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优质蓖麻杂交育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7905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30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产优质蓖麻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定制育种目标,针对贵州山多、地瘠、季节性干旱生态环境特点,选择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株GZ-01为父本;B、亲本的选育,其母本YD02从印度引进,父本为连续8年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早熟类型株植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GZ-01为父本进行测配,以GZ-01为父本,与从国外引进油蓖麻雌性系YD02为母本,试配了21个蓖麻组合进行测定,选定了其中表现最好的组合,定名贵蓖1号,经试验:贵蓖1号、引进品种和当地品种产量分别为376kg/667㎡、236kg/667㎡和107kg/667㎡,贵蓖1号比引进品种和本地品种增产达59.32%和251.40%,且三者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以下步骤:A、定制育种目标,针对贵州山多、地瘠、季节性干旱生态环境特点,选择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株GZ-01为父本;B、亲本的选育,其母本YD02从印度引进,父本为连续8年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早熟类型株植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GZ-01为父本进行测配,以GZ-01为父本,与从国外引进油蓖麻雌性系YD02为母本,试配了21个蓖麻组合进行测定,选定了其中表现最好的组合,定名贵蓖1号,经试验:贵蓖1号、引进品种和当地品种产量分别为376kg/667㎡、236kg/667㎡和107kg/667㎡,贵蓖1号比引进品种和本地品种增产达59.32%和251.40%,且三者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专利说明】—种局产优质蓖麻杂交育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蓖麻育种
,具体地说是,利用该方法可培育出适宜贵州及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多抗蓖麻优良品种。
技术介绍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其利用范围涉及能源、环境、医药、化工等领域,利用价值极高。蓖麻喜温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是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的先锋作物,种植蓖麻是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贵州具有适合蓖麻生长的自然环境,但长期缺乏优良品种,蓖麻产量不高,发展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制育种目标,针对贵州山多、地瘠、季节性干旱生态环境特点,选择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株,选育经过:从2001年开始连续8年对野生宿生的蓖麻早熟类型、植株相对较矮、果穗大、穗果数多、株型紧凑的单株进行套袋自交,再进行筛选、纯化,在80多份材料中,发现有几个单株性状表现一致,抗旱和抗病性(枯萎病)宿生性较好,主穗套袋后,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父本GZ-01,其特征特性主要表现在该材料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抗枯萎病能力强,在自然条件下枯萎病发病率为0.6%以下,大田基本不倒伏,茎直立,无毛紫红色,分枝多,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果穗宝塔型,单株成穗10 —12个,穗长20—30 cm,有效穗长6—26cm,蒴果有刺,着生密集,蒴果长椭圆体,种子平均百粒重25g,出仁率72%,种籽含油率48.21% ;` B、亲本的选育,其母本YD02从印度引进,父本为连续8年对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早熟类型株植株相对较矮、果穗大、穗果数多、株型紧凑的单株进行套袋自交、再进行筛选、纯化,在80多份材料中,选择几个单株性状表现一致,抗旱和抗病性(枯萎病)宿生性较好,主穗套袋后,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GZ-Ol为父本进行测配,首先选择母本生长正植株拔去雄穗,雌穗开花前用羊皮纸袋套牢,以免接收外部的花粉,待花粉基本开花后,用父本GZ-Ol的花粉给母本授粉,授粉时动作要快同时取下纸袋,授粉后套上纸袋,挂上标签系牢后,每个测配组合(包括母本和父本)作十株,收获时按测配组合收获并晒干; C、组合选配 以GZ-Ol为父本,从印度引进的YD02为母本,试配了 21个蓖麻组合,进行测定,选定了其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依照当年株系编号,定为贵蓖I号。