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以及装配包括电声换能器、壳体以及板的耳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8235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4:32
附接至耳机的背壳体的板包括在尺寸上与穿过背壳体的第一开口对应且对准的出口腔。在板的底表面中的通道开始于与穿过背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准的点处并且终止于穿过出口腔的侧壁的孔处。该通道和背壳体的外表面一起形成了从由背壳体围绕的背腔至出口腔的反应声端口,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形成了从背腔至出口腔的阻性声端口,并且出口腔将反应声端口和阻性声端口耦合至自由空间而不引入附加的声阻抗。在一些示例中,防水屏覆盖出口腔的上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组合及防水的耳机端口出口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设计在2010年8月16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2/857,462,以及在2011年3月7日递交的13/041,854,其各自是美国专利7,916,888的部分延续和延续。每一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本公开涉及用于耳机端口的出口。美国专利7,916,888描述了这样一种入耳式耳机设计,其中提供了两个声端口(一个是声反应的且一个是声抵抗的)以将围绕电声换能器的背侧的腔耦合至环境,如图7所示。该专利描述了构造耳机的特定方法,如图8所示。在该设计中,耳机10的第一区域12包括由壳体15和17各自定义在电声换能器或驱动器18的每侧上的后室14和前室16。前室16延伸通过第二区域20至耳道的入口,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垫22进入耳道并终止于声阻元件24处。声阻元件是驱散冲击它或传递通过它的一部分声能的部件。后室14通过壳体15围绕驱动器18的背侧被密封。后室14通过诸如反应端口(也被称为质量端口)26之类的反应元件以及还可形成为阻性端口 28的阻性元件被声耦合至环境。美国专利6,831,984描述了在耳机设备中使用并行的反应端口和阻性端口,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尽管我们将声端口称为反应的或阻性的,在实际中任何声端口将具有反应和阻性效应两者。被用来描述给定的声端口的术语指示了哪个效应是支配性的。例如,像端口26的反应端口是管形的开口,其本会是密封的声学室(在该情况下是后室14)。在图8的示例中,反应端口 26被内间隔件30、壳体15和外壳32中的空间限定。当这三个部件被组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中的空间被结合以形成将被后室14围绕的体积通过壳体15的侧面中的开口 34连接到环境的管件。例如,像端口 28的阻性端口是在由提供声阻的材料(例如,线或纤维屏)覆盖的声学室的壁中的小开口,其允许一些空气和声能穿过该室的壁。在图8的示例中,通过利用阻性屏覆盖间隔件30中的孔形成阻性端口 28,并且提供穿过壳体到环境的路径,其不会提供任何附加的声阻抗。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在一个方面,耳机包括电声换能器、围绕电声换能器的背侧以限定背腔的壳体、第一开口、以及穿过壳体的第二开口,每个开口将背腔耦合至壳体的外表面,以及附接至壳体的板,该板具有邻接壳体的外表面的底表面以及与该底表面相对的顶表面。该板包括由板内部的侧壁、在板的顶表面中的上孔以及在板的底表面中的下孔限定的出口腔,该下孔在尺寸上对应于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并且与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对准。在板的底表面中的通道开始于与穿过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准的点处并且终止于穿过出口腔的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孔处。该通道和壳体的外表面一起形成了从背腔至出口腔的反应端口,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形成了从背腔至出口腔的阻性声端口,并且出口腔将反应端口和阻性声端口耦合至自由空间而不引入附加的声阻抗。在一些示例中,防水屏被定位在板的顶表面上并且覆盖出口腔的上孔。一组耳机包括两个这样的耳机。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水屏可以是声透明的。防水屏可以具有小于10瑞利(MKS)的比声阻。防水屏可以被热熔至板的顶表面以围绕出口腔的上孔将屏密封至顶表面。防水屏可以包括涂有疏水涂层的聚酯织物。声阻屏可以在壳体的内表面上覆盖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并提供阻性端口的声阻。声阻屏可以是防水的。声阻屏可以具有260±15%瑞利(MKS)的比声阻。声阻屏可以被热熔至壳体的内表面以将该屏围绕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密封至内表面。该板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被结合至壳体。超声波焊接可以将板密封至壳体以防止声音和水在环境与穿过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开口之间传递。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可以具有第一面积的特征,并且形成进入出口腔的反应端口的通道的孔具有第二面积的特征,第一面积是第二面积的至少四倍。