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64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和设于帽体侧部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设有活动卸压部件,帽体与活动卸压部件之间设有可复位的弹性元件,帽体和密封套之间设有卸压块,卸压块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并与活动卸压部件位置相对应的卸压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使用稳定性强、可实现电池体重复卸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的组成部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再用的电池用防爆盖帽。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在进行充电时一般通过串联的方式进行,因而在充电过程中整个串联电池组内会存在着较大的充电电流。当电池组出现过充时,电池内的电解液会产生快速分解的情况,并释放出极大的热量和大量气体,使电池的内压急剧增加,最后产生电池爆炸的现象。为了避免电池过充时出现的爆炸现象,现有的充电电池中一般会设置防爆装置,利用电池过充时产生的内压顶开防爆组件,并使气体从排气孔排出电池体。然而,目前防爆板大多数都采用一次性使用结构,当防爆组件被顶开后即失去重复再用的可能。而镍氢电池在充电时由于不断有氢气的产生,所以即使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池体内部同样会产生气体,当电池体内气体积聚至一定程度时,其压力同样会顶开防爆组件,使电池不再具有防爆功能。此外,传统的气体排出方向一般与电池轴线方向相同,随着串联电池的增加,气体排出后会形成轴向合力,使电池组出现轴向振动的情况。上述现象除了会使电池在后续的使用中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外,还会影响电池组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的电池的防爆组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强、可实现电池体重复卸压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和设于帽体侧部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设有活动卸压部件,帽体与活动卸压部件之间设有可复位的弹性元件,帽体和密封套之间设有卸压块,卸压块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并与活动卸压部件位置相对应的卸压通道。进一步说,活动卸压部件包括设于帽体下部的导向槽、可在导向槽内滑动的卸压板及设于导向槽下部并可与卸压板连接的固定座,卸压板和卸压通道位置相对应,弹性元件设于帽体和卸压板之间。更进一步说,固定座与卸压板相接的一侧上设有封闭槽,卸压板上设有与封闭槽相配的密封塞。更进一步说,卸压块包覆在帽体和卸压板上,卸压通道至少为两条,均匀分布在卸压块的内侧壁上。更进一步说,导向槽与帽体为一体加工成型。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弹性元件为压力弹簧。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帽体上设有可定位弹性元件的定位柱,弹性元件套接于定位柱上。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电池防爆盖帽进行改进,其优点如下:1、本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中,采用活动卸压组件和弹性元件的组合结构代替了传统的一次性防爆部件。通过活动卸压组件的往返滑动,可及时把电池体内过大的气压排出,并在排气后在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该活动卸压组件能有效保证镍氢电池在充电时产生的氢气压力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及时排出,以保护电池体的防爆体系不受损害,从而消除了电池体因防爆部件损坏而导致在后续充电过程中不能防爆的缺陷,实现了活动卸压组件的重复卸压,大大提高了镍氢电池多次充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2、本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中,采用侧向排气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直通式排气结构。在帽体的下部设置可活动的卸压板,并在帽体侧部设置排气通道。通过侧向排气可以避免细小杂物堵塞排气通道,以改善电解液分解而产生的气体排出的稳定性,从而大幅提升电池出现过充现象时使用的安全性。此外,气体排出的方向在电池体的径向位置上,帽体侧部对气体的冲出具有阻挡作用,因而气体冲出时可获得较强的减速和缓冲作用,消除了气体急速喷出而产生的安全隐患。3、本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中,帽体上设有可定位弹性元件的定位柱。