹凸的微结构,用于使从所述入光侧所入射的、入射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光线在所述微结构上发生全反射并返回至所述透光基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在所述出光侧沿一预定方向排列的、相互平行且沿另一预定方向延伸的多个条状棱柱体,每一所述条状棱柱体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全反射面和二次反射面,其中所述全反射面与所述二次反射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全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的法线之间呈第一斜夹角,所述二次反射面与所述入光侧的法线之间呈第二斜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夹角等于所述第二斜夹角,且所述第一斜夹角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棱柱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条状棱柱体的横截面三角形包括:顶点及两斜边;其中所述条状棱柱体的全反射面由所述两斜边中的一个斜边形成,所述二次反射面由所述两斜边中的另一个斜边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