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可以在与出口腔的设置有形成反应端口的通道的孔的侧相对应的一侧中具有第一宽度,并且形成进入出口腔的反应端口的通道的孔可以是具有直径的大致半圆形,第一开口的宽度是孔的直径的大约两倍。出口腔的可以设置有形成反应端口的通道的孔的侧壁可以是第一侧壁,出口腔可以具有在与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平行的平面中的第一截面面积、第一宽度和在第一侧壁处的第一深度、以及在与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处的第二深度的特征,形成进入出口腔的反应端口的通道的孔可以具有第二面积的特征,第一宽度大于第一深度,第一深度大于第二深度,并且第一截面面积是第二面积的至少四倍。第二壳体可以围绕电声换能器的前侧以限定前腔,使得穿过第二壳体的第一开口将前腔耦合至壳体的外表面并且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二防水屏覆盖穿过第二壳体的第一开口。第三防水屏可以覆盖将前腔耦合至壳体的外表面的穿过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 ;穿过第二壳体的第一开口形成从前腔至自由空间的阻性声端口,并且穿过壳体的第二开口提供来自耳机的声输出。通常,在一个方面,组装包括电声换能器、壳体和板的耳机包括将壳体耦合至电声换能器的背侧以形成背腔,将板中的出口腔与从背腔至壳体的外表面而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对准,该出口腔由板内部的侧壁、板的顶表面中的上孔以及板的与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中的下孔限定,第一开口在尺寸上对应于出口腔的下孔,将穿过板的底表面的通道的第一端与从背腔至壳体的外表面而穿过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准,通道的第二端通向出口孔,将板向壳体挤压使得板的底表面上的导能部与壳体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向板施加超声波能量,使得导能部形成板与壳体之间的超声波焊接。防水屏可以被固定在板的顶表面上,覆盖出口腔的上孔。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水屏可以是声透明的。固定该屏可以包括将该屏热熔至板的顶表面以围绕出口腔的上孔将屏密封至顶表面。声阻屏可以被固定至壳体的内表面,覆盖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固定该屏可以包括将该屏热熔至壳体的内表面以将该屏围绕穿过壳体的第一开口密封至内表面。防水屏可以被固定在第二壳体中的孔上,并且第二壳体可以被耦合至电声换能器的第一侧以形成第一腔。各种优点包括简化具有平行的反应和阻性声端口的入耳式耳机的机械构造,并且为这种耳机提供防水以防止水通过那些和其它端口侵入。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入耳式耳机的概念性截面图。图2A示出了入耳式耳机的端口板的下侧透视图。图2B示出了图2A的入耳式耳机的端口板和外壳体的分解图。图3示出了图2A的端口板和屏的透视图。图4A示出了组装的图2B的端口板和外壳体的侧剖视图。图4B示出了图2B的外壳体和屏的下侧图。图5示出了图2A的端口板的剖开透视图。图6A-6C示出了组装的图2B的端口板和外壳体内的腔的平面、前视图和侧视图。图7示出了入耳式耳机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入耳式耳机的部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上讨论的示例中,反应端口通过形成耳机外壳的壳体的侧中的孔退出耳机,而阻性端口在单独的位置退出。以下讨论的改进涉及以不同方式形成端口,使得它们共享通向环境的开口。公开的构造通常使得组装更容易,并且其促进了提供保护耳机免受水通过端口的侵入的影响的附加特征。如图1所示,上壳体100通常围绕换能器102的背侧,形成背腔104。上壳体100在换能器上方具有两个开口 106和108。端口板110坐落在上壳体的顶上。端口板1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包括:电声换能器;壳体,围绕所述电声换能器的背侧以限定背腔,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每一个将所述背腔耦合至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以及被附接至所述壳体的板,所述板具有邻接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的底表面以及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的顶表面,其中所述板包括:由所述板内部的侧壁、在所述板的所述顶表面中的上孔、以及在所述板的所述底表面中的下孔限定的出口腔,所述下孔在尺寸上对应于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并且与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准,以及在所述板的所述底表面中的通道,所述通道开始于与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开口对准的点处并且终止于穿过所述出口腔的所述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孔处;其中:所述通道和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一起形成从所述背腔至所述出口腔的反应声端口,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从所述背腔至所述出口腔的阻性声端口,以及所述出口腔将所述反应声端口和所述阻性声端口耦合至自由空间而不引入附加的声阻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D·博伊尔K·D·加尼翁J·A·克努森W·泰斯K·J·温特
申请(专利权)人:伯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