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及影像撷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384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及影像撷取组件,其中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包括:一个导热内壳,一个绝热外壳,一组组设于绝热外壳上的鼓风装置,以及一个供电回路,其中导热内壳具有一照射受观察区的发光元件,及将热能导至气道内的导热鳍片,本案利用抽气/排气鼓风装置鼓动气道内空气的流动,以强制气流的方式和导热鳍片进行热交换再送出到绝热外壳外,藉以提升散热效率,供该近接光源维持适当操作温度,确保发光亮度和中心波长。又将该近接光源接于一影像撷取装置,供可用于荧光技术的检测,且因散热气流不致扰动受观测物,所以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Near light source and image capturing assembly with closed air duct and insulated hou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tight seal and adiabatic shell near the light source and an image capturing component, including with airtight and adiabatic shell near light source: a conductive shell, an insulation shell, a blower device group in adiabatic shell, and a power supply circuit, wherein heat inner shell has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irradiated observation area, and will lead to airway heat conduction fin, the suction / blowing device to exhaust the air flow in the airway, the forced air flow way and heat fin heat exchange and then sent to the adiabatic shell, so as to enhanc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For the near source to maintain prop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ensure the luminance and the center wavelength. The near light source is connected to an image pickup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fluorescence technique,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 is more accurate because the radiating airflow does not cause disturbance to the observed ob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及影像撷取组件
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以及具有该近接光源的影像撷取组件。
技术介绍
荧光技术除用于工业检测、伪钞辨识以及刑事鉴定外,近年来更延伸至生物研究中的遗传工程及基因转植等实验分析与追踪,使荧光影像鉴别与分析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此处所谓荧光,主要是将一个高频的光照射在具有荧光特性的待观测物上,例如钞票的防伪线,或是刑案现场疑似指纹印的位置,藉以激发出一个较低频的荧光,再加上适当的滤镜组合,便可清晰的观看或撷取上述钞票或指纹印的荧光影像;至于生物科学领域的许多研究是针对基因转植,为便于观察,植入的基因常会制造出荧光蛋白,藉由待观测物的荧光反应有无,确认基因植入的成败,并且可以对转植成功的生物进一步深入研究。荧光技术的应用,以刑事鉴定为例,一般于命案现场采集指纹印过程中,为使指纹印的纹路清晰呈现,会于指纹印周围包含指纹印掸上显影的荧光粉末,因人类的指纹上布满汗腺,汗腺会分泌出许多物质,包括蛋白质、油脂等,其中上述所掸的荧光粉末附着于分泌出的油脂上,指纹印随着荧光粉末附着的高低位置差形成清晰的纹路,并再藉由一高频的入射光照射,使荧光粉末吸收高频光后释放出波长较长的受激发光,供相机拍照取证。不幸地,入射的高频光中,相当大的比例并没有被荧光粉末吸收,而是照射在待测物表面而直接反射或漫反射,使得这部分的直接反射光的能量动辄高于受激发光百倍甚至千倍,即使是漫反射光,强度往往还高于要记录的受激发光十倍以上。因此,在打光照射的结构中,往往必须设法去除直接反射光和漫反射光,例如采用低角度设置入射光源,让直接反射光无法射入相机镜头,并且让遮罩内侧雾化,既可减少直接反射光和漫反射光在遮罩内反复反射,也可尽量隔绝外部杂光。然而,此种减少反射、增加吸收率的结构也会将吸收的光转换为热能,将热能储存在遮罩中制造问题。并且在依照波长而处理光讯号的过滤等过程中,受激发光的强度也会多少受到滤光片(filter)影响而减弱,一旦要提升入射光的强度,热能的产生也随之增加,长时间的高温操作环境容易造成光源和遮罩等结构的老化和劣化,尤其当操作过程中温度逐步上升,造成光源发光的中心波长漂移、以及发光强度逐步降低,将进一步导致后续采证的结果不精确等问题,无论是对于刑事鉴定或工业鉴定,都会导致鉴定结果的可信度遭质疑。另方面,以采取指纹为例,在掸完荧光粉末后,直到拍摄前,因缺乏遮罩遮蔽指纹印,即使是人员近距离观察时,呼吸的微风都可能对所掸的指纹粉造成干扰。另方面,近年来生物研究领域有一种被大量采用的斑马鱼(Daniorerio),因为繁殖量大且繁殖周期短、能产生大量后代,并为脊索动物门(Chordata)而具有近似人类的基因和系统特性,且胚胎透明易于观察,因此被推广至疾病研究、药物筛选、毒物测试等相关研究。尤其当转殖荧光基因后,更可用激发光直接观察蛋白质存在与否,确认基因转殖是否成功。若实验动物是此类体积仅如芝麻大小的斑马鱼胚胎或幼鱼,需藉助荧光显微镜观察纪录。目前常用的荧光显微镜,虽然荧光显微镜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可以有效协助例如研究人员观察具有荧光反应的待测物,然而,因现有的荧光显微镜主要是以同轴光源照射,直接反射光也会循着同一路径反射进入物镜,并且严重干扰观察。因此,荧光显微镜往往被设计成光源亮度大幅提高,并且在光学途径中采用大量滤镜的结构,藉以解决直接反射光强度远高于荧光讯号的问题。但此种设计也导致部分微小如斑马鱼的待测物在长时间观察过程中,因受热过度而造成蛋白质变性。