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29412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确定隧道内的漏水点;S2 在漏水点处打注浆孔,且注浆孔自隧道内的二次衬砌穿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中;S3 将注浆管插入并固定至S2形成的注浆孔中;S4 注浆,完成漏水点封堵。其通过改变注浆孔的打孔深度,使得注浆堵水方法适用于采用反粘防水卷材做防水层的隧道注浆堵水施工。

Grouting water plugging method for tunnel

Grouting water blocking method 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nn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determining S1 Water Leakage tunnel S2 point; a grouting hole in the Water Leakage point, and the grouting hole two lining from the tunnel through the waterproof layer to the initial support; S3 the grouting pipe is inserted and fixed Kong Zhong to the formation of S2 grouting; grouting S4, complete Water Leakage plugging point. By changing the drilling depth of the grouting hole, the grouting water block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grouting and water blocking by adopting the anti adhesiv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as the waterproof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的防水堵漏施工领域,特别涉及采用反粘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的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的建筑环境往往具有潮湿、滴水等特点,并且由于隧道穿透了大量的地表结构,破坏了原有地下水的渗漏路径,因而在施工过程和实际使用中,隧道内壁常常会发生渗漏现象。为了解决隧道内壁的渗漏现象,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由防水板或防水卷材形成的防水层,从而阻隔从初期支护渗入的水,防止其穿过二次衬砌进入隧道内部。但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难以避免的出现渗水,其主要表现在于二次衬砌上渗水,此时,传统的防水堵漏的做法是:在二次衬砌上钻孔至防水层之前,并向钻好的孔内注浆,以将漏水点堵住,再辅助以防水层的防水效果,消除隧道渗水。但是传统的防水层均存在一个公认的弊端,即防水板或者传统的防水材料与二次衬砌之间不密贴,一个位置的混凝土出现表面渗水,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位置的防水卷材破裂,也可能是其他位置的防水卷材破裂后水流至这个位置发生渗漏,因此,传统的防水层存在防水堵漏时渗水点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这个原因,隧道的防水层现多采用反粘防水卷材,这种防水卷材由沥青、聚酯胎体和增粘剂、活性亲水物质等关键助剂组成,当反粘防水卷材铺设至二次衬砌外表面时,其中的活性亲水颗粒与二次衬砌内的水接触后产生凝胶,两者之间产生较强的粘附力,并且,这个粘附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不密贴的问题,隧道发生渗水后,渗水点极为方便的就可以确定。但是,这种反粘防水卷材做防水层的隧道内,二次衬砌渗水后,做防水堵漏时,难以确定注浆孔的深度,基于传统的方式将注浆液打入二衬与防水之间,注浆液由于防水层与二次衬砌的顶面之间粘结而无法进入注浆孔内,难以实施防水堵漏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其通过改变注浆孔的打孔深度,使注浆堵水的方式适用于反粘防水材料做为防水层的隧道防水堵漏施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隧道内的漏水点;S2在漏水点处打注浆孔,且注浆孔自隧道内的二次衬砌穿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中;S3将注浆管插入并固定至S2形成的注浆孔中;S4注浆,完成漏水点封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采用反粘防水材料后,反粘防水材料上朝向二次衬砌的一面上的活性亲水颗粒受到挤压后,向二次衬砌方向发生蠕变反应,产生凝胶,这使得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粘结形成一体,二次衬砌内部观察到漏水点,即可立即确定防水层漏水的位置,此时,钻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内表面位置,向注浆孔内注浆时,注浆液进入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的狭小的间隙,注浆液凝固堵住漏水点。传统防水卷材漏水后,即使确定了漏水点,也是将注浆液打入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狭小间隙,注浆液凝固后,防水卷材可以辅助凝固的注浆液进行防水;而对于反粘防水卷材,它与二次衬砌形成一体,钻孔不超过防水层,注浆孔接近盲孔,注浆液难以注入,将防水层打透之后,注浆液可以进入,以实现防水堵漏。