该株系主要特点是株形较直立、果穗塔型、果穗多,蒴果着生密、高产、抗病,与引进的国内其他蓖麻品种相比,贵蓖I号表现分枝多、成穗多,有效穗长、蒴果着生密、高产、抗病。次年起在扩大隔离繁殖的同时开始了品质比较试验、栽培试验和多点试验经I年的多点试验和2年的示范,定名贵蓖I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品种比较试验于2010年在贵州省清镇市进行,小区随机排列,田间调查项目: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穗数。室内考察项目:果穗长度,百粒重。试验田总面积1090 m2,轻壤土,冬闲地,前茬作物为玉米。( I)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计3个,分别为贵蓖I号、引进品种YD02及本地品种A003,以本地种为对昭.>、、、?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5 Hl2,4行区,行长9m,行距1.25m,株距0.8m,密度保持在667株/667 Hf,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试验于4月I日播种,播种前覆盖地膜,播种后地面喷施乙草胺,用量为50ml/667 m2。田间管理依照当地管理习惯进行,同一项管理措施在两Id内完成。2、结果与分析 (O新品系贵蓖I号亲本 来源与组合选配 a、母本 母本YD02从印度引进。其植株生长势强,节密,节间短,中熟,株高2m左右。茎直立,无毛,呈紫色,叶色深绿,茎和叶披有蜡粉。分枝4一6个。单叶互生,具长柄,柄端具腺体;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齿端具腺体,下面具白粉。果穗宝塔型,单株成穗6—9个,总穗长48cm左右,有效穗长40—5Icm,无效穗短,蒴果有刺,着生密集,种子椭圆型,灰褐色,平均百粒重52g,出仁率76%,种籽含油率51.6% ; b、父本 父本为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株,选育经过:从2001年开始连续8年对野生宿生的蓖麻早熟类型、植株相对较矮、果穗大、穗果数多、株型紧凑的单株进行套袋自交。再进行筛选、纯化,在80多份材料中,发现有几个单株性状表现一致,抗旱和抗病性(枯萎病)宿生性较好,主穗套袋后,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父本GZ-01,其特征特性主要表现在该材料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抗枯萎病能力强,在自然条件下枯萎病发病率为0.6%以下,大田基本不倒伏,茎直立,无毛紫红色,分枝多,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果穗宝塔型,单株成穗10 —12个,穗长20— 30cm,有效穗长6 — 26cm,蒴果有刺,着生密集,蒴果长椭圆体,种子平均百粒重28g,出仁率73%,种籽含油率52.26% ; C、组合选配 以GZ-Ol为父本,与从印度引进高油蓖麻雌性系YD02为母本,试配了 21个蓖麻组合,2008年进行测定,选定了其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依照当年株系编号,定为GZ-Ol ;该株系主要特点是株形较直立、果穗塔型、果穗多,蒴果着生密、高产、抗病。与引进的国内其他蓖麻品种相比,GZ-OI表现分枝多、成穗多,有效穗长、蒴果着生密、高产、抗病;从2009年起在扩大隔离繁殖的同时开始了品比试验、栽培试验和全省多点试验经I年的多点试验和2年的示范,2010年定名贵蓖I号。(2)新品系贵蓖I号与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a、物候期比较 对品种比较试验的物候期结果进行整理,见表1。表1各品种物候期调查结果表【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制育种目标,针对贵州省山多、地瘠、季节性干旱生态环境特点,选择贵州省清镇市高温高湿地区野生宿生蓖麻株,选育经过:从2001年开始连续8年对野生宿生的蓖麻早熟类型、植株相对较矮、果穗大、穗果数多、株型紧凑的单株进行套袋自交,再进行筛选、纯化,在80多份材料中,发现有几个单株性状表现一致,抗旱和抗病性宿生性较好,主穗套袋后,所得种子加代繁育得到父本GZ-01,其特征特性主要表现在该材料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抗枯萎病能力强,在自然条件下枯萎病发病率为0.6%以下,大田基本不倒伏,茎直立,无毛紫红色,分枝多,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果穗宝塔型,单株成穗10 —12个,穗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昌琴路言志朱国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昌源蓖麻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