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端子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715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0:43
提供前端不会被矛部刮擦而防脱的端子。电连接器的端子(20)是通过设在外壳(11)的矛部(30)来卡扣的连接器(10)的端子(20),其特征在于,端子(20)具备:在安装到外壳(11)的过程中与矛部(30)相对移动的轨迹对置的表面(20a);以及比表面(20a)更靠矛部(30)的相对移动方向的前方设置并卡扣到矛部(30)的卡扣片(25),卡扣片(25)比表面(20a)抬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端子,尤其涉及通过设在连接器外壳的矛部(lance)来防脱的端子。
技术介绍
关于电连接器(以下,也有仅称为“连接器”的情况),已知通过设在外壳的端子收纳部的矛部(以下,有仅称为矛部的情况),防止端子从外壳脱落的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在端子被矛部按压的同时插入到端子收纳部的卡扣位置时,解除施加在矛部的力,端子和矛部被卡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64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基板安装型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的一个前端与基板连接,并且通过焊接来与基板固定。通常,通过对端子前端实施金属镀层例如镀锡,提高端子前端的焊锡的润湿性,并可靠地固定端子前端和基板。但是,将实施镀层的端子插入端子收纳部的过程中,若矛部与端子的表面接触,则有镀层被剥离的情况。于是,得不到期望的焊锡润湿性。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课题而成,目的在于提供矛部不会与表面接触而利用矛部来防脱的端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在有关目的下,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设在外壳的矛部来卡扣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具备:矛部通过面,在安装到外壳的过程中,与矛部相对移动的轨迹对置;以及卡扣部,设置在比矛部通过面更靠矛部的相对移动的方向的前方,并且与矛部卡扣,卡扣部比矛部通过面抬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卡扣部比矛部通过面抬高,从而矛部不会与端子的矛部通过面接触,而端子与矛部卡扣。本专利技术优选适用于具备对矛部通过面实施镀层的电力供给用的尖端的端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由于矛部与对尖端实施的镀层不接触,所以能够防止镀层剥离导致的焊锡润湿性的下降。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将卡扣部比矛部通过面抬高的方案是任意的,但是能够通过切开并提起端子的一部分,能够作成比矛部通过面突出的卡扣片。在通过按压加工来制作端子的情况下,通过在模具设置切开并提起的部位,不用增加特殊的工序而能够将卡扣片(卡扣部)与端子整体成形。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对象端子电连接的端子;以及保持端子并且设有卡扣端子的矛部的外壳,端子为上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矛部优选设在从矛部通过面拉开的位置、且与卡扣部干涉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矛部不与端子接触而能够将端子卡扣到矛部,所以即便对端子实施镀层也能避免镀层剥离。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连接器不会降低焊锡的润湿性而能够可靠地固定端子和基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安装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的II-II截面图。图3是示出组装到外壳之前的端子的图,(a)是平面图,(b)是IIIb-IIIb截面图,以及(c)是IIIc-IIIc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端子压入时的、矛部的动作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器10具备:多个翼片型端子20;多个针型端子15;以及与对象连接器(未图示)相互嵌合并保持端子20及端子15的外壳11。连接器10仅以外壳矛部(以下,仅矛部)30保持端子20。[外壳11]外壳11通过注射模塑成形绝缘性的树脂而整体形成。外壳11具备嵌合对象连接器的嵌合罩(hood)13a。在嵌合罩13a的内部,形成有从开口的前方插入对象连接器的容纳室16。容纳室16被后方的里侧壁17划分。在嵌合罩13a的容纳室16a的里侧壁17,形成有多个(在图1中2个)贯通表面和背面并插入端子20的插入孔19。插入孔19在上侧设有矛部30,在下侧以与矛部30对置的方式设有支撑壁18。矛部30及支撑壁18均与里侧壁17一体形成,且向后方突出。此外,连接器10中,将与对象连接器(未图示)嵌合的一侧定义为前、其相反侧定义为后。另外,关于上和下,按照附图的上和下。外壳11另外具备嵌合罩13b、13c,由于不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要点,所以标注与嵌合罩13a对应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端子20及端子15经压入而保持在外壳11,一部分配置在容纳室16的内部,其他部分配置在外壳11的外侧。此外,端子20用于电力供给用途,端子15用于信号传输用途。[矛部30]矛部30是防止端子20意外从外壳11脱落的、悬臂梁状的部件。矛部30向后端侧延伸,并卡扣到端子20。矛部30以朝后方下落的方式倾斜地设置。矛部30在端子20插入到既定位置为止的过程中,与端子20的卡扣片25接触并顶上来。矛部30在端子20插入到既定保持位置时,解除顶住状态,并且矛部30的前端的卡扣壁31与端子20的卡扣壁25c对置,从而通过互相卡扣,防止端子20脱落。矛部30被设定为在与卡扣片25相接前的自由状态下,使矛部30的下端位置33比后述的端子20的表面20a高,且比卡扣片25的平坦部25b低。此外,矛部30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并且与外壳11整体形成。[端子20]端子20电连接基板和对象连接器。如图3(a)所示,端子20具备:以供与对象连接器的端子的连接的连接部21;以供与基板的连接的尖端部22;以及以供连结连接部21和尖端部22并由外壳11进行保持的保持部23。端子20通过对由导电性及弹性优异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构成的板材进行冲裁而整体成形。如图3(b)所示,保持部23从连接部21侧依次具备贯通表面和背面的贯通孔24和卡扣片25。贯通孔24和卡扣片25配置在保持部23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卡扣片25具备倾斜部25a、平坦部25b和卡扣壁25c。倾斜部25a以从端子20的表面20a向前方立起的方式形成。另外,平坦部25b与倾斜部25a相连并且与表面20a平行地形成。卡扣壁25c以从平坦部25b的前端垂下并与表面20a正交的方式形成。此外,卡扣片25通过切开并提起端子的一部分而成形。通过切开并提起端子的一部分而形成,不用增加特殊的工序而能够将卡扣片(卡扣部)与端子整体成形。另外,如图3(c)所示,在保持部23夹住贯通孔24及卡扣片2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压入突起28、28。压入突起28、28是为了提高端子20压入外壳11形成的保持力,以局部压力按到支撑壁18,从而从端子20的背面20b突出的部分,通过按压成形来形成。进而,在保持部23形成有从其宽度方向X的两边缘突出的翼片29、29。翼片29、29插入设于外壳11的保持槽(未图示),从而将端子20保持在外壳11的既定位置。尖端部22具备中途分为两股的第1尖端22a和第2尖端22b。第1尖端22a向下侧弯曲,从而与配置在连接器10的下侧的第1基板(未图示)连接。另外,第2尖端22b向上侧弯曲,从而与配置在连接器10的上侧的第2基板(未图示)连接。此外,端子20以图3所示的偏平的状态组装到外壳11的既定位置之后,如图1、图2所示,第1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通过设在外壳的矛部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备:矛部通过面,在安装到所述外壳的过程中,与所述矛部相对移动的轨迹对置;以及卡扣部,比所述矛部通过面更靠所述矛部的相对移动方向的前方,卡扣到所述矛部,所述卡扣部比所述矛部通过面抬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09 JP 2013-1863891.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通过设在外壳的矛部来卡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备:
矛部通过面,在安装到所述外壳的过程中,与所述矛部相对移动的轨迹对置;以及
卡扣部,比所述矛部通过面更靠所述矛部的相对移动方向的前方,卡扣到所述矛部,
所述卡扣部比所述矛部通过面抬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中,
所述端子具备电力供给用的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实藤雄介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