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342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1:25
一种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车辆包括底盘和固定厢体,可伸缩厢体结构包括活动厢体、活动厢体左、右支承导向机构、活动厢体传动机构和动力驱动机构,活动厢体传动机构包括左、右齿条、齿轮轴、左、右齿轮,左齿条固定在活动厢体左滚轮架的底部,右齿条固定在活动厢体右滚轮架的底部,齿轮轴的中部支承在一组间隔分布的齿轮轴轴承座上,齿轮轴的左端伸展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右端伸展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左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与左齿条啮合,右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且与右齿条啮合,动力驱动机构设在底盘上且与齿轮轴连接。保障活动厢体的移动稳定性和可靠性;安装灵活方便;移动效果佳;保障厢体底板的整体性;增大作业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上面提及的车辆主要指厢式车辆(又名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类物资,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效高、运输量大、物资在运输途中不会散失、物资免遭雨淋、防护性优异和空间利用好且安全等长处。但是厢式车辆存在公知的欠缺,具体而言:在将体积相对较大且笨重的货物装车时,装车效率并不能达到业界的要求,卸车同例,该问题对于仅在后部开门即后开门的厢式车辆尤为突出。将整个厢体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为处于车辆底盘前部的固定厢体,二为位于车辆底盘后部的可移动厢体(即前述的可伸缩厢体),那么货物的装车和卸车效率无疑得以显著提高并且对于作业类车厢可显著增大作业空间。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1231798Y推荐的“伸缩式车厢”,其是将后车厢设计为可伸缩结构,车辆空载时,将后车厢的大部分收缩到前车厢内,反之同例。更为典型的如CN20447264U提供的“一种可伸缩移动车载厢体”,由固定舱体和活动舱体组成,活动舱体通过固定于固定舱体底板上的U型滑道交叉安装固定在固定舱体内,在固定舱体外部设置舱体传动装置,该舱体传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固定舱体外部;在舱体底板的尾部铰接有一尾板,该尾板由安装固定在舱体底板上的伸缩机构带动,即由伸缩机构的自动伸缩液压缸使尾板根据要求平铺展开或收起并在收起后内嵌于活动舱体之尾部对活动舱体的尾部敞口封闭(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0至27段)。该专利客观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15至0017段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作为活动厢体(即可伸缩厢体,以下同),由于其需要频繁地在车厢底板上滑动(移动),例如在装卸货物时使活动厢体朝着车头方向位移至处于与固定厢体相叠套的状态,以便露出车厢底板的后部而方便装卸货物,而在运输过程中又需使活动厢体朝着背离车头的方向即向着车厢底板尾部的方向返回至处于与固定厢体的后部相接合的状态,因而活动厢体前后侧的底部移动地支承于车厢底板的前后侧的支承效果是考量可伸缩厢体结构合理与否的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因素,然而该专利并未给出应有的启示;其二,由于活动厢体的前后移动需由动力驱动机构如该专利所称的舱体传动装置驱动,因而以固定厢体为载体而设置的活动厢体传动机构以及以车辆的底盘为载体设置的动力驱动机构的结构的合理与否以及两者的传动连接关系同样是考量可伸缩厢体结构的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因素,然而该专利同样未给出必要的启示;其三,该专利在尾板上设置了设备运动装置,该设备运动装置(设备运动小车)对于装卸货物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在装货完成后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货物产生干涉影响,并且该设备运动装置还会侵占固定厢体与活动厢体的空间。尤其,在实际装卸货物时,对于体积和质量相对大的货物通常由铲车或类似的工具担当,并且在装货时因活动厢体处于与固定厢体趋于叠套的状态,车厢底板的后部敞露,于是设备运动装置似乎反而成为累赘并且增加了复杂性和制造成本。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确保活动厢体移动地支承于车辆上的支承效果而藉以体现活动厢体的理想的移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将以固定厢体为载体设置的活动厢体传动机构与以车辆的底盘为载体设置的动力驱动机构实现合理连接而藉以保障活动厢体的自动移动效果、有益于摒弃在厢体底板尾部增设尾板而藉以体现厢体底板的整体性和有便于摒弃设备运动装置而藉以避免对货物产生干涉影响并且得以简化结构的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一底盘和一固定厢体,固定厢体固定在厢体底板上,而厢体底板固定在厢体底板支承架上,该厢体底板支承架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包括一活动厢体、一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一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一活动厢体传动机构和一动力驱动机构,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以及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彼此左右对应,并且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与所述厢体底板支承架的左端固定,而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与厢体底板支承架的右端固定,活动厢体对应于所述底盘的后部,在该活动厢体的左厢壁的底部并且沿着左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左滚轮架,在该活动厢体左滚轮架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左滚轮,该活动厢体左滚轮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构成滚动副,在活动厢体的右厢壁的底部并且同样沿着右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