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291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1 04:58
一种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其包括圆柱状的珠球杆(11)及覆盖在珠球杆(11)侧壁上的可晃动的珠球和振动体(12),珠球杆(11)旋转时珠球及振动体(12)与珠球杆(11)的侧壁共同作用而产生乐音,其特征在于,该珠球演奏乐器还包括与珠球杆(11)脚踏联动的演奏桌(20),所述演奏桌(20)为盒状结构,在演奏桌(20)的底部设有与演奏桌(20)活动连接的脚踏转轴(21),所述脚踏转轴(21)呈横向设置,其中部固接有脚踏板(22),在所述脚踏板(22)的内边缘固接有竖直的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自由端与珠球杆转轴(24)的侧壁连接,所述珠球杆转轴(24)与所述珠球杆(11)同轴固接,从而使得通过脚踩脚踏板(22)可带动珠球杆(11)旋转,进而使覆盖在珠球杆(11)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12)与珠球杆(11)因撞击而发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其包括圆柱状的珠球杆及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珠球和振动体,珠球杆旋转时珠球及振动体与珠球杆的侧壁共同作用而产生乐音,其特征在于,该珠球演奏乐器还包括与珠球杆脚踏联动的演奏桌,演奏桌为盒状结构,在演奏桌的底部设有与演奏桌活动连接的脚踏转轴,脚踏转轴呈横向设置,其中部固接有脚踏板,在脚踏板的内边缘固接有竖直的连杆,连杆的自由端与珠球杆转轴的侧壁连接,珠球杆转轴与珠球杆同轴固接,从而使得通过脚踩脚踏板可带动珠球杆旋转,进而使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与珠球杆因撞击而发音。本技术将现有的手摇式珠球乐器改进成脚踏式,从而使得演奏者可解放双手,用于同时演奏其他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专利说明】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
】本技术涉及西洋乐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
技术介绍
】珠球乐器是一种西洋乐器,其结构与中国的拨浪鼓比较类似。其通常由一个圆柱状的珠球杆及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珠球和振动体组成。现有的珠球杆都是手摇式,其通常一端大,一端小。小的一端用于演奏者双手握住进行手摇,而大的一端通常用于设置珠球及振动体。演奏者通过双手有节奏的摇晃珠球杆,便可使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撞击珠球杆的金属侧壁表面,从而发出很有特色的乐音。音乐演奏时,珠球乐器通常是作为配奏乐器而使用的,而演奏时通常需要演奏者双手来演奏珠球,因而使得演奏者不方便同时演奏其他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用双脚进行演奏,从而可使演奏者自由支配双手演奏其他乐器的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其包括圆柱状的珠球杆及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可晃动的珠球和振动体,珠球杆旋转时珠球及振动体与珠球杆的侧壁共同作用而产生乐音,其特征在于,该珠球演奏乐器还包括与珠球杆脚踏联动的演奏桌,所述演奏桌 为盒状结构,在演奏桌的底部设有与演奏桌活动连接的脚踏转轴,所述脚踏转轴呈横向设置,其中部固接有脚踏板,在所述脚踏板的内边缘固接有竖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珠球杆转轴的侧壁连接,所述珠球杆转轴与所述珠球杆同轴固接,从而使得通过脚踩脚踏板可带动珠球杆旋转,进而使覆盖在珠球杆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与珠球杆因撞击而发音。所述珠球杆转轴搭接与演奏桌的内部上方,在与所述珠球杆转轴端部相对的演奏桌侧壁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大小与珠球杆直径相匹配,所述珠球杆的自由端穿过该通孔而与珠球杆转轴同轴固接,从而使得发音的珠球及振动体位于演奏桌外侧,而珠球杆转轴与珠球杆的连接部位位于演奏桌内部。所述脚踏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沿其长度方向而呈对称地固接与所述脚踏转轴上。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脚踏传动结构而带动珠球乐器旋转发音,从而使得珠球演奏者可通过双脚演奏珠球,进而可腾出双手用于演奏任意其他的乐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易于实施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珠球乐器10、珠球杆11、振动体12、演奏桌20、脚踏转轴21、脚踏板22、连杆23、珠球杆转轴24。