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39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的配件,具体公开了一种超薄管,包括铜管,铜管的横截面为矩形,铜管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密封在铜管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铜管的一端为散热端,铜管的另一端为集热端,散热端的水平位置高于集热端的水平位置,散热端与集热端之间的铜管为圆滑过渡部分;铜管内侧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起物,铜管内侧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凸起物相应的第二凸起物,铜管内侧设有银质层;两个第一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顶部和两个第二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底部均有内至外依次设有铜质发泡层和铜粉层,铜质发泡层与铜粉层相通,提高了成材率,确保了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稳定,增强了导热效率。

An ultrathi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ltra-thin notebook computer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thin tube, including copper, copper is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both ends of the tube by sealing in the copper pipe to form a sealed cavity, one end of the copper pipe is a heat radiating end, the other end is in the hot end tube, horizontal cooling the end is higher than the level set position of the hot end,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hot end of the heat collecting tube for smooth transition part; the top brass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protrusions, brass inner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two and two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first protrusions second bulge, copper silv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medial; between the inside of the top brass brass between two first protrusions and two second protrusions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 turn is equipped with a copper foam layer and the copper layer, the copper foam layer and copper layer The heat transfer rate of the heat transfer agent in the ultrathin tube is stable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efficiency is enh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管
本技术涉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的配件,具体涉及了一种超薄管。
技术介绍
现在的超薄笔记本电脑的超薄导热管一般采用为扁平状超薄管,扁平状超薄管占用空间小,散热能力快,满足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要求,但是扁平状超薄管在压扁过程中存在将扁平状超薄管挤压至漏气的情况,使扁平状超薄管的成材率降低,其中扁平状超薄管内附着的铜粉会因挤压而脱落,使扁平状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降低,致使降低了扁平状超薄管的导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超薄管,其目的:提高成材率,确保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稳定,增强导热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管,包括铜管,铜管的横截面为矩形,铜管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密封在铜管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铜管的一端为散热端,铜管的另一端为集热端,散热端的水平位置高于集热端的水平位置,散热端与集热端之间的铜管为圆滑过渡部分;铜管内侧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起物,铜管内侧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凸起物相应的第二凸起物,铜管内侧设有银质层;两个第一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顶部和两个第二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底部均有内至外依次设有铜质发泡层和铜粉层,铜质发泡层与铜粉层相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有的扁平状超薄管修改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铜管,减少了一部分的挤压工序,减少了废品的产生,提高了成材率,两个第一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顶部和两个第二凸起物之间的铜管内侧的底部均有内至外依次设有铜质发泡层和铜粉层,铜质发泡层与铜粉层相通,铜粉层能快速将蒸汽凝聚成液滴,然后通过铜质发泡层将液滴输送集热端,确保了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稳定,铜管内侧设有银质层,银质层加快了密封腔内的热循环速度,增强了导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超薄管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超薄管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沿图3的B-B方向的剖视放大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铜管11.散热端12.集热端13.第一凸起物14.第二凸起物15.银质层2.密封腔3.铜质发泡层4.铜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超薄管,包括铜管1,铜管1的横截面为矩形,铜管1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密封在铜管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2,铜管1的一端为散热端11,铜管1的另一端为集热端12,散热端11的水平位置高于集热端12的水平位置,散热端11与集热端12之间的铜管1为圆滑过渡部分,将原有的扁平状超薄管修改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铜管1,减少了一部分的挤压工序,减少了废品的产生,提高了成材率,铜管1内侧注有散热剂。铜管1内侧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起物13,铜管1内侧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凸起物13相应的第二凸起物14,铜管1内侧设有银质层15,银质层15加快了密封腔2内的热循环速度,增强了导热效率。两个第一凸起物13之间的铜管1内侧的顶部和两个第二凸起物14之间的铜管1内侧的底部均有内至外依次设有铜质发泡层3和铜粉层4,铜质发泡层3与铜粉层4相通,铜粉层4能快速将蒸汽凝聚成液滴,然后通过铜质发泡层3将液滴输送集热端,确保了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稳定。以上就是一种超薄管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效果,其优点:提高了成材率,确保了超薄管内的散热剂的传输速度稳定,增强了导热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管(1),铜管(1)的横截面为矩形,铜管(1)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密封在铜管(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2),铜管(1)的一端为散热端(11),铜管(1)的另一端为集热端(12),散热端(11)的水平位置高于集热端(12)的水平位置,散热端(11)与集热端(12)之间的铜管(1)为圆滑过渡部分;铜管(1)内侧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起物(13),铜管(1)内侧的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凸起物(13)相应的第二凸起物(14),铜管(1)内侧设有银质层(15);两个第一凸起物(13)之间的铜管(1)内侧的顶部和两个第二凸起物(14)之间的铜管(1)内侧的底部均有内至外依次设有铜质发泡层(3)和铜粉层(4),铜质发泡层(3)与铜粉层(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管(1),铜管(1)的横截面为矩形,铜管(1)的两端均通过压合密封在铜管(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腔(2),铜管(1)的一端为散热端(11),铜管(1)的另一端为集热端(12),散热端(11)的水平位置高于集热端(12)的水平位置,散热端(11)与集热端(12)之间的铜管(1)为圆滑过渡部分;铜管(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奢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