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注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941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注塑成型方法,其主要是将塑胶注塑模具与橡胶注塑模具都安装在注塑机的旋转台上,然后在塑胶注塑模具中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即利用其中一注塑装置向塑胶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填充塑胶原料而形成一半成品;接着借助旋转台的转动,使得塑胶注塑模具的公模连同其上的半成品与橡胶注塑模具的公模交换位置;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利用注塑橡胶原料用的注塑装置向半成品所在的模具型腔内注入橡胶原料,从而形成一成品,同时在另一模具型腔内还进行着第一次注塑成型而形成一半成品;取出成品,再重复上述动作,这样连续生产,不但可以提高产品产能及良率,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种采用多料结合方式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娱乐与商务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用的笔记本电脑包括有具显示屏的上盖件及由主机和键盘构成的下盖件,上盖件与下盖件的一端是以转轴固定,这样就能够将上盖件掀起适当角度进行操作,而上盖件与下盖件的另一端则是通过一个设置在下盖件上的公卡锁和一个设置在上盖件上的母卡锁的相互配合而达到电脑闭合的状态,即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带有显示屏的上盖件闭合于下盖件上。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除了会采用镁合金材料进行制作之外,一般常见的还是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目前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上盖件与下盖件仅是通过一对公母卡锁来达到闭合状态,且因制造精度的限制,上、下盖件的闭合面很难达到极高的平整度,从而使得在上、下盖件之间会存在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将导致的结果是即便电脑外壳一直处于闭合状态,还是会受到灰尘、水汽等不良物质的侵入,这种状况的长期发生,将直接影响到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当使用者将笔记本电脑带入工作环境恶劣的场所中时,这种问题便会更加严重、突出。针对目前存在的这种问题,业界人士曾试图将一橡胶薄膜利用人工组装的方式组装在笔记本电脑外壳的上、下盖件之间,即将橡胶薄膜粘贴在该上盖件或下盖件的表面上,当上、下盖件闭合后,两者之间的间隙可以缩小或消失。但由于采用的是人工组装的方式,对于橡胶薄膜与电脑外壳之间的定位不会很准确,还是容易产生间隙的问题,而且人工组装的制造工序繁杂、产品的产能低,及不良率高。再者,因笔记本电脑外壳与橡胶薄膜的材质不同,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有可能会使得橡胶薄膜从笔记本电脑外壳上脱落,不但影响其外壳的美观,还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正常使用。因此,仍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克服目前产品制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可以简化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工序,提高笔记本电脑外壳的产能及良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主要包括有如下步骤(1)提供一具有至少两个注塑装置及一个旋转台的注塑机,其中一个注塑装置是用来注塑塑胶原料,另一个注塑装置是用来注塑橡胶原料;(2)提供至少一组塑胶注塑模具,并将该塑胶注塑模具安装至注塑机的旋转台上,其具有母模、公模及形成于两模之间的型腔;(3)提供至少一组橡胶注塑模具,并将该橡胶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旋转台上,其具有母模、公模及形成于两模之间的型腔;(4)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利用其中一注塑装置向塑胶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填充塑胶原料而形成至少一个半成品;(5)旋转台转动,塑胶注塑模具的公模连同其上的半成品将会与橡胶注塑模具的公模交换位置,但是两注塑模具的母模位置及两个注塑料管装置的位置则均不变;(6)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利用注塑橡胶原料用的注塑装置向半成品所在的模具型腔内注入橡胶原料,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成品;利用注塑塑胶原料用的注塑装置向另一模具型腔内注入塑胶原料,将形成至少一个半成品;及(7)开模,取出位于两个模具型腔内的成品。当将上述成品取出后,还可以重复进行步骤(5)至(7),如此连续生产,可以使得产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在上述步骤(4)中形成的半成品是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在上述步骤(5)中,旋转台转动后,只有两个注塑模具的公模位置互换,而两个母模位置及两个注塑料管装置的位置不会改变。