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318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11:48
一种手机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弹性壁,第一弹性壁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轴套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弹性壁,第二弹性壁设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收容于第一凹槽内,第二轴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弹性壁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三支架具有第三弹性壁,第三弹性壁设有第三轴套,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收容于第二凹槽内,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二挡块,第三弹性壁上开设有第二收容槽。将手机置于手机支撑架上,用户不需要通过双手握持手机就可以以合适的视角观看手机屏幕,提高了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合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支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支撑架。
技术介绍
手机又被称作移动电话,是可以在较方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的手机已经由传统的非智能手机逐步向智能手机方向发展,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通常人们都通过手持手机来观看影视娱乐节目,一旦观看的时间过长,握持手机的手会产生疲劳,进而导致手酸痛等现象的发生。而如果将手机放置于平整的桌面上,由于手机一般设置成平板状,手机屏幕与桌面成平行的角度,这样又会使手机屏幕与人眼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视角,影响了观看影视娱乐节目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用户观看手机屏幕舒适度的手机支撑架。一种手机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弹性壁,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轴套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弹性壁,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弹性壁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三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三支架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三弹性壁,两个所述第三弹性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三轴套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三轴套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三轴套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三弹性壁上开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弹性壁可相抵持;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弹性壁可相抵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均为一体成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均为塑料件。将手机支撑架放置于桌面上,使第一支架绕第二支架转动,直到第一挡块与第二弹性壁相互抵持为止,此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均与桌面接触。接着使第三支架绕第二支架转动,直到第二挡块与第二弹性壁相互抵持为止,此时第二支架与桌面形成一夹角。最后,便可将手机的一端置于第二支架的第一收容槽内,手机的另一端置于第三支架的第二收容槽内,手机的屏幕便与桌面形成一个夹角。将手机置于手机支撑架上,用户不需要通过双手握持手机就可以以合适的视角观看手机屏幕,提高了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合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手机支撑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手机支撑架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手机支撑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手机支撑架10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手机支撑架10另一状态的示意图。手机支撑架10包括: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请同时参阅图3,其为图1所示的手机支撑架10的分解图。第一支架100为“n”字形框架结构,第一支架100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弹性壁110,两个第一弹性壁110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套120。第一轴套120为圆柱体,两个第一轴套120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一轴套120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22,第一凹槽122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轴套120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挡块130。第二支架200为“n”字形框架结构,第二支架200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弹性壁210,两个第二弹性壁210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轴套220。第二轴套220为圆柱体,两个第二轴套220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二轴套220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222,第一转轴222为圆柱体,两个第一转轴222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第一凹槽122内。两个第二轴套220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224,第二凹槽224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弹性壁210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212。第三支架300为“n”字形框架结构,第三支架300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三弹性壁310,两个第三弹性壁310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三轴套320。第三轴套320为圆柱体,两个第三轴套320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三轴套320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转轴322,第二转轴322为圆柱体,两个第二转轴322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第二凹槽224内。第三轴套320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挡块330,第三弹性壁310上开设有第二收容槽312。第一支架100与第二支架200相对转动,第一挡块130与第二弹性壁210可相抵持。第三支架300与第二支架200相对转动,第二挡块330与第二弹性壁210可相抵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均为一体成形。需要进一步于说明的是,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为塑料件,由于塑料件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弹性伸缩,第一轴套120、第二轴套220及第三轴套320依次旋转连接。请再次参阅图2,将手机支撑架10放置于桌面上,使第一支架100绕第二支架200转动,直到第一挡块130与第二弹性壁210相互抵持为止,此时第一支架100及第二支架200均与桌面接触。接着使第三支架300绕第二支架200转动,直到第二挡块330与第二弹性壁210相互抵持为止,此时第二支架200与桌面形成一夹角。最后,便可将手机的一端置于第二支架200的第一收容槽212内,手机的另一端置于第三支架300的第二收容槽312内,手机的屏幕便与桌面形成一个夹角。将手机置于手机支撑架10上,用户不需要通过双手握持手机就可以以合适的视角观看手机屏幕,提高了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合适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机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弹性壁,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一轴套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轴套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弹性壁,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壁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体,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转动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个所述第二轴套相背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弹性壁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三支架,为“n”字形框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柯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