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393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结构和道路防护结构;道路主体结构包括粘土路基、铺设在粘土路基上端的生石灰底层、铺设在生石灰底层上方的水泥土稳定隔离层、铺设在水泥土稳定隔离层上方的石灰土基层、铺设在石灰土基层上方的水泥固化面层;道路防护结构包括设于粘土路基边坡表面的复合土工膜层、设于复合土工膜层表面的坐浆平砌砖层以及设于粘土路基边坡底部的钢筋混凝土镇脚;复合土工膜层的上端压在生石灰底层的下方,复合土工膜层的下端压在钢筋混凝土镇脚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脚步越来越向海边滩涂区域迈进,相应的工程项目也随之而来,此时必须修建相应的永久或者临时道路。以渤海、黄海等滩涂区域为例,地质表层为典型的饱和粘性土软基区域,在此软土上修建永久、临时道路无疑难度较大,如果大幅提高相应的道路设计等级,因为软基处理等原因,整个道路的投资会大大加大;同时如果降低相应的道路设计等级,考虑到道路一侧海水位高,道路通行车载对于道路承载能力要求高,施工期短等不利因素下,经常会发生部分修建好的道路被经常发生的大潮位潮水冲垮、道路侧面土体被潮水“掏空”及路面结构被道路通行车载反复碾压,形成“弹簧土”等现象,此时需要追加投资,对道路进行二次加固,从而经济、适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经济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海边软基道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结构和道路防护结构;所述道路主体结构包括粘土路基、铺设在粘土路基上端的生石灰底层、铺设在生石灰底层上方的水泥土稳定隔离层、铺设在水泥土稳定隔离层上方的石灰土基层、铺设在石灰土基层上方的水泥固化面层;所述道路防护结构包括设于粘土路基边坡表面的复合土工膜层、设于复合土工膜层表面的坐浆平砌砖层以及设于粘土路基边坡底部的钢筋混凝土镇脚;所述复合土工膜层的上端压在所述生石灰底层的下方,所述复合土工膜层的下端压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镇脚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水泥土稳定隔离层中水泥的重量百分比为6%。优选地,所述石灰土基层中石灰的重量百分比为12%。优选地,所述生石灰底层的厚度为3cm。优选地,所述水泥土稳定隔离层的厚度为6cm。优选地,所述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为30cm,所述石灰土基层采用分层碾压工艺制作而成,单层厚度不大于10cm。优选地,所述水泥固化面层的厚度为15cm - 20cm,所述水泥固化面层采用分层碾压工艺制作而成,单层厚度不大于10cm。优选地,所述水泥固化面层为固化剂、水泥、碎石和土掺拌形成的面层,每立方米的成分配比为:固化剂0.24kg、水泥71.5kg、碎石0.15m3,其余为土。优选地,所述复合土工膜层的压在所述生石灰底层下方的宽度为0.5m,所述复合土工膜层的压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镇脚下方的宽度也为0.5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生石灰底层铺设于粘土路基上端,可以显著降低路基表面粘土的含水量,有效阻挡地下水从下往上渗透到道路各结构层;水泥土稳定隔离层到达相应的“龄期”后,强度相对较大,从而为整个道路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其挡水、防渗功能也比较好,也有效地阻挡地下水从下往上渗透到道路各结构层;石灰土基层和水泥固化面层的设置使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到达一定的“龄期”后,路面强度值高;复合土工膜层有效地阻止了海水从路基边坡渗透到粘土路基表层,有效地降低了路基表面粘土的含水量;钢筋混凝土镇脚和坐浆平砌砖层有效地增强了粘土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使海边软基道路的强度高、耐久性好,且本技术的道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从而经济性好。【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海边软基道路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粘土路基2生石灰底层3水泥土稳定隔离层4石灰土基层5水泥固化面层6复合土工膜层7坐浆平砌砖层8钢筋混凝土镇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鉴于目前的滩涂区域,地质表层为典型的饱和粘性土软基区域,在此软土上修建永久、临时道路难度较大,如果大幅提高相应的道路设计等级,因为软基处理等原因,整个道路的投资会大大加大;如果降低相应的道路设计等级,考虑到道路一侧海水位高,道路通行车载对于道路承载能力要求高,施工期短等不利因素下,经常会发生部分修建好的道路被经常发生的大潮位潮水冲垮、道路侧面土体被潮水“掏空”及路面结构被道路通行车载反复碾压,形成“弹簧土”等现象,此时需要追加投资,对道路进行二次加固,从而经济、适用性很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设计出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通过在粘土路基表面依次铺设生石灰底层、水泥土稳定隔离层、石灰土基层、水泥固化面层,并在粘土路基边坡设置道路防护结构,使海边软基道路的强度高、耐久性好、经济性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海边软基道路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结构和道路防护结构。所述道路主体结构包括粘土路基1、铺设在粘土路基I上端的生石灰底层2、铺设在生石灰底层2上方的水泥土稳定隔离层3、铺设在水泥土稳定隔离层3上方的石灰土基层4、铺设在石灰土基层4上方的水泥固化面层5。所述道路防护结构包括设于粘土路基I边坡表面的复合土工膜层6、设于复合土工膜层6表面的坐浆平砌砖层7以及设于粘土路基I边坡底部的钢筋混凝土镇脚8 ;所述复合土工膜层6的上端压在所述生石灰底层2的下方,所述复合土工膜层6的下端压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镇脚8的下方。所述生石灰底层2为纯生石灰层,所述生石灰底层2的厚度优选为3cm。所述生石灰底层2铺设在粘土路基I的上端,可和路基上部已经翻晒的粘性土拌合、碾压,因为地处海边高水位区域,即使适当翻晒,粘性土的含水量依然不低,纯生石灰层可以与粘性土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显著降低路基表面粘性土的含水量;同时路基表层和纯石灰拌合,形成石灰含量较高的石灰土,其挡水防渗功能亦比较良好,可以有效地阻挡地下水从下往上渗透至海边软基道路的其它结构层。所述水泥土稳定隔离层3中水泥的重量百分比为6%,即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边软基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主体结构和道路防护结构;所述道路主体结构包括粘土路基(1)、铺设在粘土路基(1)上端的生石灰底层(2)、铺设在生石灰底层(2)上方的水泥土稳定隔离层(3)、铺设在水泥土稳定隔离层(3)上方的石灰土基层(4)、铺设在石灰土基层(4)上方的水泥固化面层(5);所述道路防护结构包括设于粘土路基(1)边坡表面的复合土工膜层(6)、设于复合土工膜层(6)表面的坐浆平砌砖层(7)以及设于粘土路基(1)边坡底部的钢筋混凝土镇脚(8);所述复合土工膜层(6)的上端压在所述生石灰底层(2)的下方,所述复合土工膜层(6)的下端压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镇脚(8)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沈达孙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