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9895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2 23:20
本创作关于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外壳与覆盖件。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分别具有插接头与缆线,插接头的顶面具有退出机构,缆线包括光纤部与强化部。外壳的顶面具有对应于退出机构的连动机构,外壳的两侧面各具有一腔体,该两腔体的结构系对称设置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腔体包括有互相连通的卡固部与延伸部,卡固部对应且固定插接头,延伸部具有容置空间与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光纤部的前段位于容置空间且连接至插接头。覆盖件系对应于腔体设置,覆盖件可拆卸的卡合于所述外壳且覆盖所述开口。

Connec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nd a second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 shell and a cover. The first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ng joint and a cabl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lug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n exiting mechanism; the cable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part and a strengthening par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linkage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exiting mechanism, each sid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wo cavity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optical fiber assembly respectively. The cavity comprises a connected clamping part and the extension part, clamping part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xed connector, extension of the Ju Yourong space and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fiber portion of the front position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or. The cover system corresponds to the cavity setting, and the cover member is removable to clamp on the housing and cover the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
本创作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双芯(Duplex)光纤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讯号传输
中,利用光纤的传输应用愈来愈普及,因为光纤所能传输的频宽较一般以电讯号为基础的传输技术更大,同时也更可靠。利用光纤进行传输的光纤总成包括了缆线与插接头,缆线中包括了光纤部,光纤部为复数光纤的总和,然而光纤本身是相对脆弱的实体,因此一般还会在光纤部的周围,添加与光纤部并列延伸的强化部,强化部例如是强化纤维束/层,其可保护光纤并增加整体缆线的机械强度,并避免光纤弯折曲度过大而影响光传输效率。随着网络发展日趋蓬勃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跃进,异地之间所需传输的信息量不断提高,单芯(Simplex)光纤在需要大量讯号传输的特定场合已不敷使用,因此需使用双芯(Duplex)光纤来增加传输频宽。请参照图11,图11为习知之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现有之双芯光纤连接装置800,一般包括有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第一壳体810、第二壳体820、环件830、套管840与尾套850,第一与第二光纤总成各具有一个插接头860,此两个插接头860的前段用来插接到例如服务器主机上的双芯转接器(Duplexadapter)的插槽中,插接头860的后端则连接有缆线(未绘示)。两插接头860系分别卡入第一壳体810的两侧,而缆线则通过环件830与套管840穿出,第二壳体820再罩住第一壳体810与环件830,尾套850则连接第二壳体820尾端并套于套管840与缆线之外。其中,第二壳体820上具有连动机构821,按压该连动机构821时,可同持带动两插接头860上的退出机构861,以便将插接头860由转接器的插槽中拔出。综上所述,在进行习知连接装置的制造组立程序时,会先将缆线的靠近插接头的前段部份的强化部剥离,而露出光纤部的前段,以便于将光纤部连接至插接头,而被剥离的强化部则采用剪除或反折的方式处理。然而因为有一部份的强化部被剥离,缆线整体强度弱化,因此尾套需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支撑缆线,相对的此连接装置在使用时需占用较多的空间。同时因为缆线的前段的光纤部缺少强化部支持,较容易由插接头脱开,另外,上述光纤部的前段亦有可能在组立时产生弯折,但是弯折处被第二壳体挡住,无法实时目视检查,必须等到产品制程后段,进行产品测试程序时,才会因为检测到讯号异常衰减而发现光纤部的前段有弯折的情况,此时需再进行重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观之,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具有数种缺点,包括:连接装置整体长度较长,需占用较多使用空间;缆线较容易由插接头脱开;若光纤部的前段产生弯折,在组立时无法透过实时目视检查得知。有鉴于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创作的目的在提出一种连接装置,以期能缩短连接装置整体长度,强化缆线与插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还期能在组立程序时,可以实时目视检查光纤部的前段是否产生弯折,以便能立即改正,节省工时,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创作提出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外壳与覆盖件。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分别具有插接头与缆线,插接头的顶面延伸设置有退出机构,缆线包括光纤部与强化部,光纤部与强化部彼此并列且沿缆线的轴向延伸。外壳的顶面延伸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退出机构的连动机构,外壳的两侧面各具有一腔体,该两腔体的结构系对称设置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光纤总成与第二光纤总成。插接头固定于腔体,光纤部的前段位于腔体中且连接至插接头。覆盖件系对应于腔体设置,覆盖件可拆卸的卡合于所述外壳且覆盖所述腔体。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有互相连通的卡固部与延伸部,卡固部对应且固定插接头,延伸部具有容置空间与连通容置空间的开口,光纤部的前段位于容置空间,覆盖件覆盖开口。