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356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它包括构架柱、避雷线柱,格构式柱间支撑;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设置于二根相邻的高跨构架柱之间;有构架梁由梁弦杆和腹杆组成,有出线挂点设置于所述梁弦杆外侧,有悬垂绝缘子吊点设置于所述腹杆中间;有高跨构架梁设置于所述高跨构架柱上端,低跨构架梁设置于低跨构架柱上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上;所述避雷线柱上端设置有避雷线挂点,所述构架梁与所述低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构架柱铰接,所述构架梁、所述构架柱、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体系。克服了现有单层出线构架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电气布置、土石方费用高、本体钢结构用量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
本技术涉及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与负荷分布严重不平衡,负荷中心远离能源中心,西电东送主网架交直流混合运行的电网结构日趋复杂,通过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工程的实施可满足今后直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需要,有效防范西电东送通道严重故障可能导致电网失稳的安全稳定风险,提高电网安全运行可控性。目前国土资源日益减少,节约建设用地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指导思想;出线构架是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内最重要的构筑物之一,其占地大小、土石方开挖量、本体钢结构用量以及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背靠背换流站的用地指标、工程造价以及出线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现有单层出线构架(如图1所示)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电气布置、土石方费用高、本体钢结构用量大的缺点;因此,现急需一种减小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出线构架的占地面积、基础土石方开挖量以及本体钢结构用量且结构可靠的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出线构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占地面积小、土石方开挖量小、本体钢结构用量少、方便电气布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包括构架柱、避雷线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构式柱间支撑;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设置于二根相邻的高跨构架柱之间;有构架梁由梁弦杆和腹杆组成,有出线挂点设置于所述梁弦杆外侧,有悬垂绝缘子吊点设置于所述腹杆中间;有高跨构架梁设置于所述高跨构架柱上端,低跨构架梁设置于低跨构架柱上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上;所述避雷线柱上端设置有避雷线挂点,所述构架梁与所述低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构架柱铰接,所述低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构架柱、所述构架梁的弦杆拼接接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构架梁腹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构架梁、所述构架柱、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体系;所述构架梁包括低跨构架梁、高跨构架梁;所述构架柱包括所述低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的安装底板设置有多个椭圆孔;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包括横撑、斜撑;所述横撑为水平向杆件,所述斜撑为斜方向杆件;所述横撑、所述斜撑通过焊接在柱上的节点板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受力体系;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为直缝焊接圆形钢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低跨构架柱、所述高跨构架柱为A型圆形构架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避雷线柱为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现有500kV单层出线构架单跨一般为28m,端撑跨度为6m,以6回出线构架为例,占地总长度为180m(含两侧端撑);而采用本技术双层出线构架总长度为可减少占地长度73m;(2)土石方开挖量小:本技术双层出线构架相对于现有500kV单层出线构架可减少土石方开挖量,以6回出线构架为例,可减少基础土石方开挖量约85m3;(3)本体钢结构用量少:本技术双层出线构架相对于现有500kV单层出线构架可减少本体钢结构用量,以6回出线构架为例,可减少钢结构约15.0t;(4)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的安装底板设置有多个椭圆孔,便于构架梁安装,同时也能在构架正常使用过程当中用于释放温度应力;(5)利于电气布置:背靠背换流站交流出线较多,现有500kV单层出线构架占地大,电气出线方案布置复杂,采用本技术双层出线构架,可优化出线布置方案,减小出线偏角,优化出线间距,方便电气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单层出线构架。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格构式柱间支撑结构示意图。图5为为本技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构架梁,11-低跨构架梁,12-高跨构架梁,2-构架柱,21-低跨构架柱,22-高跨构架柱,3-格构式柱间支撑,31-横撑,32-斜撑,4-避雷线柱,41-避雷线挂点,5-梁弦杆,6-腹杆,7-出线挂点,8-悬垂绝缘子吊点,9-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包括构架柱2、避雷线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构式柱间支撑3;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设置于二根相邻的高跨构架柱22之间;有构架梁1由梁弦杆5和腹杆6组成,有出线挂点7设置于所述梁弦杆5外侧,有悬垂绝缘子吊点8设置于所述腹杆6中间;有高跨构架梁12设置于所述高跨构架柱22上端,低跨构架梁11设置于低跨构架柱21上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9上;所述避雷线柱4上端设置有避雷线挂点41,所述构架梁1与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铰接,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所述构架梁1的弦杆拼接接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构架梁1腹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构架梁1、所述构架柱2、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体系;所述构架梁1包括低跨构架梁11、高跨构架梁12;所述构架柱2包括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所述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9的安装底板设置有多个椭圆孔;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包括横撑31、斜撑32;所述横撑31为水平向杆件,所述斜撑32为斜方向杆件;所述横撑31、所述斜撑32通过焊接在柱上的节点板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受力体系;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为直缝焊接圆形钢管(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为A型圆形构架柱(如图2所示)。避雷线柱4为直缝焊接圆形钢管。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包括构架柱(2)、避雷线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构式柱间支撑(3);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设置于二根相邻的高跨构架柱(22)之间;有构架梁(1)由梁弦杆(5)和腹杆(6)组成,有出线挂点(7)设置于所述梁弦杆(5)外侧,有悬垂绝缘子吊点(8)设置于所述腹杆(6)中间;有高跨构架梁(12)设置于所述高跨构架柱(22)上端,低跨构架梁(11)设置于低跨构架柱(21)上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9)上;所述避雷线柱(4)上端设置有避雷线挂点(41),所述构架梁(1)与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铰接,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所述构架梁(1)的弦杆拼接接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构架梁(1)腹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构架梁(1)、所述构架柱(2)、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受力体系;所述构架梁(1)包括低跨构架梁(11)、高跨构架梁(12);所述构架柱(2)包括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所述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9)的安装底板设置有多个椭圆孔;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包括横撑(31)、斜撑(32);所述横撑(31)为水平向杆件,所述斜撑(32)为斜方向杆件;所述横撑(31)、所述斜撑(32)通过焊接在柱上的节点板相连,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受力体系;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为直缝焊接圆形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联网背靠背换流站双层出线构架,包括构架柱(2)、避雷线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构式柱间支撑(3);所述格构式柱间支撑(3)设置于二根相邻的高跨构架柱(22)之间;有构架梁(1)由梁弦杆(5)和腹杆(6)组成,有出线挂点(7)设置于所述梁弦杆(5)外侧,有悬垂绝缘子吊点(8)设置于所述腹杆(6)中间;有高跨构架梁(12)设置于所述高跨构架柱(22)上端,低跨构架梁(11)设置于低跨构架柱(21)上端、高跨柱上低跨梁安装底座(9)上;所述避雷线柱(4)上端设置有避雷线挂点(41),所述构架梁(1)与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铰接,所述低跨构架柱(21)、所述高跨构架柱(22)、所述构架梁(1)的弦杆拼接接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构架梁(1)腹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构架梁(1)、所述构架柱(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寅吴必华曾静朱东陈俊陈传新高湛李志张华夏正东闫勇王丽杰王倩瑜谢佳君刘素丽朱九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