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同步及跟踪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311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5:35
一种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同步及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各个节点的以下步骤:初始化步骤,上电初始化,并判断是否有故障,若有则跳转到故障处理步骤,否则进入运行步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步骤,实时监控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下电步骤,当检测到有下电动作时,进入下电状态,进行数据存储,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诊断步骤,当检测到诊断请求时进入诊断状态,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操作,完成诊断后,退出诊断状态;停止步骤,当有更新程序的请求时进入停止状态进行程序更新;故障处理步骤,在不满足进入下电、停止、诊断的步骤时,若检测到有故障,进入故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设置于各个节点的以下步骤:初始化步骤:初始化并判断是否有故障;运行步骤:实时监控状态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下电步骤:进行数据存储,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诊断步骤: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操作;停止步骤:当有更新程序的请求时进入停止状态进行程序更新。故障处理步骤,若检测到有故障,进入故障状态。本专利技术保证在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状态同步,不会因状态不同步而导致出现安全性问题;能有效监控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便于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复杂的电化学系统。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其各个单体电池的各种特性、电池温度、电池的剩余电量及总电流等参数,因为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必须做到优化运行和有效监控,防止电池出现过充、过放及温度过高等问题,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特别是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在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如不及时检测,找出老化电池给予调整,电池组的容量将变小,寿命将缩短,影响整个电池组的高效安全运行。电池工作状态的检测由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完成,而电池管理系统的其他功能(包括剩余能量的计算)都是建立在电池工作状态检测的基础之上的。考虑汽车的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运行必须十分可靠,尤其是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系统节点多,各个节点的状态必须能够同步,各个节点的状态不同步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计方案。,包括设置于各个节点的以下步骤。初始化步骤:上电初始化,并判断是否有故障,若有则跳转到故障处理步骤,否则进入运行步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步骤:实时监控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下电步骤:当检测到有下电动作时,进入下电状态,进行数据存储,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诊断步骤:当检测到诊断请求时进入诊断状态,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操作,完成诊断后,退出诊断状态。停止步骤:当有更新程序的请求时进入停止状态进行程序更新。故障处理步骤,在不满足进入下电、停止、诊断的步骤时,若检测到有故障,进入故障状态。具体的,所述节点包括:主控制单元B⑶,一个或多个的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更具体的,所述实时监控是否有下电动作为主控制单元BCU、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运行步骤实时监控主控制单元B⑶是否有下电动作。更具体的,所述下电步骤还包括:当数据存储完后,延时IS下电,若在在下电状态中检测到上电动作,则需要立即回到运行状态。进一步的,诊断步骤还包括:(I)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实时检测主控制单元B⑶状态是否为下电状态,若是则进入下电状态;(2)主控制单元B⑶、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实时检测是否有退出诊断的命令,若有则推出诊断步骤。更进一步的,停止步骤还包括:(I)需要检测主控制单元B⑶是否有下电动作,如有则立即进入下电状态;(II)主控制单元B⑶、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判断当前需要更新程序的ECU地址是否为本节点的地址,若是则进行程序更新,若不是,则延时Is后检测其他节点的状态是否退出了停止状态,若有不为停止状态的节点出现,则检测是否有主控制单元BCU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更进一步的,故障处理步骤还包括:实时监控主控制单元B⑶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保证在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状态同步,不会因状态不同步而导致出现安全性问题;(2)能有效监控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便于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揭示了。当系统上电时(B卩IG_0N = I ),主控制单元B⑶、各个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进入初始化状态,当初始化完成后,检测当前是否有故障,若有则跳转到故障处理步骤,否则进入运行步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当初始化完成且没有检测到故障后,各个节点进入运行状态,执行运行步骤,实时监控是否有主控制单元BCU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当检测到有下电动作时,执行下电步骤,进入下电状态,开始存储相关数据,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需要保留广播数据使从控单元和高压检测单元进行状态同步),数据存储完后,延时IS后下电。如在下电状态中检测到上电动作,则需要立即回到运行状态。当检测到诊断请求时执行诊断步骤进入诊断状态,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操作,完成诊断后,退出诊断状态。进入诊断状态时首先需要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实时检测主控制单元B⑶状态是否为下电状态,若是则进入下电状态;当收到退出诊断的命令时,主控制单元BCU、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均需退出诊断状态,结束诊断步骤。当有更新程序的请求时执行停止步骤进入停止状态进行程序更新。停止状态是为更新程序提供的一个状态,在接收到更新程序的命令时(包括更新主控制单元BCU、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的命令),进入停止状态。进入停止状态首先需要检测主控制单元BCU是否有下电动作,如有则立即进入下电状态。主控制单元B⑶、从控单元BMU以及高压检测单元HMU均判断需要更新程序的E⑶地址是否为本节点的地址,若是则进入本节点的BOOT进行程序更新。如果需要更新程序的E⑶地址不是本节点的地址,则延时Is后(延时的目的是保证各E⑶都响应了更新程序的命令并进入了停止状态)检测其他ECU的状态是否退出了停止状态,若有不为停止状态的ECU出现,则检测是否有主控制单元BCU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故障处理步骤,在不满足进入下电、停止、诊断的步骤时,若检测到有故障,执行故障处理步骤进入故障状态。此时各节点实时监控主控制单元BCU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本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未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采用公知的成熟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各个节点的以下步骤: 初始化步骤,上电初始化,并判断是否有故障,若有则跳转到故障处理步骤,否则进入运行步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运行步骤,实时监控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 下电步骤,当检测到有下电动作时,进入下电状态,进行数据存储,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 诊断步骤,当检测到诊断请求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同步及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各个节点的以下步骤:初始化步骤,上电初始化,并判断是否有故障,若有则跳转到故障处理步骤,否则进入运行步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运行步骤,实时监控是否有下电动作、更新程序的请求、诊断请求以及故障发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状态变更;下电步骤,当检测到有下电动作时,进入下电状态,进行数据存储,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诊断步骤,当检测到诊断请求时进入诊断状态,并停止发送除广播数据外的周期型数据,进行相关诊断操作,完成诊断后,退出诊断状态;停止步骤,当有更新程序的请求时进入停止状态进行程序更新;故障处理步骤,在不满足进入下电、停止、诊断的步骤时,若检测到有故障,进入故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文锋阮旭松张维戈阮廷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