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811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该金属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各第一金属屋面板具有第一翻边连接部;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与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交替设置,各第二金属屋面板具有第二翻边连接部,第一翻边连接部的边缘包覆第二翻边连接部的相应的边缘,第二翻边连接部上设置有扣接口;多个连接件,各连接件的第一端为扣钩,扣钩勾挂在扣接口内,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在建筑体屋面上,多个连接件间隔设置,连接件位于第一金属屋面板和第二金属屋面板之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屋面板的持续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大型建筑的屋面均采用金属屋面板进行铺设,利用金属屋面对建筑物的屋顶进行防水、防晒保护。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屋面板均是通过连接螺钉直接铺设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面上,此时,金属屋面板上直接开有连接通孔,螺钉直接穿过连接通孔固定在建筑物屋面。这样使得金属屋面板的持续防水性能差,并且由于外界的温度变化引起金属屋面板热胀冷缩,进而影响金属屋面板的密封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屋面板的持续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各第一金属屋面板具有第一翻边连接部;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与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交替设置,各第二金属屋面板具有第二翻边连接部,第一翻边连接部的边缘包覆第二翻边连接部的相应的边缘,第二翻边连接部上设置有扣接口;多个连接件,各连接件的第一端为扣钩,扣钩勾挂在扣接口内,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在建筑体屋面上,多个连接件间隔设置,连接件位于第一金属屋面板和第二金属屋面板之间。可选地,第一翻边连接部与第二翻边连接部同时弯折设置,以使第一翻边连接部的边缘位于第二翻边连接部的边缘弯折后形成的空间内。可选地,扣接口由第二翻边连接部弯折成型。可选地,第一翻边连接部与连接件的远离第二翻边连接部的一侧接触,第一翻边连接部、第二翻边连接部与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一胀缩空间。可选地,第一金属屋面板、第二金属屋面板以及建筑体屋面之间形成第二胀缩空间。可选地,第一翻边连接部与第二翻边连接部的相互贴合的边缘焊接固定。可选地,第一翻边连接部与第二翻边连接部的相互贴合的边缘上等间距地点焊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该建筑物的建筑体屋面上铺设有前述的金属屋面板结构。本技术中,通过将第一金属屋面板的第一翻边连接部的边缘包覆第二金属屋面板的第二翻边连接部,并通过连接件将第二金属屋面板固定在建筑体屋面上,从而将整个金属屋面板结构固定在建筑体屋面上,由于该金属屋面板结构的连接被第一金属面板和第二金属屋面板所覆盖,并且第一金属屋面板和第二金属屋面板上并为开孔而保持完整,从而使该金属屋面板结构的持续防水性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金属屋面板结构的实施例的装配工序中的第一工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金属屋面板结构的实施例的装配工序中的第二工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金属屋面板结构的实施例的装配工序中的第三工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金属屋面板结构的实施例的装配工序中的第四工序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0、第一金属屋面板;11、第一翻边连接部;20、第二金属屋面板;21、第二翻边连接部;30、连接件;40、焊接位置;100、第一胀缩空间;200、第二胀缩空间;30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10、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20和多个连接件30,各第一金属屋面板10具有第一翻边连接部11,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与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10交替设置,各第二金属屋面板20具有第二翻边连接部21,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包覆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应的边缘,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上设置有扣接口,各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为扣钩,扣钩勾挂在扣接口内,连接件30的第二端通过螺栓300或焊接固定连接在建筑体屋面上,多个连接件30间隔设置,连接件30位于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0之间。通过将第一金属屋面板10的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包覆第二金属屋面板20的第二翻边连接部21,并通过连接件30将第二金属屋面板20固定在建筑体屋面上,从而将整个金属屋面板结构固定在建筑体屋面上,由于该金属屋面板结构的连接被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0所覆盖,并且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上并为开孔而保持完整,从而使该金属屋面板结构的持续防水性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边缘相贴合连接后的持续防水性能,因此,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同时弯折设置,以使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位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边缘弯折后形成的空间内。这样,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边缘完全被收纳在弯折形成的空间内,即使在雨水充足时,雨水也不会从该贴合处渗透该金属屋面板结构而浸泡建筑体屋面。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上的扣接口由第二翻边连接部21弯折成型,从而简化了加工难度,并且能够使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上的扣接口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由于金属屋面板结构处于建筑屋顶上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环境温度的变化促使金属屋面板结构产生热胀冷缩效应而产生形变,此时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0之间的贴合连接边缘位置处就会受到形变应力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两者之间的贴合边缘的持续防水性能。为了降低形变应力的影响,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连接件30的远离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一侧接触,第一翻边连接部11、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与连接件30之间形成第一胀缩空间100。这样,在产生形变应力时,由于第一翻边连接部11和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为形成该第一胀缩空间100而进行的形状改变能够很好地抵消形变应力,因而消除了形变应力对贴合边缘位置的影响。进一步地,第一金属屋面板10、第二金属屋面板20以及建筑体屋面之间形成第二胀缩空间200。同样地,形成第二胀缩空间200的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中预先进行的形状设计能够进一步消除形变应力的影响。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互贴合的边缘焊接固定,即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焊接位置40处进行焊接,这样能够增强第一翻边连接部11边缘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边缘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能够承受更大的形变应力。具体地,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互贴合的边缘上等间距地点焊连接;当然,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互贴合的边缘也可以采用边缝压焊方式将两者之间的整条贴合边缘全部进行焊接。此外,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第二翻边连接部21之间的贴合边缘处也可以采取不进行焊接的结构形式,除此结构不同之处外,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该建筑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屋面板结构、建筑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10),各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具有第一翻边连接部(11);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20),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与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交替设置,各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具有第二翻边连接部(21),所述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包覆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应的边缘,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上设置有扣接口;多个连接件(30),各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为扣钩,所述扣钩勾挂在所述扣接口内,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在建筑体屋面上,多个所述连接件(30)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30)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屋面板(10),各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具有第一翻边连接部(11);多个第二金属屋面板(20),多个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与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交替设置,各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具有第二翻边连接部(21),所述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包覆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相应的边缘,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上设置有扣接口;多个连接件(30),各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为扣钩,所述扣钩勾挂在所述扣接口内,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在建筑体屋面上,多个所述连接件(30)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30)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10)和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20)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同时弯折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翻边连接部(11)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部(21)的边缘弯折后形成的空间内。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飙徐凯周兰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明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