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522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干鸡粪100-120、蓖麻粕壳40-45、花生壳10-12、棉籽壳30-34、木糖醇渣20-24、蓖麻粕10-12、苹果渣30-34、沼渣20-23、草炭20-23、贝壳粉10-12、尿素50-55、硫酸钾30-34、氯化铵24-28、硫酸锌12-14、钼酸铵6-8、硝酸铈铵2-3、EM菌剂3-4、包膜剂4-6、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安全无公害,实现了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和速效无机肥的有效结合,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同时还加入了草炭与贝壳粉,起到改善土壤、缓释肥效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肥期、降低肥料的施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植物的质量安全,减少化学肥料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干鸡粪100-120、蓖麻粕壳40-45、花生壳10-12、棉籽壳30-34、木糖醇渣20-24、蓖麻粕10-12、苹果渣30-34、沼渣20-23、草炭20-23、贝壳粉10-12、尿素50-55、硫酸钾30-34、氯化铵24-28、硫酸锌12-14、钼酸铵6-8、硝酸铈铵2-3、EM菌剂3-4、包膜剂4-6、水适量;本专利技术的肥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安全无公害,实现了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和速效无机肥的有效结合,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同时还加入了草炭与贝壳粉,起到改善土壤、缓释肥效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肥期、降低肥料的施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植物的质量安全,减少化学肥料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从古至今,农业在我国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农作物的生长中肥料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国也是肥料的使用大国。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化肥,化肥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而使用的品种多为单元氮素肥料,而使用含磷、钾要素的多元肥料比较少,导致土壤化板结,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弱等现象,不仅浪费了肥料,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一直提倡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肥料的利用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本专利技术的肥料,采用有机与无机的双效结合,从原料的选材到制备方法都科学严谨,使得制得的肥料可以使肥料的养分达到长效与高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肥料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干鸡粪100-120、蓖麻柏壳40-45、花生壳10_12、棉籽壳30-34、木糖醇渣20-24、蓖麻柏10-12、苹果渣30-34、沼渣20-23、草炭20-23、贝壳粉10-12、尿素50-55、硫酸钾30-34、氯化铵24-28、硫酸锌12-14、钥酸铵6_8、硝酸铈铵2-3、EM菌剂3-4、包膜剂4-6、水适量;所述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50-60、丙烯酸乙酯20-30、氯化石蜡20-22、`交联剂TAC1-2、纳米碳0.1-0.2、麦饭石粉1_2、新戊二醇3_4 ;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I)将蓖麻柏壳、花生壳、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适量水中浸泡20-24小时,与干鸡粪混合均匀后,接入EM菌剂,搅拌均匀,常温下进行有氧发酵15-20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2)将草炭加入适量水研磨成浆,加入贝壳粉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浆,备用;(3)将木糖醇渣、蓖麻柏、苹果渣、沼渣与步骤2的混合浆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I的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15-20天,期间每隔5-6天翻堆一次,发酵完成后,烘干,制成颗粒,备用;(4)将尿素、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锌加热至融化,钥酸铵、硝酸铈铵加入适量温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与包膜剂一起加入上述融化物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干燥粉,备用;(5)将步骤3的颗粒与步骤4的干燥粉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安全无公害,实现了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和速效无机肥的有效结合,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同时还加入了草炭与贝壳粉,起到改善土壤、缓释肥效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肥期、降低肥料的施用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植物的质量安全,减少化学肥料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干鸡粪110、蓖麻柏壳43、花生壳11、棉籽壳32、木糖醇渣22、蓖麻柏11、苹果渣32、沼渣22、草炭21、贝壳粉11、尿素53、硫酸钾32、氯化铵25、硫酸锌13、钥酸铵7、硝酸铈铵2、EM菌剂4、包膜剂5、水适量;所述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55、丙烯酸乙酯25、氯化石蜡21、交联剂TAC1、纳米碳0.2、麦饭石粉1、新戊二醇3 ;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肥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I)将蓖麻柏壳、花生壳、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适量水中浸泡22小时,与干鸡粪混合均匀后,接入EM菌剂,搅拌均匀,常温下进行有氧发酵18天,期间每隔5天翻堆一次;(2)将草炭加入适量水研磨成浆,加入贝壳粉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浆,备用;(3)将木糖醇渣、蓖麻柏、苹果渣、沼渣与步骤2的混合浆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I的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18天,期间每隔6天翻堆一次,发酵完成后,供干,制成颗粒,备用;`(4)将尿素、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锌加热至融化,钥酸铵、硝酸铈铵加入适量温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与包膜剂一起加入上述融化物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干燥粉,备用;(5)将步骤3的颗粒与步骤4的干燥粉混合均匀,即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实施人将具有同等肥力的小麦的田地平均分为6块,其中3块施加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另外3块使用同等分量的普通肥料,取其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干鸡粪100-120、蓖麻柏壳40-45、花生壳10-12、棉籽壳30-34、木糖醇渣20-24、蓖麻柏10-12、苹果渣30-34、沼渣20-23、草炭20-23、贝壳粉10-12、尿素50-55、硫酸钾30-34、氯化铵24-28、硫酸锌12-14、钥酸铵6-8、硝酸铈铵2-3、EM菌剂3_4、包膜剂4_6、水适量; 所述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50-60、丙烯酸乙酯20-30、氯化石腊20-22、交联剂TAC1-2、纳米碳0.1-0.2、麦饭石粉1-2、新戍二醇3_4 ;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O将蓖麻柏壳、花生壳、棉籽壳粉碎成渣后加入适量水中浸泡20-24小时,与干鸡粪混合均匀后,接入EM菌剂,搅拌均匀,常温下进行有氧发酵15-20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 (2)将草炭加入适量水研磨成浆,加入贝壳粉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浆,备用; (3)将木糖醇渣、蓖麻柏、苹果渣、沼渣与步骤2的混合浆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I的发酵物料中,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15-20天,期间每隔5-6天翻堆一次,发酵完成后,供干,制成颗粒,备用; (4)将尿素、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锌加热至融化,钥酸铵、硝酸铈铵加入适量温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与包膜剂一起加入上述融化物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干燥粉,备用; (5)将步骤3的 颗粒与步骤4的干燥粉混合均匀,即可。【文档编号】C05G3/00GK103755464SQ201310718623【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专利技术者】董良清 申请人: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清
申请(专利权)人: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