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92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浅回旋体的吸盘,设置在吸盘下方的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上表面用于抛光浅回旋体的柔性的抛光件,位于所述吸盘下方并用于承载所述气囊的转盘,位于所述转盘下方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由于采用气囊式柔性抛光,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浅回旋体,无需制作装夹模具,降低成本,柔性抛光同时能够使抛光更加充分、均匀、彻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浅回旋体的吸盘,设置在吸盘下方的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上表面用于抛光浅回旋体的柔性的抛光件,位于所述吸盘下方并用于承载所述气囊的转盘,位于所述转盘下方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由于采用气囊式柔性抛光,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浅回旋体,无需制作装夹模具,降低成本,柔性抛光同时能够使抛光更加充分、均匀、彻底。【专利说明】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
技术介绍
所谓的浅回旋体即为圆盘状的物体。目前很多厂对浅回旋体抛光还是采用手工抛光的方式。即使使用抛光机,也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抛光机。目前市面上不管是采用手工抛光还是采用机器抛光都需要根据产品形状尺寸的不同制作相对应的装夹模具,最终导致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目的在于使抛光机构无需装夹模具便能抛光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浅回旋体,降低加工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包括用于吸附浅回旋体的吸盘,设置在吸盘下方的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上表面用于抛光浅回旋体的柔性的抛光件,位于所述吸盘下方并用于承载所述气囊的转盘,位于所述转盘下方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吸盘上具有一盘柄,所述盘柄和用于控制所述吸盘移动的机械手连接。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转盘上具有容纳所述气囊的凹槽,所述气囊放置在所述凹槽内。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气囊上具有用于进气或排气的气孔。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气孔上连接有气管,所述转盘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气管穿过的管孔,所述气管穿过所述管孔。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转盘的周沿上端面设置有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粉粒物四溅的挡板。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供粉粒物甩出的卸尘口。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卸尘口的底壁自内而外向下倾斜。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卸尘口具有两个,两个卸尘口关于所述转盘的中心对称。上述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中,所述电机为转速可控的伺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在所述转盘底部的中心。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由于采用气囊式柔性抛光,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浅回旋体,无需制作装夹模具,降低成本,柔性抛光同时能够使抛光更加充分、均匀、彻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抛光机构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抛光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浅回旋体100的自动抛光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吸盘200、气囊300、抛光件(图中未示出)、转盘40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吸盘200上具有一盘柄210,所述盘柄210和相应的机械手连接,吸盘200通过机械手的控制来移动用于吸附浅回旋体100。所述气囊300设置在所述吸盘200下方,所述抛光件为柔性的抛光件并设置在所述气囊300的上表面用于抛光浅回旋体100。所述转盘400上具有容纳所述气囊300的凹槽以便于转盘400承载所述气囊300,气囊300放置在凹槽内。所述电机位于所述转盘400下方用于带动转盘400转动,所述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便于控制转速,参阅图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510固连在所述转盘400底部的中心。当需要对浅回旋体100抛光加工时,主要是针对中小金属浅回旋体100或者强度适中的非金属浅回旋体100的抛光,浅回旋体100通过自动上料的方式自动排列好之后,控制机械手移动所述吸盘200吸附需加工的浅回旋体100并压向气囊300表面,也就是抛光件,并保证浅回旋体100的中心与转盘400中心对齐。由于气囊300式柔性的,在浅回旋体100的压力下会使得抛光件的表面紧贴产品的外形,随着气囊300跟转盘400的一起转动实现对浅回旋体100的有效抛光。转盘400使用伺服电机带动,可根据需要改变旋转速度。参阅图1或图2,所述气囊300上具有用于进气或排气的气孔。所述气孔上连接有气管,所述转盘400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气管穿过的管孔310,所述气管穿过所述管孔310。这样就可以通过气管对气囊300里的气体进行输入或输出,调节气囊300的体积,以适应不同形状大小的浅回旋体100,省去了制作相适应的装夹模具,节省大量人力、物理,简单且实用。所述转盘400的周沿上端面设置有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粉粒物四溅的挡板(图中未示出)。参阅图1,所述转盘400上设置有供粉粒物甩出的卸尘口 410。这样抛光时产生的粉粒就不会到处溅射,同时不会在转盘400上堆积。所述卸尘口 410具有两个,两个卸尘口410关于所述转盘400的中心对称,所述卸尘口 410的底壁自内而外向下倾斜,以便于粉粒物的滑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浅回旋体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附浅回旋体的吸盘,设置在吸盘下方的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上表面用于抛光浅回旋体的柔性的抛光件,位于所述吸盘下方并用于承载所述气囊的转盘,连接在所述转盘下方用于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上具有一盘柄,所述盘柄和用于控制所述吸盘移动的机械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具有容纳所述气囊的凹槽,所述气囊放置在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具有用于进气或排气的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上连接有气管,所述转盘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气管穿过的管孔,所述气管穿过所述管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周沿上端面设置有防止抛光时产生的粉粒物四溅的挡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供粉粒物甩出的卸尘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尘口的底壁自内而外向下倾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尘口具有两个,两个卸尘口关于所述转盘的中心对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转速可控的伺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在所述转盘底部的中心。【文档编号】B24B29/04GK203566468SQ201320594880【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专利技术者】梁国栋, 宋丽娟, 徐艺, 黄文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栋宋丽娟徐艺黄文汉朱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