利用定位柱对弹性元件的固定作用,提高了弹性元件的位置稳定性,避免弹性元件在拉伸或压缩时出现顶压错位的情况,有效改善了密封套运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活动卸压部件的结构放大图。图中标识如下:帽体1、密封套2、弹性元件3、卸压块41、卸压通道42、导向槽51、卸压板52、固定座53、封闭槽54、密封塞55、定位柱5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主要包括帽体1、密封套2、活动卸压部件及弹性元件3。密封套2设于帽体1的外沿,其用于帽体1和电池壳体之间的密封。活动卸压部件则设于帽体1沿电池轴线方向的下部,其可沿电池轴线方向作往返移动。弹性元件3则设于帽体1与活动卸压部件之间,其在活动卸压部件运动过程中可实现拉伸及复位。帽体1和密封套2之间设有卸压块41,卸压块41上设有卸压通道42。卸压通道42可与外界连通,且其与活动卸压部件位置相对应。通过活动卸压组件和侧向卸压通道42的组合,实现镍氢电池在侧向上的重复排气。活动卸压组件包括导向槽51、卸压板52及固定座53。其中导向槽51设于帽体1下部,其可与帽体1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方式加工,以提高导向槽51和帽体1连接的稳定性。卸压板52设于导向槽51内,其可在导向槽51内滑动。而固定座53则设于导向槽51底部,其与导向槽51固定连接,且其可与卸压板52连接。另外,卸压板52和卸压通道42位置相对应。利用帽体1、导向槽51和固定座53的组合结构,使卸压板52可在帽体1和固定座53的限位下作上下往返滑动。而随着卸压板52的运动,卸压通道42会出现开启及关闭两种状态。当卸压通道42关闭时,电池体内处于密闭状态;当卸压通道42打开时,电池体内则与外界连通。而为了改善卸压板52和固定座53在电池体正常充电时的气密性,固定座53与卸压板52相接的一侧上设有封闭槽54,卸压板52上设有密封塞55。密封塞55可与封闭槽54相配连接,并随着卸压板52关闭卸压通道42实现电池体的内环境与外界完全隔绝。弹性元件3设于帽体1和卸压板52之间,其第一个作用是预压缩并分别连接在帽体1和卸压板52上,使卸压板52在正常状态下始终受弹性元件3一定的预回复力作用,以对电池体内气压的大小进行判别。其另一作用是当电池体内气压增大而推动卸压板52使气体排出后,弹性元件3可通过卸压板52移动时压缩而产生的弹性回复力把卸压板52推至原始位置,实现卸压板52的自动复位。为了避免卸压板52和固定座53之间出现漏气情况,密封套2包覆于帽体1和固定座53的侧部,其对帽体1、导向槽51和固定座53起定位作用。本技术的弹性元件3可采用压力弹簧,利用压力弹簧自身的张力,可有效改善帽体1与卸压板5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帽体1上设有定位柱56,弹性元件3套接于定位柱56上。定位柱56用于对弹性元件3起定位作用,提高弹性元件3的位置稳定性,避免弹性元件3在拉伸或压缩时出现顶压错位的情况。另外,卸压块41包覆在帽体1和卸压板52上,卸压通道42至少为两条,并均匀分布在卸压块41的内侧壁上。事实上,卸压通道42可以根据电池的大小进行灵活调节,可以为两条、三条或四条。采用均匀分布方式设置卸压通道42,可增加气体排出的面积,从而加快电池体内气体的卸压速度。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技术的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1)和设于帽体(1)侧部的密封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设有活动卸压部件,帽体(1)与活动卸压部件之间设有可复位的弹性元件(3),帽体(1)和密封套(2)之间设有卸压块(41),卸压块(41)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并与活动卸压部件位置相对应的卸压通道(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包括帽体(1)和设于帽体(1)侧部的密封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下部沿电池轴线方向设有活动卸压部件,帽体(1)与活动卸压部件之间设有可复位的弹性元件(3),帽体(1)和密封套(2)之间设有卸压块(41),卸压块(41)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并与活动卸压部件位置相对应的卸压通道(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卸压部件包括设于帽体(1)下部的导向槽(51)、可在导向槽(51)内滑动的卸压板(52)及设于导向槽(51)下部并可与卸压板(52)连接的固定座(53),卸压板(52)和卸压通道(42)位置相对应,弹性元件(3)设于帽体(1)和卸压板(5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复位侧排式电池防爆盖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民黄垚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金泰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