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50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室内机底壳包括:底壳体,底壳体具有出风侧;加强部,设置于出风侧上以防止装配后的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通过在室内机底壳的出风侧上设置加强部,有效的增加了出风侧的强度,使得将室内机的面板体安装在底壳体上后,底壳体不会因为面板体释放应力而发生形变,增加了室内机壳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体出风口的下边沿容易产生内凹变形,面板体长度约1.0m,为注塑件。由于面板体长度较长,当注塑件长度较长时容易产生变形。目前生产材料及技术无法避免或消除此变形,面板体内凹变形量可以达到5mm,严重的甚至可以达到10mm。面板体安装在整机上后,由于有底壳顶住面板体,出风口下边沿只出现轻微内凹现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面板体的该位置会释放变形应力,使整机出风口下边沿产生内凹变形。有些变形量超出检验标准2mm,严重影响整机外观美观,影响产品的精品形象,甚至会因外观问题导致验货不通过、客户投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壳体出风口处容易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底壳,包括:底壳体,底壳体具有出风侧;加强部,设置于出风侧上以防止装配后的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进一步地,加强部包括:凹槽,凹槽设置于出风侧上。进一步地,凹槽为多个,多个凹槽相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多个凹槽沿底壳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于出风侧上。进一步地,加强部还包括:第一加强筋,设置于出风侧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表面朝向室内机的面板体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为多个,凹槽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与多个凹槽交替地设置于出风侧上。进一步地,加强部还包括:第二加强筋,设置于凹槽内,第二加强筋凸出于第一表面上的高度等于第一加强筋凸出于第一表面上的高度。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和/或第二加强筋沿底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二加强筋为多个,凹槽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筋与多个凹槽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凹槽内。进一步地,凹槽的开口方向沿底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筋,设置于出风侧的第一表面上,第一表面朝向室内机的面板体设置,和/或第一加强筋设置于出风侧的第二表面上,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位于底壳体的出风侧的相对侧。进一步地,室内机底壳包括:电器盒,电器盒设置于底壳体的一端上;第三加强筋,设置于电器盒与出风侧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底壳,室内机底壳为上述的室内机底壳。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底壳包括壳体和加强部。壳体具有出风侧,加强部设置于出风侧上以防止装配后的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通过在室内机底壳的出风侧上设置加强部,有效的增加了出风侧的强度,使得将室内机的面板体安装在底壳体上后,底壳体不会因为面板体释放应力而发生形变,增加了室内机壳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室内机底壳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1中的室内机底壳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出风侧;20、加强部;21、凹槽;22、第一加强筋;23、第二加强筋;24、第三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 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底壳。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该室内机底壳包括底壳体10和加强部20。底壳体10具有出风侧11。加强部20设置于出风侧11上以防止装配后的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室内机底壳的出风侧11上设置加强部20,有效的增加了出风侧11的强度,使得将室内机的面板体安装在底壳体10上后,底壳体10不会因为面板体释放应力而发生形变,增加了室内机壳体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加强部20包括凹槽21。凹槽21设置于出风侧11上。在底壳体10与面板体出风口的下边沿配合位置增加内凹的凹槽21结构,提高该位置的底壳强度,在面板体出风口下边缘释放变形应力过程中阻止其带动底壳体10继续向内变形。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该室内机底壳包括底壳体10和加强部20。底壳体10具有出风侧11。加强部20设置于出风侧11上以防止装配后的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其中,加强部20包括凹槽21。凹槽21设置于出风侧11上。凹槽21为多个,多个凹槽21相间隔地设置。在底壳体10与面板体出风口的下边沿配合位置增加内凹的凹槽21结构且该凹槽21为多个,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设置凹槽21处的底壳位置的底壳强度,在面板体出风口下边缘释放变形应力过程中阻止其带动底壳体10继续向内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凹槽21沿底壳体10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于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室内机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体(10),所述底壳体(10)具有出风侧(11);加强部(20),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上以防止装配后的所述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体(10),所述底壳体(10)具有出风侧(11);加强部(20),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上以防止装配后的所述室内机底壳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0)包括:凹槽(21),所述凹槽(21)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21)相间隔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21)沿所述底壳体(10)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0)还包括:第一加强筋(22),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朝向室内机的面板体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2)为多个,所述凹槽(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22)与多个所述凹槽(21)交替地设置于所述出风侧(1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0)还包括:第二加强筋(23),设置于所述凹槽(21)内,所述第二加强筋(23)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景雪全衡军刘龙江李铭欧兆文李新新王金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