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35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开了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它包括主轴,主轴的后端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方滑枕,主轴的前端通过安装排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刀杆,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由此在进行箱体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设置的镗头在不改变箱体与主轴相对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两孔一次性加工,由此满足了能够两孔一次性加工并在机床上加工的同时测量孔径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公开了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它包括主轴,主轴的后端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方滑枕,主轴的前端通过安装排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刀杆,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由此在进行箱体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设置的镗头在不改变箱体与主轴相对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两孔一次性加工,由此满足了能够两孔一次性加工并在机床上加工的同时测量孔径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专利说明】 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的零部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机械加工大孔过程中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镗床加工高精密度的箱体时,实现了在线测量技术。但是在加工箱体的过程中,因两台阶孔同轴度达0.03,对于这样的精度来说,采用传统的加工技术,如采用两次装夹、调头加工的技术,很难保证同轴度,因此也就使同轴度达不到所需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两孔一次性加工并在机床加工的同时进行孔径测量,提高加工精度的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包括主轴,主轴的后端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方滑枕,主轴的前端通过安装排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刀杆,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安装排与主轴的连接端设置有预留测量孔。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刀杆一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的安装位,镗头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由此在进行箱体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设置的镗头在不改变箱体与主轴相对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两孔一次性加工,由此满足了能够两孔一次性加工并在机床上加工的同时测量孔径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的加工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包括主轴1,主轴I的后端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方滑枕2,主轴I的前端通过安装排7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刀杆3,刀杆3 —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4的安装位,镗头4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也就是说镗头4既可以安装在刀杆3 —端的前端面上,也可以安装在刀杆3 一端的后端面上,更可以同时安装在刀杆3 —端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5,能够起到配重作用。进一步的本技术中安装排7与主轴I的连接端设置有预留测量孔6。使用时,待加工工件利用工作台夹持并定位,采用悬伸镗削,利用机床方滑枕的刚度推坐标镗削,保证其位置精度达±0.036,同轴度达0.03,圆柱度达0.025,利用自身机床坐标与箱体零件坐标,建立统一坐标系,利用镗头预留测量孔,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利用精键头预留调节量调节键刀尺寸加工时切削速度v=10-20米/分,s=0.05-0.15毫米/转,t=0.01-0.15毫米。铸件冷却液采用煤油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主轴(I)的后端连接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方滑枕(2),所述主轴(I)的前端通过安装排(7)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刀杆(3),刀杆(3) —端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镗头(4)的安装位,镗头(4)选择的安装在前端面和/或后端面上,所述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孔径箱体的加工及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排(7)与主轴(I)的连接端设置有预留测量孔(6)。【文档编号】B23B47/00GK203565903SQ201320691674【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专利技术者】包宗伟, 张建红 申请人:江苏齐航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宗伟张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齐航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