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381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1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内导体由内到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外导体、绕包纱及外护套,所述外导体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辐射型槽孔为倒S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宽频通信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信电缆
,涉及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应用于无线信号不能到达特定空间的通信信号缆,主要应用于隧道、地铁、矿井及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漏泄同轴电缆既可以作为传输线,又可以作为通信信号的收发天线,通信信号在漏泄同轴电缆内部传输时,一部分信号通过外导体上的槽孔耦合到外部空间,外部信号也可以耦合到电缆内部,而另一部分信号则沿着漏泄同轴电缆传输,到达下一个接收点或直放站。目前,漏泄同轴电缆常用的外导体槽型主要有八字槽、一字槽及U型槽等,单八槽外导体结构的漏泄同轴电缆应用频带较窄,主要应用于900MHz以下,一字槽及U型槽外导体结构的漏泄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2400MHz以下,因此上述槽型均不适用于宽频通信系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该电缆的能够适用于宽频通信系统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内导体由内到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外导体、绕包纱及外护套,所述外导体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辐射型槽孔为倒S形结构。各组辐射型槽孔均包括第一槽孔、第二槽孔、第三槽孔、第四槽孔及第五槽孔,其中,第一槽孔、第三槽孔及第五槽孔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二槽孔及第四槽孔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第一槽孔下端的侧面与第二槽孔的一端相连通,第三槽孔的下端与第二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三槽孔的上端与第四槽孔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五槽孔的上端与第四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一槽孔的宽度、第三槽孔的宽度及第五槽孔的宽度均为7mm-8mm,第二槽孔的高度及第四槽孔的高度均为2mm-4mm,第一槽孔的高度为8mm-10mm,第二槽孔的长度与第一槽孔的宽度之和为68mm-78mm,第三槽孔的高度、第二槽孔的高度及第四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一槽孔的高度相同,第四槽孔的长度为68mm-78mm,第四槽孔的高度及第五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一槽孔的高度相同。前一组辐射型槽孔中的第五槽孔与后一组辐射型槽孔中第一槽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30mmo相邻两组辐射型槽孔中第一组辐射型槽孔包括第六槽孔、第七槽孔、第八槽孔、第九槽孔及第十槽孔,其中,第六槽孔、第八槽孔及第十槽孔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七槽孔及第九槽孔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第六槽孔下端的侧面与第七槽孔的一端相连通,第八槽孔的下端与第七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八槽孔的上端与第九槽孔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十槽孔的上端与第九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相邻两组辐射型槽孔中第二组辐射型槽孔的形状为第一组辐射型槽孔沿周向旋转180°后的形状。所述第六槽孔的宽度、第八槽孔的宽度及第十槽孔的宽度均为8mm-10mm,第七槽孔的高度及第九槽孔的高度均为2_-4_,第六槽孔的高度为第七槽孔的长度与第六槽孔的宽度之和为70_-80_,第八槽孔的高度、第七槽孔的高度及第九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六槽孔的高度相同,第九槽孔的长度为70_-80_,第九槽孔的高度及第十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六槽孔的高度相同。第一组辐射型槽孔中的第五槽孔与相邻第二组辐射槽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30mm,第一组辐射型槽孔中的第一槽孔与相邻的第二组辐射槽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40mmo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宽频漏泄同轴电缆由内导体以及包裹于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夕卜导体、绕包纱及外护套,其中外导体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且所述辐射型槽孔为倒S形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改变相邻两组辐射型槽孔之间的距离来抑制多径衰落,从而使该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在700MHz-2700MHz内的耦合损耗、衰减常数及电压驻波比的指标更优,在此频段内无谐振点,且同一频率50%的耦合损耗与95%的耦合损耗相差不到5dB,从而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满足2G、3G及4G的宽频通信系统信号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辐射型槽孔6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辐射型槽孔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内导体、2为绝缘层、3为外导体、4为绕包纱、5为外护套、6为辐射型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内导体1由内到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2、外导体3、绕包纱4及外护套5,所述外导体3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6,辐射型槽孔6为倒S形结构。实施例一参考图2,各组辐射型槽孔6均包括第一槽孔、第二槽孔、第三槽孔、第四槽孔及第五槽孔,其中,第一槽孔、第三槽孔及第五槽孔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二槽孔及第四槽孔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第一槽孔下端的侧面与第二槽孔的一端相连通,第三槽孔的下端与第二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三槽孔的上端与第四槽孔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五槽孔的上端与第四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所述第一槽孔的宽度、第三槽孔的宽度及第五槽孔的宽度均为7mm-8mm,第二槽孔的高度及第四槽孔的高度均为2mm-4mm,第一槽孔的高度为8mm-10mm,第二槽孔的长度与第一槽孔的宽度之和为68mm-78mm,第三槽孔的高度、第二槽孔的高度及第四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一槽孔的高度相同,第四槽孔的长度为68mm-78mm,第四槽孔的高度及第五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一槽孔的高度相同。前一组辐射型槽孔6中的第五槽孔与后一组辐射型槽孔6中第一槽孔之间的间距为 20mm-30mm。实施例二参考图3,相邻两组辐射型槽孔6中第一组辐射型槽孔6包括第六槽孔、第七槽孔、第八槽孔、第九槽孔及第十槽孔,其中,第六槽孔、第八槽孔及第十槽孔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七槽孔及第九槽孔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第六槽孔下端的侧面与第七槽孔的一端相连通,第八槽孔的下端与第七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八槽孔的上端与第九槽孔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第十槽孔的上端与第九槽孔另一端的侧面相连通,相邻两组辐射型槽孔6中第二组辐射型槽孔6的形状为第一组辐射型槽孔6沿周向旋转180°后的形状。所述第六槽孔的宽度、第八槽孔的宽度及第十槽孔的宽度均为8mm-10mm,第七槽孔的高度及第九槽孔的高度均为2_-4_,第六槽孔的高度为第七槽孔的长度与第六槽孔的宽度之和为70_-80_,第八槽孔的高度、第七槽孔的高度及第九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六槽孔的高度相同,第九槽孔的长度为70_-80_,第九槽孔的高度及第十槽孔的高度之和与第六槽孔的高度相同。第一组辐射型槽孔6中的第十槽孔与相邻第二组辐射槽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30mm,第一组辐射型槽孔6中的第六槽孔与相邻的第二组辐射槽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40mmo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1),内导体⑴由内到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2)、外导体(3)、绕包纱(4)及外护套(5),所述外导体(3)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辐射型槽孔(6)为倒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1),内导体(1)由内到外依次包裹有绝缘层(2)、外导体(3)、绕包纱(4)及外护套(5),所述外导体(3)在沿轴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组辐射型槽孔(6),辐射型槽孔(6)为倒S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拉明曹潘代永强白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