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蟾蜍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7058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8:15
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上下盖通过传统的剪刀结构连接在剪柄上,上下盖中各有两根弹性夹条,可夹住蟾蜍并将蟾蜍身上的毒素挤出,上盖有一单向出气阀,下盖上有一吸囊,当挤压吸囊时,上下盖中的空气被排除,当放开吸囊时,上下盖中可形成负压,可最大限度的将蟾蜍毒吸入。使用时,打开上下盖,将蟾蜍放入弹性夹条中,捏压剪柄,使上下盖关合,被弹性压条夹持住的蟾蜍开始分泌毒素,然后再反复挤压吸囊,吸入更多的蟾蜍毒,当挤压完毕后,拧开螺母,将吸囊中的蟾蜍毒倒入其它容器,重新装上吸囊,又可重新取蟾蜍毒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上下盖通过传统的剪刀结构连接在剪柄上,上下盖中各有两根弹性夹条,可夹住蟾蜍并将蟾蜍身上的毒素挤出,上盖有一单向出气阀,下盖上有一吸囊,当挤压吸囊时,上下盖中的空气被排除,当放开吸囊时,上下盖中可形成负压,可最大限度的将蟾蜍毒吸入。使用时,打开上下盖,将蟾蜍放入弹性夹条中,捏压剪柄,使上下盖关合,被弹性压条夹持住的蟾蜍开始分泌毒素,然后再反复挤压吸囊,吸入更多的蟾蜍毒,当挤压完毕后,拧开螺母,将吸囊中的蟾蜍毒倒入其它容器,重新装上吸囊,又可重新取蟾蜍毒了。【专利说明】取蟾蜍毒器
取蟾蜍毒器,属取蟾蜍毒制作中药的工具。
技术介绍
蟾蜍毒具有消毒、消肿、麻醉和强心剂等的功能作用,但是传统的取蟾蜍毒的方法还比较原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取出的毒素质量差,也不纯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取蟾蜍毒工具。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上下盖通过传统的剪刀结构连接在剪柄上,上下盖中各有两根弹性夹条,可夹住蟾蜍并将蟾蜍身上的毒素挤出,另外,一些蟾蜍在被夹住时,作为防御手段,它浑身皮肤会分泌一些毒素。上下盖边沿具有密封圈,当上下盖盖合时,盖中处于密封状态,弹性夹条会将蟾蜍夹得更紧,更利于挤压出蟾蜍毒。上盖面上有一单向出气阀。通过吸囊的负压作用可以将挤压出的蟾蜍毒素吸入囊中,而且还可以反复挤压吸囊,可将更多的蟾蜍毒吸出,当挤压完毕后,拧开螺母,将吸入囊中的蟾蜍毒倒入其它容器,重新装上吸囊,又可重新取蟾蜍毒了。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上盖,2为下盖,3为弹性夹条,4为密封圈,5为吸囊,6为出气阀,7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案:取蟾蜍毒器,由上盖(I)、下盖(2)、弹性夹条(3)、密封圈(4)、吸囊(5 )、出气阀(6 )、螺母(7 )组成,上盖有一单向出气阀,下盖上有一吸囊,当挤压吸囊时,上下盖中的空气被排除 ,当放开吸囊时,上下盖中可形成负压,可最大限度的将蟾蜍毒吸入。使用时,打开上下盖,将蟾蜍放入弹性夹条中,捏压剪柄,使上下盖关合,被弹性压条夹持住的蟾蜍皮肤开始分泌毒素,然后再反复挤压吸囊,吸入更多的蟾蜍毒,当挤压完毕后,拧开螺母,将吸囊中的蟾蜍毒倒入其它容器,重新装上吸囊,又可重新取蟾蜍毒了。【权利要求】1.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吸囊的负压作用可以将挤压出的蟾蜍毒素吸入囊中。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取蟾蜍毒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盖中各有两根弹性夹条,可夹住蟾蜍并将蟾蜍身上的毒素挤出。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取蟾蜍毒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盖边沿具有密封圈,当上下盖盖合时,盖中处于密封状态。4.根据权 利要求书I所述的取蟾蜍毒器,其特征在于上盖面上有一单向出气阀。【文档编号】A61D1/00GK103720521SQ201210383848【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天太·郭元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取蟾蜍毒器,由上盖、下盖、弹性夹条、密封圈、吸囊、出气阀、螺母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吸囊的负压作用可以将挤压出的蟾蜍毒素吸入囊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太·郭元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