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磨边废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32364 阅读:5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包括: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一侧、通过第一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反应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加药装置,通过第二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回收装置,及与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相通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道,所述第一曝气管道包括: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的接气管,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接气管相通的分管,每一所述分管上、相对侧交叉设置有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置紧凑合理、实用可靠,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及处理费用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
,尤其涉及玻璃磨边废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在玻璃磨边的过程中,由于磨边产生的玻璃粉溶解在水中使循环水变得浑浊,若使用一次便排放浑水并添加新的自来水,浪费水资源同时也污染环境,若继续循环使用,含有玻璃粉的废水不仅使磨轮损耗较快,且对磨边质量和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急需提供玻璃磨边废水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具有结构设置紧凑合理、实用可靠,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及处理费用少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包括: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一侧、通过第一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反应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加药装置,通过第二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回收装置,及与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相通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道,所述第一曝气管道包括: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的接气管,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接气管相通的分管,每一所述分管上、相对侧交叉设置有开孔。优选地,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装置连接的污泥机,一端与所述污泥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沉淀机构的污泥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一侧、与所述沉淀机构相通的压滤机。优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反应装置连接的酸/碱机构、PAC机构和PAM机构。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加药装置相通、且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应机构、第二反应机构和第三反应机构;所述第二反应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机构和所述第三反应机构相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机构上设置有PH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沉淀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曝气管道。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为罗茨风机。本技术的玻璃磨边废水系统,通过设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本技术设置所述调节装置,在所述调节装置周侧上设置分别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供气装置、加药装置和反应装置,再在所述反应装置周侧设置分别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回收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置紧凑合理、实用可靠,工程投资省的特点,另外,通过在所述调节装置上设置所述第一曝气管道,再在所述曝气管道的每一所述分管上开设所述开孔,使得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防治玻璃粉聚集的效果,进而使得本技术具有无需清理玻璃渣的功能,使得本技术还具有运行能耗低和处理费用较少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玻璃磨边废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曝气管道设置在调节装置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曝气管道设置在沉淀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分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玻璃磨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装置1、供气装置2、反应装置3、加药装置4、回收装置5、污泥处理装置6、第一抽取控制装置7和第二抽取控制装置8,其中,所述供气装置2通过供气管与所述调节装置2相通,所述反应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抽取控制装置7和管道与所述调节装置2相通、且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1的一侧,所述加药装置4通过控制器9和加药管道与所述反应装置2相通,所述回收装置5设置设置在所述反应装置3一侧、且通过所述第二抽取控制装置8和管道与所述反应装置3相通,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设置在所述反应装置3一侧、且与所述反应装置3相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抽取控制装置8为磨边水抽取泵,所述第二抽取控制装置8为磨边水回用泵。具体地,所述调节装置1的底部上安装有第一曝气管道11,所述第一曝气管道11包括: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2连接的接气管111,及通过连接管112与所述接气管111相通的分管113,每一所述分管113上、在相对侧上、交叉地设置有开孔1131,通过在所述调节装置1上设置所述第一曝气管道11,使得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防止玻璃粉聚集结块,另外,在每一所述分管113上交叉地设置所述开孔1131,使得本技术防止玻璃粉聚集结块的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曝气管道11的每一所述分管113的开口朝下设置,使得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防止玻璃粉聚集结块的功能,从而有效减低了本技术的使用成本。所述供气装置3为罗茨风机,通过供气管和所述第一曝气管道11,将空气输送至所述调节装置1,使得所述调节装置1具有较好的防玻璃粉聚集结块的特点,另外,通过空气的利用,也有效减低了本技术的使用成本。所述反应装置3包括:分别与所述加药装置4相通、且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应机构31、第二反应机构32和第三反应机构33。所述第二反应机构32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机构31和所述第三反应机构33相通。具体地,所述第一反应机构31上设置有PH控制器311。所述加药装置4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反应装置3连接的酸/碱机构41、PAC机构42和PAM机构43,其中,所述酸/碱机构41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和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机构31连接、用向所述第一反应机构31提供酸碱调节剂,所述PAC机构42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和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二反应机构32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机构32提供PAC,所述PAM机构43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和加药管道与所述第三反应机构33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三反应机构33。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包括:与所述反应装置3连接的污泥机61,一端与所述污泥机61连接、另一端连接沉淀机构63的污泥管62,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63一侧、与所述沉淀机构63相通的压滤机64。具体地,所述沉淀机构63上设置有第二曝气管道631,所述第二曝气管道631包括多根分管,每一所述分管呈圆柱体型、且每一所述分管相对侧上、间隔地开设有通孔,通过在每一所述分管上设置所述通孔,使得本技术具有更好的供气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滤机64上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为滤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磨边废水输送至所述调节装置1上,所述供气装置2通过压缩空气,结合所述第一抽取控制装置7,将磨边废水传送至所述反应装置3,所述反应装置3通过三级反应设置,结合所述加药装置4输送的酸碱调节试剂、PAC和PAM,使得废水中的杂质能够有效去除,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通过所述污泥机61抽取污泥,通过所述污泥管62将污泥传送至所述沉淀结构63,所述压滤机64将所述沉淀机构63的合液流经过滤介质,将固体停留在所述顾虑介质上,并逐渐在所述过滤介质上堆积形成过滤泥饼,而滤液部分则渗透过滤布,成为不含固体的清液,再将所述清液传送至所述回收装置5,从而达到了高效的磨边废水回收功能。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过滤介质形成所述过滤泥饼,便于后期对对泥饼的运送利用。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紧凑合理、实用可靠,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及处理费用少等特点。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璃磨边废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一侧、通过第一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反应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加药装置,通过第二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回收装置,及与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相通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道,所述第一曝气管道包括: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的接气管,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接气管相通的分管,每一所述分管上、相对侧交叉设置有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一侧、通过第一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通的反应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加药装置,通过第二抽取控制装置与所述反应装置相通的回收装置,及与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相通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底部安装有第一曝气管道,所述第一曝气管道包括: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的接气管,及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接气管相通的分管,每一所述分管上、相对侧交叉设置有开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磨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反应装置连接的污泥机,一端与所述污泥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沉淀机构的污泥管,设置在所述沉淀机构一侧、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喜阚凯童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