再另一方面,除动物体的基因转殖研究外,植物的基因转殖以及病理学检测与分析,同样可经由荧光检测技术作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入射光后进行能阶跃迁,并在返回低能阶状态时发出荧光,由于植物中的荧光强度较弱而不易观测,需调整光圈和快门进行长时间曝光,而在这段曝光期间内,该植物必须固定于同一位置,否则稍有被风吹动或外力晃动,拍摄的结果与实际的状况将造成分析误差甚至无法分析。除上述荧光应用外,如美容医学所用的植发、除斑,都需要详细观察记录事先的情况、和诊疗后的效果,此部分也因为受治疗者的安全和舒适,不能让近接的光源太过炽热。综上所述,无论是荧光检测或非荧光检测,如何让光源保持在较低温的操作环境,提供适当的观察记录视窗,且不能粗略地散热而扰乱或伤害被观测或记录标的,就成为本领域中必须持续发展研究的题目。故本技术揭示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以及搭配使用上述近接光源的影像撷取组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藉由内建有导热鳍片的气道而增加散热面积,并以强制气流进行热交换而提升散热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藉由绝热外壳的低导热率,保障操作使用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并且由近接光源上的透孔和通孔,让观察记录更为方便。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藉由具有高导热率的导热内壳将热导离受观察区及发光元件,提升发光效率且减少高功率发光元件对受观察物造成的破坏。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组件,利用近接光源的高散热效率,提供高发光效率的操作环境,并且让撷取影像而进行观察记录更为便捷。本案揭示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是供照射一个受观察区,该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包括:一邻近上述受观察区的导热内壳,该导热内壳包括面向前述受观察区的一基础层,以及复数延伸自该基础层并朝向远离上述受观察区延伸的导热鳍片,该基础层相反于前述导热鳍片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发光元件,以及前述基础层形成有一供观察/记录上述受观察区的透孔;一覆盖上述导热内壳的绝热外壳,并与上述导热内壳共同界定出一具有至少两个气孔的气道,前述气道除前述气孔以外的部分为气密,该绝热外壳具有低于上述导热内壳的导热率,以及上述绝热外壳形成一对应上述导热内壳的上述透孔的通孔;至少一个对应上述气孔、并组设于上述绝热外壳和/或上述导热内壳的鼓风装置,供驱动空气进/出上述气道且流经上述导热鳍片;及至少一个供驱动上述发光元件与上述鼓风装置的供电回路。又将上述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对应设置于一影像撷取装置即成为本案的具有近接光源的影像撷取组件,包括;一影像撷取装置,该影像撷取装置具有一本体,及一设置于前述本体的镜头,且该镜头远离上述本体处形成有一收光口;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是供照射一个受观察区,包括:一邻近上述受观察区的导热内壳,该导热内壳包括面向前述受观察区的一基础层,以及复数延伸自该基础层并朝向远离上述受观察区延伸的导热鳍片,该基础层相反于前述导热鳍片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发光元件,以及前述基础层形成有一供上述镜头收光的透孔;一覆盖上述导热内壳的绝热外壳,并与上述导热内壳共同界定出一具有至少两个气孔的气道,前述气道除前述气孔以外的部分为气密,该绝热外壳具有低于上述导热内壳的导热率,及上述绝热外壳形成一对应上述导热内壳的上述透孔的通孔;至少一个对应上述气孔、并组设于上述绝热外壳和/或上述导热内壳的鼓风装置,供驱动空气进/出上述气道且流经上述导热鳍片;及至少一个供驱动上述发光元件与上述鼓风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及影像撷取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是供照射一个受观察区,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包括:一邻近上述受观察区的导热内壳,该导热内壳包括面向前述受观察区的一基础层,以及复数延伸自该基础层并朝向远离上述受观察区延伸的导热鳍片,该基础层相反于前述导热鳍片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发光元件,以及前述基础层形成有一供观察/记录上述受观察区的透孔;一覆盖上述导热内壳的绝热外壳,并与上述导热内壳共同界定出一具有至少两个气孔的气道,前述气道除前述气孔以外的部分为气密,该绝热外壳具有低于上述导热内壳的导热率,以及上述绝热外壳形成一对应上述导热内壳的上述透孔的通孔;至少一个对应上述气孔、并组设于上述绝热外壳和/或上述导热内壳的鼓风装置,供驱动空气进/出上述气道且流经上述导热鳍片;及至少一个供驱动上述发光元件与上述鼓风装置的供电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是供照射一个受观察区,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包括:一邻近上述受观察区的导热内壳,该导热内壳包括面向前述受观察区的一基础层,以及复数延伸自该基础层并朝向远离上述受观察区延伸的导热鳍片,该基础层相反于前述导热鳍片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组发光元件,以及前述基础层形成有一供观察/记录上述受观察区的透孔;一覆盖上述导热内壳的绝热外壳,并与上述导热内壳共同界定出一具有至少两个气孔的气道,前述气道除前述气孔以外的部分为气密,该绝热外壳具有低于上述导热内壳的导热率,以及上述绝热外壳形成一对应上述导热内壳的上述透孔的通孔;至少一个对应上述气孔、并组设于上述绝热外壳和/或上述导热内壳的鼓风装置,供驱动空气进/出上述气道且流经上述导热鳍片;及至少一个供驱动上述发光元件与上述鼓风装置的供电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发光元件为至少一组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基础层相反于前述导热鳍片侧更设置有一层光吸收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鼓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组设遮蔽每一上述气孔的至少一进气风扇及至少一出气风扇。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密闭气道及绝热外壳的近接光源,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供密封上述绝热外壳和上述导热内壳接触部分的密封件。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之逸
申请(专利权)人:承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