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吸附电极的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302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1:32
一种用于电吸附电极的碳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如下参数:比表面积830~890m2/g,孔径分布6.75~8.85nm,孔容1.5~2.0cm3/g,电阻率0.13~0.30Ω·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吸附除盐电极的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以间苯二酚、间苯三酚、醋酸镍和甲醛为原料,以碳酸钠为催化剂,经溶胶-凝胶反应、常压干燥和高温炭化制备金属镍改性碳气凝胶。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原料中间苯三酚的含量适当调节反应速度;通过溶剂置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有机气凝胶;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备负载镍的碳气凝胶,使得碳气凝胶比表面积高,孔容和孔径大,电阻率低,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有机废水处理和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重金属离子、辐射性同位素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易操作,生产周期短,设备要求低,利于其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专利说明】—种用于电吸附电极的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吸附除盐电极的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非晶碳素材料,由于其具有丰富的空洞、连续的网络结构、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可用于制造双电层电容器,还可用于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重金属离子、辐射性同位素及一些有机废弃物等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989年Pekala等首次以间苯二酚为原料,与甲醛聚合经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和高温炭化制得碳气凝胶,自此,国内外学者对碳气凝胶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碳气凝胶制备方法是Pekala等人的专利技术,但这一制备方法要经过长期而复杂的制备周期,采取的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制备技术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碳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之初采用的也是传统的超临界干燥工艺,所需成本高,操作危险性大,阻碍了碳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在采用了常压干燥工艺之后,虽然弥补了上述不足之处,但制备周期长,所需成本也高,所制备的碳气凝胶比表面积较小(<600m2/g),孔径太小(<5nm)不适合用于电吸附除盐,不利于碳气凝胶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比表面积高、电阻率低、孔径大小可控的适用于电吸附除盐电极的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备制备周期短、成本较低、安全环保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吸附电极的碳气凝胶,其具备如下参数:比表面积83(T890m2/g,孔径分布6.75~8.85nm,孔容 1.5~2.0cm3/g,电阻率 0.13~0.30 Ω.mm。一种制备上述碳气凝胶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湿凝胶制备:将摩尔比为5~8:1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混合,然后将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混合物与甲醛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0-50%的反应液,再加入催化剂和醋酸镍,所述催化剂与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混合物的摩尔比为1:1000~2000,所述醋酸镍的加入量为溶质质量的0.3%-0.5%,将反应液混合均匀后密封,保温40~60°C充分反应2~4天,制得负载镍的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甲醛湿凝胶; (2)溶剂置换:将步骤(1)制备的负载镍的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甲醛湿凝胶浸泡于有机溶液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12~36小时更换一次有机溶剂,期间更换3-5次; (3)常压干燥:在常温常压下,待有机溶剂自然挥发完全后,即制得干燥的有机气凝胶; (4)高温炭化:将步骤(3)制备的干燥的有机气凝胶在抽真空条件下碳化,在炭化过程中以15~4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惰性保护气,先从室温以1.2^1.8°C /min的速率升温至28(T320°C,然后以I~1.2V /min速率升温到88(T920°C后保持3~5个小时,再缓慢降至室温,即制得黑色的碳气凝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催化剂选自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者醋酸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为碳酸钠。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液混合均匀是通过超声波将反应液混合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的超声波将反应液混合均匀的条件如下:温度为15~30°C,混匀时间至溶液变成完全澄清透明为止。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丙醇、丙酮、丁酮、环己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丙酮。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惰性保护气选自氦气、氖气、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常温常压指温度20°C _30°C,一个标准大气压。进一步的 ,一种制备上述碳气凝胶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湿凝胶制备:将摩尔比为5~8:1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混合,然后将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混合物与甲醛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为35~40%的反应液,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醋酸镍,所述催化剂与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混合物的摩尔比为1:1000~2000,所述醋酸镍的加入量为溶质质量的百分含量0.3%-0.5%,用超声波将反应液混合均匀后密封,保温50°C充分反应3天,制得负载镍的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甲醛湿凝胶; (2)溶剂置换:将步骤(1)制备的负载镍的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甲醛湿凝胶浸泡于丙酮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丙酮,期间更换3-5次; (3)常压干燥:在常温常压下,待丙酮自然挥发完全后,即制得干燥的有机气凝胶; (4)高温炭化:将步骤(3)制备的干燥的有机气凝胶在抽真空条件下碳化,在炭化过程中以15-4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选自氦气、氖气、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的惰性保护气,先从室温以1.5°C /min的速率升温至300°C,然后以2°C /min速率升温到900°C后保持4个小时,再缓慢降至室温,即制得黑色的碳气凝胶。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以间苯二酚、间苯三酚、醋酸镍和甲醛为原料,加入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湿凝胶;通过调整原料中间苯三酚的含量适当调节反应速度,有效解决了制备周期长的问题,促进了碳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本专利技术在原料中同时引入间苯三酚和醋酸镍,制备负载镍的碳气凝胶,以达到提高反应速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和孔容的同时增强导电性能的效果,更适合应用于电吸附除盐电极。通过有机溶剂彻底置换湿凝胶中的水和其它杂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有机气凝胶;在真空和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碳化,防止有机气凝胶的氧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气凝胶比表面积高,孔容和孔径大,电阻率低,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有机废水处理和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重金属离子、辐射性同位素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其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易操作,生产周期短,设备要求低,利于其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I)有机湿凝胶制备:将摩尔比为8:1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混合,然后将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混合物与甲醛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5%的反应液,再加入与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000:1的碳酸钠和溶质质量0.3%的醋酸镍,用超声波将反应液混合均匀后密封,静置于恒温水浴锅中,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吸附电极的碳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如下参数:比表面积830~890m2/g,孔径分布6.75~8.85nm,孔容1.5~2.0cm3/g,电阻率0.13~0.30Ω·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美芳刘振法张利辉何蕊刘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