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2867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直流电发生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加载于电缆的铠装层;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缆的铠装层的直流信号并输出;报警电路,其输入端与检测电路连接,当检测电路无信号输出时输出报警信号;无线报警模块,其输入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送;中继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报警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上传;监控中心,用于接收中继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不仅能够对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缆进行监测预警,而且还能够对于不在供电状态的备用电缆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还能够对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盗取进行监测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配电网电力供应系统逐步向环网型电源供应方式发展,采用架空工艺的输电线路,影响市容,也容易受居民投诉电磁污染。因此,为了增强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城市环网供电网络大多采用穿管地埋、电缆沟或者电缆隧道等方式。为了方便维护,电缆沟的走线空间比较宽敞,这就为犯罪分子的盗割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地下高压电缆中,往往采用铠装电缆,由于现有技术中对于电缆的防盗普遍采用电流检测或者电压监测,也就是说,通过监测电缆工作状态中的电流或者电压是否中断判断电缆是否被盗,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法分子在盗取电缆时,尤其对于铠装电缆,往往不是直接截取缆芯部分,而是割取铠装层,使得电缆的缆芯暴露,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电缆敷设时,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往往还敷设有备用电缆,而备用电缆没有电流流过,现有的方式则不能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存在监控漏洞。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电缆防盗报警系统,不仅能够对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缆进行监测预警,而且还能够对于不在供电状态的备用电缆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还能够对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盗取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检测预警的效果,确保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不仅能够对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缆进行监测预警,而且还能够对于不在供电状态的备用电缆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还能够对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盗取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检测预警的效果,确保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直流电发生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加载于电缆的的铠装层;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缆的铠装层的直流信号并输出;报警电路,其输入端与检测电路连接,当检测电路无信号输出时输出报警信号;无线报警模块,其输入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送;中继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报警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上传;监控中心,用于接收中继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进一步,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MOS管Q1、电阻R3以及光耦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缆的铠装层电气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3接电源VCC,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进一步,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4、数字电位器RW1以及报警芯片IC1;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R4和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数字电位器RW1的一端连接,数字电位器RW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和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报警芯片IC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芯片IC1的输出端与无线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主机、声光报警器以及显示器,所述监控主机与中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与监控主机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监控主机连接。进一步,所述直流电发生电路包括取能互感器、整流电路以及DC/DC转换电路,所述取能互感器设置于电缆用于获取电流,所述取能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D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缆的铠装层连接。进一步,所述无线报警模块和中继模块均为ZigBee通信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不仅能够对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缆进行监测预警,而且还能够对于不在供电状态的备用电缆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还能够对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盗取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检测预警的效果,确保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监控中心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直流发生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包括:直流电发生电路1,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加载于电缆的的铠装层;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电缆的铠装层的直流信号并输出;报警电路3,其输入端与检测电路2连接,当检测电路无信号输出时输出报警信号;无线报警模块4,其输入端与报警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3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送;中继模块5,用于接收无线报警模块4输出的报警信号并上传;监控中心6,用于接收中继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其中,检测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无线报警模块组成一个报警单元,在电缆的敷设线路上,每一个线路均设置有多个报警单元,并且根据实际工况形成等间距结构或者不等间距的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不仅能够对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电缆进行监测预警,而且还能够对于不在供电状态的备用电缆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还能够对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盗取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检测预警的效果,确保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MOS管Q1、电阻R3以及光耦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缆的铠装层电气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3接电源VCC,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电缆的铠装层是否被破坏。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4、数字电位器RW1以及报警芯片IC1;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R4和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数字电位器RW1的一端连接,数字电位器RW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和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报警芯片IC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芯片IC1的输出端与无线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报警芯片采用24C02芯片。其中,上述中电源VCC采用蓄电池,也可以采用互感器取能整流、稳压后形成的直流电压提供。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主机、声光报警器以及显示器,所述监控主机与中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与监控主机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监控主机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方便进行预警,并及时提示工作人员,且能够准确判断出电缆破坏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电发生电路包括取能互感器、整流电路以及DC/DC转换电路,所述取能互感器设置于电缆用于获取电流,所述取能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D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发生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加载于电缆的的铠装层;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缆的铠装层的直流信号并输出;报警电路,其输入端与检测电路连接,当检测电路无信号输出时输出报警信号;无线报警模块,其输入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送;中继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报警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上传;监控中心,用于接收中继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发生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加载于电缆的的铠装层;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缆的铠装层的直流信号并输出;报警电路,其输入端与检测电路连接,当检测电路无信号输出时输出报警信号;无线报警模块,其输入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电路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送;中继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报警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上传;监控中心,用于接收中继模块输出的报警信号并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MOS管Q1、电阻R3以及光耦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缆的铠装层电气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1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点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与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3接电源VCC,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监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军罗晓东董敏向瑞林郑富春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分公司重庆勤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