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968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包括支撑立柱,倾斜固定在支撑立柱上的多层支撑层板,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弧形支撑、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一电机,以及传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第二弧形支撑第二传动齿轮组和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撑层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实现了输水管道清洗控水状态下的自动传动运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避免了轨道运输控水设备的复杂繁琐,又实现了输水管道的自动运输控水以及水流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材清洗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
技术介绍
水力发电厂中具有较多的输水管道,用以实现对水流的分流利用,而使用时间较长的输水管道接口处内壁上一般会有一层较为厚重的污垢,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管道进行定时清洗替换,用以避免这些污垢对水流动能的利用效率,同时避免输水管道的锈蚀泄露,现有的管道清洗架需要人工对管道进行搬运及摆放固定,无法实现较好的控水效果,且操作较为繁琐,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以实现输水管道清洗晾晒过程中的自动摆放及收尾,节约了人力和晾晒空间,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包括支撑立柱、支撑层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弧形支撑、第二弧形支撑、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齿轮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立柱有四个,呈矩形放置;所述支撑层板有多个,呈矩形,该支撑层板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的内侧,且该支撑层板的后端高于前端,所述支撑层板的前端固设有挡料板;所述支撑层板的上表面上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层板前后边沿垂直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立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二弧形支撑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立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每一个第一转动轴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一弧形支撑,每一个第二转动轴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二弧形支撑,所有所述第一连接立杆之间相互平行,所有所述第二连接立杆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错落分布;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和第二弧形支撑的底端母线与所述支撑层板的上表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和第二弧形支撑的左侧半弧的弯曲度大于右侧半弧的弯曲度,且所述左侧半弧的顶端内侧固设有一防滑凸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均通过所述支撑立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层板的后侧,且分别位于该支撑层板的上下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还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所述支撑层板一一对应,该流水槽包括与所述支撑层板前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底板和位于所述支撑底板前端并与该支撑底板的上表面竖直固定的挡水板。进一步的,所述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还包括集水桶,所述集水桶放置在所述流水槽两端开口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带动所有第一转动轴同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带动所有第二转动轴同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板的上表面上的左侧起始端均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实现了输水管道清洗控水状态下的自动传动运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避免了轨道运输控水设备的复杂繁琐,又实现了输水管道的自动运输控水以及水流收集,避免了控出的水分对设备的腐蚀。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弧形支撑和第二弧形支撑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立柱;2-支撑层板;3-第一转动轴;31-第一传动齿轮组;4-第二转动轴;41-第二传动齿轮组;5-第一弧形支撑;51-第一连接立杆;6-第二弧形支撑;61-第二连接立杆;7-防滑凸边;8-挡料板;9-流水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立柱1、支撑层板2、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第一弧形支撑5、第二弧形支撑6、第一传动齿轮组31、第二传动齿轮组41、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支撑立柱1有四个,呈矩形放置;支撑层板2有多个,呈矩形,该支撑层板2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支撑立柱1的内侧,且该支撑层板2的后端高于前端,支撑层板2的前端固设有挡料板8;支撑层板2的上表面上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与支撑层板2前后边沿垂直的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4;开口向上的第一弧形支撑5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立杆51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上,开口向上的第二弧形支撑6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立杆61固定在第二转动轴4上,且每一个第一转动轴3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一弧形支撑5,每一个第二转动轴4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二弧形支撑6,以便于平稳地支撑管材,所有第一连接立杆51之间相互平行,所有第二连接立杆61之间相互平行,使得所有第一弧形支撑5同步运动,所有第二弧形支撑6同步运动,第一弧形支撑5与第二弧形支撑6错落分布,以便于第一弧形支撑5和第二弧形支撑6的交错运输管材;第一转动轴3的后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组31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4的后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组4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组31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组41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第一弧形支撑5和第二弧形支撑6的底端母线与支撑层板2的上表面平行,第一弧形支撑5和第二弧形支撑6的内侧面与管材外侧面贴合,管材与支撑层板2的上表面平行。第一弧形支撑5和第二弧形支撑6的左侧半弧的弯曲度大于右侧半弧的弯曲度,且左侧半弧的顶端内侧固设有一防滑凸边7,使得左侧半弧更易接收前方输送的管材,避免管材的掉落,同时右侧半弧更易将管材输出,避免管材滞留在第一弧形支撑5或第二弧形支撑6内。第一传动齿轮组31和第二传动齿轮组41均通过支撑立柱1固定在支撑层板2的后侧,且分别位于该支撑层板2的上下两侧。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还包括流水槽9,流水槽9与支撑层板2一一对应,该流水槽9包括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1)、支撑层板(2)、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第一弧形支撑(5)、第二弧形支撑(6)、第一传动齿轮组(31)、第二传动齿轮组(41)、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立柱(1)有四个,呈矩形放置;所述支撑层板(2)有多个,呈矩形,该支撑层板(2)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1)的内侧,且该支撑层板(2)的后端高于前端,所述支撑层板(2)的前端固设有挡料板(8);所述支撑层板(2)的上表面上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层板(2)前后边沿垂直的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4);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5)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立杆(51)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上,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二弧形支撑(6)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立杆(61)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4)上,且每一个第一转动轴(3)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一弧形支撑(5),每一个第二转动轴(4)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二弧形支撑(6),所有所述第一连接立杆(51)之间相互平行,所有所述第二连接立杆(6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弧形支撑(5)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6)错落分布;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3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4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31)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41)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输水管道自动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1)、支撑层板(2)、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4)、第一弧形支撑(5)、第二弧形支撑(6)、第一传动齿轮组(31)、第二传动齿轮组(41)、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立柱(1)有四个,呈矩形放置;所述支撑层板(2)有多个,呈矩形,该支撑层板(2)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1)的内侧,且该支撑层板(2)的后端高于前端,所述支撑层板(2)的前端固设有挡料板(8);所述支撑层板(2)的上表面上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层板(2)前后边沿垂直的第一转动轴(3)和第二转动轴(4);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5)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立杆(51)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上,开口向上的所述第二弧形支撑(6)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立杆(61)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4)上,且每一个第一转动轴(3)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一弧形支撑(5),每一个第二转动轴(4)上至少固定两个第二弧形支撑(6),所有所述第一连接立杆(51)之间相互平行,所有所述第二连接立杆(6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弧形支撑(5)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6)错落分布;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3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的后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4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31)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凯达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