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448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遮光胶带、上凌镜片、增亮膜、下凌镜片、光源,导光板和双面遮光胶带;框架设置在上凌镜片的四周;遮光胶带粘贴在上凌镜片的四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胶框和下铁框的结构;有效地的缩短了显示面板边缘与背光源边缘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窄边框,并且由于下铁框和胶框的省去,还能使显示装置更薄;使得LED灯条发出的光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导光板中,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并且光学膜片上与LED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区域,能够方便LED灯的散热,提高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防止导光板漏光,在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的四周粘贴有双面遮光胶带,能使实现很好的反光的同时很好的吸收漏光,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板显示
,具体为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低电耗及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现今的显示设备。随着液晶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及薄型化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而背光模组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及薄型化,所以背光模组窄边框化也成一种趋势;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铁框101、显示面板102、遮光胶带103、光学膜片104、光源105、导光板106、反射片107、胶框108、下铁框109、电路板单元110、外壳111。由于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背光源和位于背光源上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包括遮光胶带103、光学膜片104、光源105、导光板106、反射片107、胶框108、下铁框109。液晶显示器的边框宽度决定因素之一为液晶显示面板边缘与背光源边缘之间的距离,即背光源的边框宽度。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当中,通常设置有上铁框、胶框、下铁框以及外壳,在背光单元中设置胶框和下铁框的目的是为了放置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并且胶框和下铁框还可以防止导光板的漏光,下铁框用来固定胶框,而如果导光板漏光,则显示装置在显示的时候显示面板的边缘就会有亮线,影响良好的显示效果,因而在目前的设计中胶框和下铁框是必须的结构;同时,无论胶框、下铁框做的多么窄多么薄,也均会增加显示装置的边框大小,很难解决窄边框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省去胶框和下铁框,并且又能固定光学膜片,还能防止导光板漏光的新型显示装置,已经是一个值得研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省去胶框和下铁框,并且又能固定光学膜片,还能防止导光板漏光的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遮光胶带1、上凌镜片2、增亮膜3、下凌镜片4、光源5、导光板6和双面遮光胶带7 ;框架设置在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遮光胶带I粘贴在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上凌镜片2包括至少一个第--^耳8和至少一个第--^槽9,所述第--^耳8垂直向下设置; 所述增亮膜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槽10和至少一个第三卡槽11 ;所述下凌镜片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耳12和至少一个第四卡槽13,所述第二卡耳12垂直向上设置;所述导光板6包括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所述第二部分15设置在导光板6的边缘,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光源5的通孔16 ;所述导光板6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17 ;所述上凌镜片2、增亮膜3和下凌镜片4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对应设置的第五卡槽18 ;所述双面遮光胶带7粘贴在导光板6和凸起17的四周;所述第一卡耳8与第二卡槽10、第四卡槽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卡耳12与第三卡槽11和第一卡槽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卡槽18与凸起1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源5为LED灯条,LED灯条包括LED灯23和金手指24 ;所述导光板6的第二部分15上设置有放置金手指的凹槽22。所述双面遮光胶带7包括白面和黑面,所述白面和黑面相对设置,所述白面与导光板6相粘贴;所述双面遮光胶带7的白面与第一卡耳8和第二卡耳12相粘贴;所述上凌镜片2、增亮膜3和下凌镜片4均包括第三部分19和第四部分20 ;所述上凌镜片2的第三部分设置有第一卡耳8,所述下凌镜片4的第三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二卡耳12,所述增亮膜3的第三部分设置有第二卡槽10和第三卡槽11 ;所述第四部分20设置有开口 21,开口 21与LED灯2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光板6的第一部分1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5的厚度;所述导光板6的第一部分14的厚度等于所述导光板6的第二部分15和所述光源5的厚度之和;所述导光板6第二部分15的下方设置有透明双面胶26,反射片25通过透明双面胶26粘在导光板6的下方。积极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为了缩短显示面板边缘与背光模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光板包括能够固定光学膜片的凸起,以及能够放置光源的凹槽,从而省去了胶框和下铁框的结构;有效地的缩短了显示面板边缘与背光源边缘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窄边框,并且由于下铁框和胶框的省去,还能使显示装置更薄。2.在本技术中将光学膜片设置在光源LED灯条的上方,能够起到固定灯条的作用,光学膜片可以按压着LED灯条,防止灯条发生移动,使得LED灯条发出的光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导光板中,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并且光学膜片上与LED灯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区域,能够方便LED灯的散热,提高显示效果,并且能够增大遮光胶带与上凌镜片的粘贴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固定光学膜片;3.本技术中为了防止导光板漏光,在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的四周粘贴有双面遮光胶带,其中双面遮光胶带白色的那一面粘贴在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的四周,白色面能够反射光,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有效的利用光源发出来的光,防止漏光,并且双面遮光胶带与白色面相对的一面是黑色面,能够有效的吸收背光模组漏出来的光线,进一步防止背光模组的漏光,同时,省去了胶框和下铁框能够实现窄边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上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下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遮光胶带1、上凌镜片2、增亮膜3、下凌镜片4、光源5,导光板6、双面遮光胶带7、第一卡耳8、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0、第三卡槽11、第二卡耳12、第四卡槽13、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15、通孔16、凸起17、第五卡槽18、第三部分19、第四部分20、开口 21、凹槽22、LED灯23、金手指24、反射片25、透明双面胶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遮光胶带1、上凌镜片2、增亮膜3、下凌镜片4、光源5、导光板6和双面遮光胶带(7);框架设置在所述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遮光胶带I粘贴在所述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双面遮光胶带7粘贴在所述导光板6和凸起17的四周;如图3所示,所述上凌镜片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耳8和至少一个第一卡槽9,所述第一卡耳8垂直向下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增亮膜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槽10和至少一个第三卡槽11 ;如图5所示,所述下凌镜片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耳(12)和至少一个第四卡槽13,所述第二卡耳12垂直向上设置;如图6所不,所述导光板6包括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 ;所述第二部分15设置在导光板6的边缘,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光源5的通孔16 ;所述导光板6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17 ;所述上凌镜片2、增亮膜3、下凌镜片4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卡槽18 ;所述第一卡耳8与第二卡槽10和第四卡槽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卡耳12与第三卡槽11和第一卡槽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遮光胶带(1)、上凌镜片(2)、增亮膜(3)、下凌镜片(4)、光源(5),导光板(6)和双面遮光胶带(7);框架设置在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遮光胶带(1)粘贴在上凌镜片(2)的四周;所述上凌镜片(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耳(8)和至少一个第一卡槽(9),所述第一卡耳(8)垂直向下设置;所述增亮膜(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槽(10)和至少一个第三卡槽(11);所述下凌镜片(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卡耳(12)和至少一个第四卡槽(13),所述第二卡耳(12)垂直向上设置;所述导光板(6)包括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所述第二部分(15)设置在导光板(6)的边缘,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光源(5)的通孔(16);所述导光板(6)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17);所述上凌镜片(2)、增亮膜(3)和下凌镜片(4)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一个对应设置的第五卡槽(18);所述双面遮光胶带(7)粘贴在导光板(6)和凸起(17)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杨晓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