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333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4:36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氰霜唑和氟酰胺,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组合物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该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禾谷类或花卉等作物病害防治。该组合物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对人、畜、环境等安全。【专利说明】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病害的防治。(二)
技术介绍
氰霜唑(Cyazofamid,CAS号120116-88-3)是一种新型低毒杀菌剂,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和一定的内吸治疗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使用安全、方便。该药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病菌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bcl中的Qi,而导致病菌死亡,不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是细胞色素bcl中QO抑制剂)。对卵菌的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或敏感的病菌均有活性。氟酰胺(Flutolanil,CAS号66332-96-5)属酰苯胺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在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中作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天门冬氨酸盐和谷氨酸盐的合成。氟酰胺具有保护和治疔活性,可用于水稻、谷类、马铃薯、甜菜、蔬菜、花生、水果、观赏作物等病害的防治,推荐剂量下对谷类、水稻、蔬莱和水果安全。氟酰胺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药效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可以使水稻提高结实率。虽然氰霜唑有上述优点,但由于成本太高,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应用。氟酰胺主要用于防治担子菌类病原菌的作物病害,虽然产品价格较低,并具有较好的内吸和治疗效果。从农药应用的角度来看,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都容易造成防效降低、用量增大、产生抗药性、持效期缩短等问题,残留风险加大,不利于环境和谐发展。寻求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目前在国内外未见有氰霜唑和氟酰胺复配的相关报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持效期长且具有增效作用的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氰霜唑和氟酰胺,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 50。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优选重量比为35: 3~3: 45;更优选地,二者的重量比为3: 1~1: 5;最优选的,二者的重量比为1:1。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等。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将所述杀菌组合为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病害;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用于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白粉病(Erysiphe)、灰霉病(Botytiscinerea),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tna)、苹果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mali),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rioides)> 脚腐病(Phytophthoraparasitica),辣椒疫病(Alternariasolani),花生叶斑病(Cercosporidium state),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桃褐腐病(Monilinia Iaxa)、草坪褐斑病(Rhizoctoniasolani),玫瑰霜霉病(Peronospora)等。优选用于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柑橘炭疽病和草坪褐斑病的防治。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中的均为重量百分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很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显著提高,其共毒系数至少为130以上,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剂量及成本,减少了残留,也减轻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本专利技术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可以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对经济作物病害防效优良,此外,也可用于它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例子。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氰霜唑和氟酰胺为有效成分,经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发现,两者复配之后对抗药性病害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实物测定实例1:氰霜唑和氟酰胺复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1、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菌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3-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tl和共毒系数。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6.3-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 ( 80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5、结果与分析氰霜唑、氟酰胺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表1中“氰:氟”为“氰霜唑:氟酰胺”的简写。表1氰霜唑与氟酰胺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氰霜唑和氟酰胺,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 50。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35: 3 ~3: 45。3.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3:1 ~1: 5。4.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I: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6.根据权利要求5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8.根据权利要求7的用途,所述植物病害为番爺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白粉病(Erysiphe)、灰霉病(Botytiscinerea)、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tna)、苹果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 a)、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柑橘炭疽病(Coll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氰霜唑和氟酰胺,所述氰霜唑和氟酰胺的重量比为5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金凤宋亚华潘志孝王梅芳汪静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