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403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1 08:29
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柱形槽,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相配合的柱形凸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柱形槽,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相配合的柱形凸起;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个本体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电缆管道的灵活固定,其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及成本低的特点。【专利说明】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是电缆的辅助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一般首先置于电缆管道内,再将管道排列后埋于地下或者装置于墙壁上。为了实现管道之间的整齐排布以便于管理,管道一般需要捆扎一起,现有管道的捆扎通过捆扎带或者固定架实现,其缺点是捆扎带捆扎时较为繁琐,固定架一般为一体结构,其制作成本较高,并且对管道的固定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电缆管道的布置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柱形槽,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相配合的柱形凸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本体的上表面具有立柱,本体的下表面具有与立柱相配合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个本体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电缆管道的灵活固定,其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及成本低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包括包括本体I,所述本体I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2 ;所述本体I的一侧具有柱形槽3,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3相配合的柱形凸起5。本体I的上表面具有立柱4,本体I的下表面具有与立柱4相配合的凹槽6。本技术工作时,根据电缆管道的数目,将多个本体I组合在一起,使得半圆形凹槽2之间形成夹持电缆管道的夹持孔7,本体I之间通过柱形凸起5与柱形槽3相配合、立柱4与凹槽6相配合进行固定。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柱形槽,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相配合的柱形凸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具有立柱,本体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立柱相配合的凹槽。【文档编号】H02G9/00GK203553818SQ201320613302【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阙其奇 申请人:无锡市神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敷设管道的连接头,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方形块状结构,其具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本体的一侧具有柱形槽,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柱形槽相配合的柱形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其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神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