在上述步骤(6)中将有一个橡胶层一体成型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上,从而形成一个成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两次注塑成型将橡胶层直接成型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上,从而形成了一体式的结构,这样可以简化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制作工序并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方法还可以连续大量生产,提高笔记本电脑的产能及良率。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用来制作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注塑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用来制作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橡胶注塑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注塑机旋转台的示意图,两组注塑模具的两公模均安装于其上。图3A与图3B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方法制作而成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半成品及其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A至图3B所示,本专利技术笔记本电脑外壳10的主要制作方法如下(1)首先提供一配备有两个注塑装置(即注塑料管A与B)及旋转台C的注塑机,其中第一个注塑装置(注塑料管A)是用来注塑塑胶原料,第二个注塑装置(注塑料管B)是用来注塑橡胶原料。(2)提供一组塑胶注塑模具20,其分为母模21与公模22,将该组塑胶注塑模具20安装至注塑机的旋转台C上,且其母模21安装至第一支注塑料管A下方,公模22位于母模21下方,且公模22与母模21之间形成了模具型腔23,第一支注塑料管A可以向该模具型腔23中注入塑胶原料。(3)提供一组橡胶注塑模具30,其也具有母模31与公模32,并且也是安装在注塑机的旋转台C上,且其母模31安装至第二支注塑料管B下方,公模32位于母模31下方,且公模32与母模31之间形成了模具型腔33,第二支注塑料管B可以向该模具型腔33中注入橡胶原料。将上述步骤完成之后,便也完成了模具架设的工作,此时注塑机上主要具有两组模具20与30、两支注塑料管A、B及一个旋转台C,接着可以进行下面的步骤(4)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利用第一支注塑料管A向塑胶注塑模具20的型腔23内注入塑胶原料,便形成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即半成品11。详细的过程是第一支注塑料管A将借助液压驱动使其喷嘴顶住塑胶注塑模具20的入料口,再将注塑料管内的塑胶原料注塑至模具内(注塑料管内的原料种类、多寡与时间压力可随产品的大小与客户要求而改变),然后将第一支注塑料管A的喷嘴与模具20入料口分离,待冷却时间终了,形成塑胶本体,此时便可开模。(5)旋转台转动180度,塑胶注塑模具20的公模22连同其上的半成品11与橡胶注塑模具30的公模32将会受其牵引而一起转动并交换位置,但是两注塑模具的母模位置及两支注塑料管A与B的位置则均不会改变。模具调换后的结果是附着有半成品11的公模22是位于橡胶注塑模具30的母模31及第二支注塑料管B的下方,而原橡胶注塑模具30的公模32是位于原塑胶注塑模具20的母模21及第一支注塑料管A的下方。(6)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利用第二支注塑料管B向上述半成品11所在的模具型腔内注入橡胶原料,从而在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上形成一个橡胶层12,即成品,该笔记本电脑外壳是呈一体式的结构,这种结合方式又称多料结合方式。因第二次注塑成型的动作原理与第一次注塑成型的动作原理相似,此处就不再对此作详细描述。与该动作同时进行的还有,第一支注塑料管A亦正在向原橡胶注塑模具30的公模32与原塑胶注塑模具20的母模21所形成的完全空置的型腔内注入塑胶原料,从而又形成一个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塑胶本体(即半成品),即完成了第一次注塑成型。(7)第二次注塑成型完成之后,进行开模,借助注塑机上的顶针(未图示)将在第二次注塑成型中形成的成品顶出,再借助机械手将其取出。在上述步骤(6)进行的过程中,不但会形成一个成品(在其中一模具型腔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而成),还会形成又一个半成品(在另一模具型腔中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注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成型方法主要包括有如下步骤:(1)提供一具有至少两个注塑装置及一个旋转台的注塑机,其中一个注塑装置是用来注塑塑胶原料,另一个注塑装置是用来注塑橡胶原料;(2)提供至少一组塑 胶注塑模具,并将该塑胶注塑模具安装至注塑机的旋转台上,其具有母模、公模及形成于两模之间的型腔;(3)提供至少一组橡胶注塑模具,并将该橡胶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旋转台上,其具有母模、公模及形成于两模之间的型腔;(4)进行第一次 注塑成型,利用其中一注塑装置向塑胶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填充塑胶原料而形成至少一个半成品;(5)旋转台转动,塑胶注塑模具的公模连同其上的半成品将会与橡胶注塑模具的公模交换位置;(6)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利用注塑橡胶原料用的注塑装置 向半成品所在的模具型腔内注入橡胶原料,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成品;利用注塑塑胶原料用的注塑装置向另一模具型腔内注入塑胶原料,将形成至少一个半成品;及(7)开模,取出位于两个模具型腔内的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善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