右滚轮架,在该活动厢体右滚轮架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右滚轮,该活动厢体右滚轮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构成滚动副,所述活动厢体传动机构包括左齿条、右齿条、齿轮轴、左齿轮和右齿轮,左齿条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滚轮架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左滚轮架的底部,右齿条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滚轮架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右滚轮架的底部,齿轮轴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一组间隔分布的齿轮轴轴承座上,而齿轮轴轴承座与所述厢体底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齿轮轴的左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而右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左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齿条的下方的位置与左齿条相啮合,右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齿条的下方的位置与右齿条相啮合,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与所述齿轮轴传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包括一左大梁、一右大梁、一左底梁和一右底梁,左、右大梁在长度方向彼此保持并行并且左、右大梁之间由大梁连结横梁连接,左底梁与左大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右底梁与右大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所述厢体底板支承架包括间隔分布的纵梁和间隔分布的横梁,纵梁与固定厢体底板的长度方向并行,并且与横梁固定,而横梁与纵梁形成十字形交错关系并且同时与所述的左底梁以及右底梁固定,所述的厢体底板与纵梁固定;与所述齿轮轴传动连接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右大梁背对所述左大梁的一侧;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的结构相同的,并且该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与所述横梁的左端固定,而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与横梁的右端固定;所述的左齿轮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所述的右齿轮同样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包括一内支承梁、一外支承梁和一滚轮导梁,内支承梁与所述横梁的右端固定,外支承梁与内支承梁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内、外支承梁之间由支承梁固定管固定连接,滚轮导梁固定在内、外支承梁之间,在该滚轮导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形成有一滚轮架让位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的对应两侧各形成有一滚轮滚道,而在长度方向的下部形成有一齿条槽,所述的活动厢体右滚轮架对应于滚轮架让位腔,所述的活动厢体右滚轮与滚轮滚道构成滚动副,所述的右齿条对应于齿条槽,所述齿轮轴的右端穿过所述内支承梁伸展到对应于所述滚轮滚道的下方,并且在齿轮轴的右端端面上通过右齿轮限位垫固定螺钉固定有一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一底盘(1)和一固定厢体(2),固定厢体(2)固定在厢体底板(21)上,而厢体底板(21)固定在厢体底板支承架(22)上,该厢体底板支承架(22)与所述底盘(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包括一活动厢体(3)、一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一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一活动厢体传动机构(6)和一动力驱动机构(7),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以及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彼此左右对应,并且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与所述厢体底板支承架(22)的左端固定,而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与厢体底板支承架(22)的右端固定,活动厢体(3)对应于所述底盘(1)的后部,在该活动厢体(3)的左厢壁的底部并且沿着左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在该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左滚轮(311),该活动厢体左滚轮(311)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构成滚动副,在活动厢体(3)的右厢壁的底部并且同样沿着右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在该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右滚轮(321),该活动厢体右滚轮(321)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构成滚动副,所述活动厢体传动机构(6)包括左齿条(61)、右齿条(62)、齿轮轴(63)、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左齿条(61)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的底部,右齿条(62)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的底部,齿轮轴(63)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一组间隔分布的齿轮轴轴承座(631)上,而齿轮轴轴承座(631)与所述厢体底板(2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齿轮轴(63)的左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而右