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351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5:34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特性良好且组装操作简单的照明用光源,照明用光源(1)构成为,在基台(20)的上表面(22),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12)以各自的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平面配置,在这些半导体发光元件(12)的上方配置有由分散混入了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透光性光散射粒子而成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光散射部件(80),所述光散射部件(80)具有使所述各半导体发光元件(12)的主射出光的一部分向斜下方反射的反射面(81)。(*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特性良好且组装操作简单的照明用光源,照明用光源(1)构成为,在基台(20)的上表面(22),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12)以各自的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平面配置,在这些半导体发光元件(12)的上方配置有由分散混入了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透光性光散射粒子而成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光散射部件(80),所述光散射部件(80)具有使所述各半导体发光元件(12)的主射出光的一部分向斜下方反射的反射面(81)。【专利说明】照明用光源
本技术涉及利用了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照明用光源,尤其涉及配光特性的改良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白炽灯泡的替代品,利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灯泡型的照明用光源逐渐普及。这样的照明用光源将照射角狭窄的LED作为光源,所以与白炽灯泡相比,具有配光特性狭窄的课题。因此,如图43所示,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照明用光源1000中,采用如下构造:基台1001由第I基台部1002和第2基台部1003构成,该第2基台部1003从第I基台部100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以逆锥台状突出,在第I基台部1002的上表面配置有第1LED1004,在第2基台部1003的上表面配置有第2LED1005,将第2基台部1003从上方向第I基台部1002投影的情况下,在其投影域内存在第1LED1004的发光面,第2基台部1003的侧面成为光反射面1006。通过该构成,通过光反射面1006使第1LED1004的射出光向斜下方反射,对LED的狭窄的照射角进行补充,实现较良好的配光特性。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6946号公报技术的概要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照明用光源1000的情况下,第I基台部1002的上表面和第2基台部1003的上表面是LED的搭载面,必须在这2个搭载面上分别搭载LED1004、1005,所以与LED的搭载面仅为I个的情况相比,组装操作较为复杂。即,例如使用机器人来搭载LED的情况下,若将全部LED进行平面配置,则不需要高度方向的设置,但是如果存在2个高度不同的搭载面,则需要进行用于与各个高度对应的高度方向的设置,其结果,机器人操作复杂化或操作速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特性良好且组装操作简单的照明用光源。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照明用光源的特征在于,在基台的上表面,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在使各自的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平面配置,在这些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上方配置有光散射部件,该光散射部件由分散混入了平均粒径10 μ m以下的透光性光散射粒子而成的透光性材料构成,所述光散射部件具有使所述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主射出光的一部分向斜下方反射的第I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配置为环状,所述光散射部件的第I反射面以该第I反射面的反射光通过从侧方围绕所述基台的环状的区域的方式,与所述各半导体发光元件对置地形成为环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形状是以筒轴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正交的姿态配置的筒状,而且具有外径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变大的部分,该外径变大的部分的外周面是所述第I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I反射面的形状是向所述光散射部件的筒轴侧凹入的凹曲面形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上方配置有辅助光散射部件,该辅助光散射部件由分散混入了平均粒径10 μ m以下的透光性光散射粒子而成的透光性材料构成,所述辅助光散射部件具有使从所述光散射部件放出的光的一部分向斜下方反射的辅助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在上方不存在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位置,以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有辅助半导体发光元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在上方不存在所述光散射部件及所述辅助光散射部件的位置,以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有辅助半导体发光元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I反射面在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对置的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相反侧的面上且在俯视时位于形成有所述第I反射面的环状的区域内侧的区域,形成有使入射至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内部的光朝向围绕所述基台的侧方的环状的区域反射的第2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以与所述第I反射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相反侧的面设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成为所述第2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凹部是在所述基台侧具有顶部的大致圆锥形状,而且该凹部的锥面成为所述第2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锥面的形状是向所述凹部的圆锥轴侧凹入的凹曲面形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相反侧的面相对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平行或倾斜角度为3°以内。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反射面,设有使入射至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内部的光朝向围绕所述基台的侧方的环状的区域反射的反射膜。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光散射部件上,在俯视时与所述第I反射面重合的区域形成有环状的光射出面,并且在与所述光射出面对置的区域形成有向围绕所述基台的侧方的环状的区域反射的环状的第3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I反射面在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对置的面上形成为环状,并且,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形状是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筒状,而且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内周面成为使入射至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内部的光朝向围绕所述基台的侧方的环状的区域反射的第2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以与所述第I反射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反射面形成于在俯视时位于形成有所述第I反射面的环状的区域内侧的区域。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形状是外径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变大的圆筒状,所述光散射部件的外周面是所述第I反射面。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贯通孔是直径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变大的圆柱状。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相反侧的面以从内周缘朝向外周缘逐渐离开所述基台的上表面的方式倾斜。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所述基台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内配置着用于使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点灯的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该照明用光源具备覆盖所述光散射部件的上方的球形罩,该球形罩为:向所述斜下方反射的光所到达的区域与此外的区域相比光扩散性较闻。在上述照明用光源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球形罩的内周面,在向所述斜下方反射的光所到达的区域形成有多个凹陷,在各个凹陷的内表面进一步形成有凹陷。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照明用光源是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平面配置于基台的上表面的构成,所以容易将半导体发光元件向基台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在基台的上表面,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各自的主射出方向朝向上方的状态被平面配置,在这些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上方配置有光散射部件,该光散射部件由分散混入了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透光性光散射粒子而成的透光性材料构成,所述光散射部件具有使所述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主射出光的一部分向斜下方反射的第1反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锅由雄甲斐诚冈崎亨小林寿藏松林容子高桥健治中村康一堀内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