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4974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4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抽吸装置与抽吸通道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通过抽吸通道的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密封连通并且通过抽吸装置对耳廓假性囊腔内进行持续抽吸,使得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被抽掉后长期处于紧贴状态,通过对耳廓假性囊腔第一次清理后再佩戴持续负压吸引装置,使耳廓假性囊腔壁紧贴以排除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和液体,避免多次穿刺清理,保证治疗周期短,减少患者治疗痛苦,不易复发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保证治愈后外形美观;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廓假性囊肿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耳廓假性囊肿也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是原因未明的耳廓腹侧面局部性囊肿,因其囊壁无上皮层,因此称为假性囊肿,多发病于30-40岁男性;而现有国内外的治疗方式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采用非手术治疗需反复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穿刺抽液、药物冲洗和加压包扎,由于需多次穿刺且利用外压件加压夹持耳廓,使得治疗过程时间长、复发率高,外压件也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这种治疗方式会造成治愈后耳廓软骨增厚、畸形等后遗症问题;采用手术治疗易造成创伤大,增加病人痛苦,且耳廓瘢痕增生变形影响美观,也容易化脓性感染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能够简化治疗流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能够简化治疗流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治疗时间短,不易复发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装置与抽吸通道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进一步,还包括均有软质材料制备而成的导流管和留置针,所述留置针的后端口与导流管的前端口密封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内腔和留置针的内腔共同形成抽吸通道;所述留置针的前端口通过一内套于置留针的穿刺针穿入耳廓假性囊腔,所述导流管的后端口与抽吸装置连通。进一步,所述留置针前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留置针从耳廓假性囊腔内脱落的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位于耳廓假性囊腔内并连通设用于有伸出耳廓假性囊腔的过渡腔,所述过渡腔用于通过对其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扩张。进一步,所述球囊体和/或过渡腔为外套于留置针的环形结构;所述过渡腔密封设置有弹性密封塞,注射针密封穿过弹性密封塞并对过渡腔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扩张。进一步,所述抽吸装置为具有弹性的抽吸囊,所述抽吸囊的内腔与抽吸通道连通。进一步,所述抽吸囊囊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贴合于耳后部的贴合底面,所述贴合底面上设置有粘贴层。进一步,还包括从抽吸囊顶部外罩于抽吸囊的硬质保护盖,所述硬质保护盖的底部内壁与抽吸囊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硬质保护盖上设置有用于挤压抽吸囊的挤压过孔;所述硬质保护盖与抽吸囊之间设置有用于抽吸囊恢复形变的回弹间隙。进一步,所述硬质保护盖与抽吸囊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抽吸囊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硬质保护盖与抽吸囊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正对挤压过孔设置且弹性片的边缘与硬质保护盖固定连接,弹性片的中部与抽吸囊粘贴固定。进一步,所述硬质保护盖和抽吸囊均为半球壳,所述挤压过孔位于半球壳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通过抽吸通道的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密封连通并且通过抽吸装置对耳廓假性囊腔内进行持续抽吸,使得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背抽掉后长期处于紧贴状态,通过对耳廓假性囊腔第一次清理后再佩戴持续负压吸附装置,使耳廓假性囊腔壁紧贴以排除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和液体,避免需多次穿刺清理,保证治疗周期短,减少患者治疗痛苦,不易复发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保证治愈后外形美观;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1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2,所述抽吸装置1与抽吸通道2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持续负压表示压强低于空气大气压强,抽吸通道2可弯曲便于持续负压吸附装置安装和长时间佩戴,抽吸通道2的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密封连通并且通过抽吸装置1对耳廓假性囊腔内进行持续抽吸,使得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被抽掉后长期处于紧贴状态,通过对耳廓假性囊腔第一次清理后再佩戴持续负压吸附装置,使耳廓假性囊腔壁紧贴以排除耳廓假性囊腔内的空气和液体,避免需多次穿刺清理,保证治疗周期短,减少患者治疗痛苦,不易复发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保证治愈后外形美观。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均有软质材料制备而成的导流管3和留置针4,所述留置针4的后端口与导流管3的前端口密封连通,所述导流管3的内腔和留置针4的内腔共同形成抽吸通道2;所述留置针4的前端口通过一内套于留置针4的穿刺针4a穿入耳廓假性囊腔,所述导流管3的后端口与抽吸装置1连通;所述导流管3上可设置用于使导流管畅通或阻断的开关装置,如软管夹或开关阀等,本实施例前端表示靠近抽吸通道2的进口一端,而留置针4和导流管3采用软质硅胶材料制备而成,厚度可较厚,弯曲后不易使内部形变而堵塞,保证抽吸畅通,通过穿刺针和留置针4配合使用,保证留置针4密封穿过耳廓假性囊腔,并在持续负压的状态下固定于耳朵上,而留置针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留置针4注入构造,即留置针本体5后端设置连接套5a,连接套内设置被刺穿的密封堵头6,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留置针4前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留置针4从耳廓假性囊腔内脱落的球囊体7,所述球囊体7位于耳廓假性囊腔内并连通设用于有伸出耳廓假性囊腔的过渡腔8,所述过渡腔8用于通过对其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7扩张;所述留置针4外壁外套设置有一套层,套层与留置针4之间形成所述球囊体7和过渡腔8,所述球囊体7位于留置针4前端并由套层9前端减厚后形成,位于球囊体7前后两端的套层9内或外设置有不易形变的固定环10,保证充入较大压强气体或液体后整体结构稳定;所述球囊体7可为圆形、椭球形或圆柱形,能够有效防止留置针4脱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耳廓假性囊腔的密封性,保证长期佩戴时耳廓假性囊腔处于密封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囊体7和/或过渡腔8为外套于留置针4的环形结构;所述过渡腔8密封设置有弹性密封塞11,注射针密封穿过弹性密封塞11并对过渡腔8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7扩张;所述过渡腔8在后端延伸形成柱状的密封安装口,密封安装口内通过弹性密封塞11密封,所述弹性密封塞11可为弹性较高的橡胶塞,保证穿入折射针并拔出后弹性密封塞11仍能保证其密封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吸装置1为具有弹性的抽吸囊1a,所述抽吸囊1a的内腔与抽吸通道连通;所述抽吸囊1a可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囊,安装时,挤压抽吸囊1a使其排出囊内抽吸,通过自身回复力产生持续负压,使用方便,并且质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吸囊1a囊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贴合于耳后部的贴合底面,所述贴合底面上设置有粘贴层12;所述粘贴层12上覆盖有保护层,安装完毕后撕掉保护层,将粘贴层12贴服于耳朵后面,固定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装置与抽吸通道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持续负压的抽吸装置和进口与耳廓假性囊腔连通的可弯曲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装置与抽吸通道的出口连通并通过持续抽吸使耳廓假性囊腔内产生持续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有软质材料制备而成的导流管和留置针,所述留置针的后端口与导流管的前端口密封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内腔和置留针的内腔共同形成抽吸通道;所述留置针的前端口通过一内套于留置针的穿刺针穿入耳廓假性囊腔,所述导流管的后端口与抽吸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前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留置针从耳廓假性囊腔内脱落的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位于耳廓假性囊腔内并连通设用于有伸出耳廓假性囊腔的过渡腔,所述过渡腔用于通过对其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扩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体和/或过渡腔为外套于置留针的环形结构;所述过渡腔密封设置有弹性密封塞,注射针密封穿过弹性密封塞并对过渡腔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体扩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持续负压吸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安春梁小军张焱阳俊杰朱先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