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内环件与外环件,内环件具有内通道与外周面,内通道与外周面系共轴延伸。内信道连通容置空间,光纤部的前段通过内通道。外环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外周面的内周面,外环件套设于内环件外,强化部的前段夹持固定于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件的一端径向延伸有卡合板,所述两覆盖件各具有一末端,该两末端彼此对接而形成卡合结构,卡合板固定于卡合结构。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合结构进一步包括矩形槽与圆孔,所述卡合板固定于矩形槽,所述内环件毗邻卡合板的一端卡合于圆孔,所述外环件的一端邻接覆盖件。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套管,套管的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外环件之外且套管的另一部份套设于所述缆线之外。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尾套,尾套套设于套管之外且尾套的一端抵接外壳。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背离外壳的末段未被所述尾套覆盖。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头靠近所述光纤部之处具有颈部,所述腔体具有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形状与大小与颈部互补,颈部固定于拱形结构。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所述覆盖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复数凸块,所述外壳的顶面与底面透设有对应于该些凸块的复数通孔,该些凸块卡合于该些通孔。本创作所提出的一种连接装置,不但缩短了连接装置整体长度,还强化了缆线与插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除此之外,本创作之连接装置在组立过程中,组装人员可以实时目视检查外壳内的光纤部的前段是否产生弯折,以便能立即改正,如此结构可节省工时,避免瑕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让本创作之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缆线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插接头的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外壳的示意图。图5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覆盖件的示意图。图6A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覆盖件的对接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覆盖件的对接正视图。图7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内环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外环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连接装置的组立示意图。图10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连接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1为习知之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连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连接装置1包括了第一光纤总成11与第二光纤总成12、外壳200、覆盖件300、内环件400、外环件500、套管600与尾套700。第一光纤总成11与第二光纤总成12分别具有插接头100与缆线140,缆线140包括光纤部141与强化部142,光纤部141与强化部142彼此并列且沿缆线140的轴向延伸。缆线140靠近插接头100的部份定义为前段,位于所述前段的强化部142被剥离,使光纤部141的前段1411露出,光纤部141的前段1411分别连接至两插接头100。请再同时参照图2,图2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缆线的截面示意图,其系图1所示的缆线140的x-x处的径向截面。在本实施例中,缆线140中内含了双芯结构的光纤部141,双芯光纤部141分别连接至两插接头100,强化部142包覆了所述光纤部141,而缆线140最外层则可以是防水的塑料外皮,其中,强化部142包括了克维拉(Kevlar)纤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光纤总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光纤总成,一外壳、二覆盖件、一内环件和一外环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光纤总成分别具有插接头,二插接头顶面分别延伸设置有退出机构,缆线包括二光纤部及一强化部,二光纤部与一强化部彼此并列且沿缆线的轴向延伸;一外壳顶面延伸设置有对应于二退出机构的连动机构,外壳两侧面各具有腔体,二腔体包括互相连通的卡固部及延伸部,二卡固部对应且固定二插接头,二延伸部分别具有容置空间及连通二容置空间的一开口,二腔体为对称设置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光纤总成和第二光纤总成,二插接头分别固定于二腔体且分别具有颈部,二腔体分别具有拱形结构,二拱形结构的形状与大小分别与二颈部互补,二颈部分别固定于二拱形结构,二光纤部前段分别位于二容置空间且连接至二插接头;二覆盖件各具有末端,二覆盖件对应于二腔体设置并可拆卸地卡合于外壳且覆盖连通二容置空间的该开口,内环件一端径向延伸有对称的二卡合板并具有内通道及外周面,二覆盖件末端彼此对接而形成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包括矩形槽及圆孔,二卡合板固定于矩形槽,内环件毗邻二卡合板一端并卡合于圆孔,外环件一端邻接二覆盖件,该内通道与外周面为共轴延伸,内通道连通二容置空间,二光纤部前段均通过该内通道,外环件具有对应于该内环件外周面的内周面,外环件内周面套于内环件外周面,强化部前段夹持固定于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0 TW 102206540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光纤总成,一外壳、二覆盖件、一内环件和一外环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光纤总成分别具有插接头,二插接头顶面分别延伸设置有退出机构,缆线包括二光纤部及一强化部,二光纤部与一强化部彼此并列且沿缆线的轴向延伸;一外壳顶面延伸设置有对应于二退出机构的连动机构,外壳两侧面各具有腔体,二腔体包括互相连通的卡固部及延伸部,二卡固部对应且固定二插接头,二延伸部分别具有容置空间及连通二容置空间的一开口,二腔体为对称设置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光纤总成和第二光纤总成,二插接头分别固定于二腔体且分别具有颈部,二腔体分别具有拱形结构,二拱形结构的形状与大小分别与二颈部互补,二颈部分别固定于二拱形结构,二光纤部前段分别位于二容置空间且连接至二插接头;二覆盖件各具有末端,二覆盖件对应于二腔体设置并可拆卸地卡合于外壳且覆盖连通二容置空间的该开口,内环件一端径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雄邱钦煌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