较佳地,步骤2后增加扩孔步骤如下:将步骤S2中打的注浆孔的孔径增加,使之自二次衬砌开始向初期支护方向孔径逐渐缩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浆孔需要安装注浆管的管头,对其进行扩孔处理后,可以增加注浆管插入位置的管径,以方便地插入并固定注浆管。较佳地,所述注浆孔伸入初期支护的深度不超过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期支护靠近防水层的一侧,结构为水泥浆喷射形成,注浆孔打的过深,会影响初期支护的结构强度;而打的太浅,又难以保证穿透防水层,将其设置为60㎜以内,可以同时保证穿透防水层,又不过分削弱初期支护的强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水层采用反粘防水材料后,反粘防水材料上朝向二次衬砌的一面上的活性亲水颗粒受到挤压后,向二次衬砌方向发生蠕变反应,产生凝胶,这使得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粘结形成一体,二次衬砌内部观察到漏水点,即可立即确定防水层漏水的位置,此时,钻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内表面位置,向注浆孔内注浆时,注浆液进入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的狭小的间隙,注浆液凝固堵住漏水点。传统防水卷材漏水后,即使确定了漏水点,也是将注浆液打入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狭小间隙,注浆液凝固后,防水卷材可以辅助凝固的注浆液进行防水;而对于反粘防水卷材,它与二次衬砌形成一体,钻孔不超过防水层,注浆孔接近盲孔,注浆液难以注入,将防水层打透之后,注浆液可以进入,以实现防水堵漏。附图说明图1是隧道内防水结构的结构视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视图;图中,1、初期支护;2、二次衬砌;3、反粘防水卷材;4、漏水点;5、注浆孔;6、注浆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隧道的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初期支护1、二次衬砌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反粘防水卷材3,反粘防水卷材3设置于隧道的初期支护1的内壁与二次衬砌2的外壁之间,反粘防水卷材3与二次衬砌2之间无缝连接。反粘防水卷材3为自粘胶膜,自粘胶膜以特制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为防水层,反粘防水卷材3的表面有磨砂颗粒,其磨砂颗粒由沥青、聚酯胎体和增粘剂、活性亲水物质等关键助剂组成,能与液态混凝土浆料发生反应,发生反应后的反粘防水卷材3与混凝土紧密连接,使反粘防水卷材3与二次衬砌2上的混凝土紧密连接。应当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反粘防水卷材3的材料并不局限于自粘胶膜,反粘防水卷材3的实质是反粘防水卷材3的材料与液态混凝土浆料发生反应,使反粘防水卷材3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无缝隙产生。因此,反粘防水卷材3可以采用其他可以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材料。一种隧道的防水结构,其施工过程如下:根据施工要求开挖隧道,对开挖好的隧道设置初期支护1,初期支护1可以增加隧道结构安全度以及方便隧道内后续施工,初期支护1为刚度较小,同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的结构层,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的形式。向开挖好的隧道内壁喷射混凝土,喷射的混凝土厚度根据所需开挖的隧道强度确定。待初期支护1的混凝土终凝后,在初期支护1的混凝土上固定反粘防水卷材3,使反粘防水卷材3上带有磨砂颗粒的一面背向于初期支护1的内壁。待反粘防水卷材3固定于初期支护1后,对隧道设置二次衬砌2。二次衬砌2为模筑钢筋混凝土,首先将所需钢筋搭接于反粘防水卷材3的内壁,向钢筋喷射混凝土,根据施工要求的支护强度,确定二次衬砌2中钢筋混凝土的厚度。喷射的混凝土浆液与反粘防水卷材3的表面磨砂颗粒发生反应,从而紧密贴合,二次衬砌2形成结构自防水的形式。此时,隧道内的防水结构成型。实施例2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结合图1与图2,如下所示:当反粘防水层卷材3发生破损,隧道内壁出现漏水情况时,二次衬砌2的内壁对应会出现漏水点4。由于反粘防水卷材3与二次衬砌2之间无缝连接,二次衬砌2内壁上的漏水点4即对应于反粘防水卷材3的破损处。在二次衬砌2内壁的漏水点4处开设注浆孔5,注浆孔5穿过二次衬砌后,继续向隧道内深入,穿过反粘防水卷材3后,直至抵达初期支护1处,注浆孔5继续深入,但在初期支护1的深度不超过60mm。注浆孔5的孔径从初期支护1至二次衬砌2逐渐增大,方便后续注浆。注浆孔5中插入注浆管6,注浆管6抵达初期支护1处。同时注浆孔5与注浆管6之间留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 确定隧道内的漏水点;S2 在漏水点处打注浆孔,且注浆孔自隧道内的二次衬砌穿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中;S3 将注浆管插入并固定至S2形成的注浆孔中;S4 注浆,完成漏水点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的注浆堵水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隧道内的漏水点;S2在漏水点处打注浆孔,且注浆孔自隧道内的二次衬砌穿透防水层至初期支护中;S3将注浆管插入并固定至S2形成的注浆孔中;S4注浆,完成漏水点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杨宋延涛耿利军吴鸿胜马辉杰张红莉陈子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