【【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包括可发音的珠球乐器10及演奏桌20,本技术通过设置脚踏传动结构而带动珠球乐器10旋转发音,并设置演奏桌20放置其他演奏乐器和隐藏脚踏传动结构,从而使得珠球演奏者可通过双脚演奏珠球乐器10,并可腾出双手用于演奏其他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所述珠球乐器10可选用通用的珠球乐器,其通常由珠球杆11、珠球及振动体12构成。所述珠球杆11为圆柱形。传统的手摇式珠球乐器10为便于手掌握住珠球杆11进行晃动,所述珠球杆11通常两端大小不一,较大的一端用于设置珠球及振动体12,而较小的一端用于手握。本技术由于是通过脚踏传动结构带动珠球乐器10转动,所述珠球杆11既可是两端大小不同的阶梯式圆柱形,也可是两端大小相同的直筒式圆柱形。本实施例中,其为直筒式圆柱形。所述珠球及振动体12可晃动的覆盖于珠球杆11的一端。该珠球杆11的另一端用于与脚踏传动结构连接,以下称其为珠球杆11的自由端。当珠球杆11有规律地旋转时,覆盖在珠球杆11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12与珠球杆11的侧壁共同作用便可产生乐音。所述演奏 桌20用于隐藏设置脚踏传动结构,并为其他乐器提供放置台面,从而使得珠球演奏者可同时演奏多种乐器。所述演奏桌20具有平齐的或者倾斜的台面,台面大小可根据需要配合演奏的乐器的类型而设置。在所述演奏桌20的下部设有横向的脚踏转轴21,该脚踏转轴21部分位于演奏桌20的外部,其两端与演奏桌20活动连接,从而使得脚踏转轴21可旋转运动。具体实施时,可在演奏桌20的台面下设置中空的一体式桌腿,该一体式桌腿具有相对的且间隔开的侧壁,用于演奏者在台面下搁放双腿和双脚。而在该相对且间隔开的侧壁上便可设置转轴孔,使脚踏转轴21的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搭接在该两个相对且间隔开的侧壁之间。在所述脚踏转轴21的中部设有脚踏板22,用于演奏者通过双脚脚踏而带动珠球乐器10转动发音。所述脚踏板2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沿其长度方向而呈对称地固接与所述脚踏转轴21上。所述脚踏板22的大小应大于大部分人的双脚掌的大小,从而使得演奏者可将双脚放在脚踏板22上进行踩动。在所述脚踏板22的内边缘固接有竖直的连杆23。所述连杆23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演奏桌20的内部上方,设有珠球杆转轴24,该珠球杆转轴24呈横向地与演奏桌20的内壁活动连接,使得珠球杆转轴24可转动地搭接在演奏桌20的内部。具体实施时,可在演奏桌2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与珠球杆转轴24大小相匹配的连接凸台,然后在连接凸台内装设轴承而使珠球杆转轴24与之连接,并可实现转动。而珠球杆转轴24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珠球杆11同轴连接,可通过在与该端相对的演奏桌20侧壁上设置通孔,使珠球杆转轴24或珠球杆11可搭接在通孔内,从而由演奏桌20支撑其连接端,以实现旋转目并可提高稳定性。所述通孔的大小与珠球杆11自由端的直径相匹配,从而使得珠球杆11的自由端可穿过该通孔而与珠球杆转轴24同轴固接,并使得珠球乐器10设有珠球及振动体12的一端位于演奏桌20的外侧,从而不影响珠球乐器10的音质。通过将所述连杆23的自由端固接在珠球杆转轴24的侧壁上,便可使脚踏板22带动珠球杆转轴24转动,从而带动珠球杆11转动,进而使珠球乐器10发出乐音,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藉此,本技术通过将脚踏板22与珠球杆11联动连接,从而使得演奏者可通过脚踩脚踏板22演奏珠球乐器10,从而可释放双手,使得演奏者可自由支配双手用于同时演奏其他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需说明的是,所述演奏桌20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其一方面是为其他乐器提供放置台面,以便于演奏者在双手可触及的范围内弹奏其他乐器。其另一方面也是用于隐藏部分连接结构,并为演奏者提供比较方便的脚踏方式。所述脚踏板22是外露与演奏桌20的外侧,而连杆23是与脚踏板22竖直连接,因此,连杆23与脚踏板22连接的一端部分露与演奏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式珠球演奏乐器,其包括圆柱状的珠球杆(11)及覆盖在珠球杆(11)侧壁上的可晃动的珠球和振动体(12),珠球杆(11)旋转时珠球及振动体(12)与珠球杆(11)的侧壁共同作用而产生乐音,其特征在于,该珠球演奏乐器还包括与珠球杆(11)脚踏联动的演奏桌(20),所述演奏桌(20)为盒状结构,在演奏桌(20)的底部设有与演奏桌(20)活动连接的脚踏转轴(21),所述脚踏转轴(21)呈横向设置,其中部固接有脚踏板(22),在所述脚踏板(22)的内边缘固接有竖直的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自由端与珠球杆转轴(24)的侧壁连接,所述珠球杆转轴(24)与所述珠球杆(11)同轴固接,从而使得通过脚踩脚踏板(22)可带动珠球杆(11)旋转,进而使覆盖在珠球杆(11)侧壁上的珠球及振动体(12)与珠球杆(11)因撞击而发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增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