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宏伟专利>正文

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768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设有三极管VT3,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到LED灯的负极,照明供电回路中还设有三极管VT2,该三极管VT2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导通的三极管VT1控制而截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太阳能小夜灯,使其由手动控制变为智能控制,并且还可通过控制三极管VT1导通和VT2截止,使白天充电电池在充电时,LED灯不亮,进一步节约能源,这种太阳能感应小夜灯不但节能环保,而且其工作控制方式更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属于照明、节能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已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太阳能小夜灯通过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照明之用,是典型的环保节能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现在市面上的太阳能小夜灯都是白天给电池充电晚上放电,而且通过手动开关对小夜灯的亮度和开、关进行控制,如果开关闭合,小夜灯会一直处在接通的工作状态,既使家里没人小夜灯也会因为开关闭合而一直处于工作(点亮)的状态,同时也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主要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小夜灯不能智能控制,进而缩短了电池自身寿命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管理芯片、分压电路、充电电池、LED灯,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正电源电压输入管脚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分压电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充电电池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池连接端管脚连接,LED灯连接于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照明供电回路中设有三极管VT3,该三极管VT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到LED灯的负极,发射极接地。通过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太阳能小夜灯,使其由手动控制变为智能控制,这种太阳能感应小夜灯不但节能环保,而且其工作控制方式更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具体地,所述照明供电回路中还设有三极管VT2,并在分压电路中连接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基极与三极管VT1连接,使其充电电池充电时,三极管VT1导通,三极管VT2截止。通过三极管VT1和VT2控制,使白天充电电池在充电时,LED灯不亮,进一步节约能源。具体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作为优选,充电管理芯片采用CN3083,所述充电电池采用无记忆性的锂离子电池。另外,所述充电电池还与充电管理芯片CN3083的管脚FB、管脚TEMP连接,充电管理芯片CN3083的管脚ISET连接有电阻R6,该电阻R6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太阳能小夜灯,使其由手动控制变为智能控制,这种太阳能感应小夜灯不但节能环保,而且其工作控制方式更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且还可通过三极管VT1和VT2控制,使白天充电电池在充电时,LED灯不亮,进一步节约能源,并且结构简单,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BT1、充电管理芯片U1、分压电路、充电电池BT2、LED灯,充电管理芯片U1的正电源电压输入管脚与太阳能电池板BT1的正极连接,分压电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充电电池BT2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池连接端管脚连接,LED灯连接于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作出如下改进:在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1,照明供电回路中设有三极管VT3,该三极管VT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到LED灯的负极,发射极接地。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在白天的时候使LED灯总是不亮,在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还设有三极管VT2,并在分压电路中连接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基极与三极管VT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管理芯片U1采用CN3083,充电电池采用锂离子电池,三极管VT1、VT2、VT3均采用8050。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照明供电回路中设有相互并联的两组LED灯,分别为LED1和LED2,并且LED1和LED2分别串联电阻R4和电阻R5。充电电池BT2还与充电管理芯片CN3083的电池电压检测输入端管脚FB、温度检测输入端管脚TEMP连接,恒流充电电流设置和充电电流监测端管脚ISET连接有电阻R6,该电阻R6接地,管脚BAT与管脚TEMP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电池板BT1产生电压,当输入电压大于低电压检测阈值和充电电池端电压时,CN3083开始对充电电池充电存储能量。此时,三极管VT1导通,三极管VT2截止,LED灯不亮。天黑后,当太阳能电池板BT1电压<充电电池BT2时,三极管VT1截止,三极管VT2导通,并且只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1检测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三极管VT3导通,使LED灯自动点亮。否则三极管VT3截至,使LED灯自动熄灭。当输入电压掉电或者输入电压低于充电电池电压时,CN3083自动进入低功耗的睡眠模式,此时充电电池的电流消耗小于3微安,增加了待机时间。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管理芯片、分压电路、充电电池、LED灯,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正电源电压输入管脚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分压电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充电电池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池连接端管脚连接,LED灯连接于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照明供电回路中设有三极管VT3,该三极管VT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到LED灯的负极,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管理芯片、分压电路、
充电电池、LED灯,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正电源电压输入管脚与太阳能电池板的
正极连接,分压电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充电电池与充电管理芯片
的电池连接端管脚连接,LED灯连接于充电电池所在的照明供电回路中,其特征
在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照明供
电回路中设有三极管VT3,该三极管VT3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人体热释电红外
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到LED灯的负极,发射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人体感应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
供电回路中还设有三极管VT2,并在分压电路中连接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的
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基极与三极
管VT1连接,使充电电池充电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伟李尚蒸张迪倩
申请(专利权)人:孙宏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