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专利>正文

暖气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168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暖气热交换器,包括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和两横管(1)之间的竖管(3),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竖管(3)内侧设有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热介质流动孔(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介质在交换器内部的流量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因而交换器散热更加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气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暖气热交换器,特别是以金属型材为基本构件,以焊接或类似方式制造的暖气热交换器,以其造型多变、精巧美观兼备等优点而非常爱市场欢迎。但目前的这一类暖气热交换器由于受材料成本和工艺和美观等特别要求等原因,特别是在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美观上的要求,对于内部热介质空腔的结构一般都较为简单,特别是在热力分配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热介质的流向分配不合理,常常导致整个暖气热交换器的热度分配失衡,影响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供美观的外形,而且能够较好地对热介质在交换器内部的流动进行合理分配,以使交换器散热更加均衡的暖气热交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性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和两横管(1)之间的竖管(3),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竖管(3)内侧设有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热介质流动孔(21)。进一步地,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热介质流动孔(21),其中至少一个为一端的管口凸起于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表面的管状孔(22)。再进一步,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最好设置于竖管(3)的端部,所述管状孔(22)朝向横管(1)一侧的凸起在5~10mm之间,背向横管(1)一侧的凸起在30~50mm之间。再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孔(22)优选为管内径在5~10mm之间,普通的热介质流动孔(21)优选为管内径在2~4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热介质在交换器内部的流量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因而交换器散热更加均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横管,2为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1为热介质流动孔,22为管状孔,3为竖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和两横管1之间的竖管3,竖管3为矩形管,所述竖管3的两端部设有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三个热介质流动孔21,其中一个为管状孔22,所述管状孔22的上下两端的管口均凸起于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表面。实施例2:参照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竖管3为椭圆形管,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5个热介质流动孔21,其中一个为管状孔22。实施例3:参照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和2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设置于竖管3的中部,只需设置1个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孔22朝向横管1一侧的凸起在5~10mm之间,背向横管1一侧的凸起在30~50mm之间,再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孔22优选为管内径在5~10mm之间,普通的热介质流动孔21优选为管内径在2~4mm之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暖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和两横管(1)之间的竖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管(3)内侧设有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热介质流动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根平行设置的横管(1)和两横管(1)之间的竖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管(3)内侧设有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热介质流动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气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热介质流动孔(21),其中至少一个为一端的管口凸起于热介质流量控制板(2)表面的管状孔(2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