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左齿轮(64)固定在齿轮轴(63)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齿条(61)的下方的位置与左齿条(61)相啮合,右齿轮(65)固定在齿轮轴(63)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齿条(62)的下方的位置与右齿条(62)相啮合,动力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并且与所述齿轮轴(63)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所述的车辆包括一底盘(1)和一固定厢体(2),固定厢体(2)固定在厢体底板(21)上,而厢体底板(21)固定在厢体底板支承架(22)上,该厢体底板支承架(22)与所述底盘(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包括一活动厢体(3)、一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一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一活动厢体传动机构(6)和一动力驱动机构(7),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以及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彼此左右对应,并且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与所述厢体底板支承架(22)的左端固定,而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与厢体底板支承架(22)的右端固定,活动厢体(3)对应于所述底盘(1)的后部,在该活动厢体(3)的左厢壁的底部并且沿着左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在该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左滚轮(311),该活动厢体左滚轮(311)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构成滚动副,在活动厢体(3)的右厢壁的底部并且同样沿着右厢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在该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以间隔状态枢转设置有活动厢体右滚轮(321),该活动厢体右滚轮(321)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构成滚动副,所述活动厢体传动机构(6)包括左齿条(61)、右齿条(62)、齿轮轴(63)、左齿轮(64)和右齿轮(65),左齿条(61)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左滚轮架(31)的底部,右齿条(62)的长度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相同并且固定在活动厢体右滚轮架(32)的底部,齿轮轴(63)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一组间隔分布的齿轮轴轴承座(631)上,而齿轮轴轴承座(631)与所述厢体底板(2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齿轮轴(63)的左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而右端伸展到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左齿轮(64)固定在齿轮轴(63)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齿条(61)的下方的位置与左齿条(61)相啮合,右齿轮(65)固定在齿轮轴(63)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齿条(62)的下方的位置与右齿条(62)相啮合,动力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并且与所述齿轮轴(63)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包括一左大梁(11)、一右大梁(12)、一左底梁(13)和一右底梁(14),左、右大梁(11、12)在长度方向彼此保持并行并且左、右大梁(11、12)之间由大梁连结横梁(15)连接,左底梁(13)与左大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右底梁(14)与右大梁(1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所述厢体底板支承架(22)包括间隔分布的纵梁(221)和间隔分布的横梁(222),纵梁(221)与固定厢体底板(21)的长度方向并行,并且与横梁(222)固定,而横梁(222)与纵梁(221)形成十字形交错关系并且同时与所述的左底梁(13)以及右底梁(14)固定,所述的厢体底板(21)与纵梁(221)固定;与所述齿轮轴(63)传动连接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右大梁(12)背对所述左大梁(11)的一侧;所述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的结构是与所述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的结构相同的,并且该活动厢体左支承导向机构(4)与所述横梁(222)的左端固定,而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与横梁(222)的右端固定;所述的左齿轮(64)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齿轮轴(63)的左端,所述的右齿轮(65)同样以平键固定方式固定在齿轮轴(63)的右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可伸缩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厢体右支承导向机构(5)包括一内支承梁(51)、一外支承梁(52)和一滚轮导梁(53),内支承梁(51)与所述横梁(222)的右端固定,外支承梁(52)与内支承梁(51)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内、外支承梁(51、52)之间由支承梁固定管(8)固定连接,滚轮导梁(53)固定在内、外支承梁(51、52)之间,在该滚轮导梁(53)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形成有一滚轮架让位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兴华马知才徐志强杨亦黄健周杰王铖朱健谢如骝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