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2076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仰角调节器、阳光追踪器,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上方,所述外管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外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聚焦透镜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聚焦透镜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z设计,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后部与所述架体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所述仰角调节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所述阳光追踪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并与所述仰角调节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集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仰角调节器、阳光追踪器,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上方,所述外管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外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聚焦透镜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聚焦透镜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z设计,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后部与所述架体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所述仰角调节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所述阳光追踪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并与所述仰角调节器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集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专利说明】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它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目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多采用太阳能真空管进行集热,太阳能真空管的结构与暖瓶胆类似,它包括内管和外管,内外管之间为真空并且内管上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内管中储存有传输载体。阳光穿过外管照射于内管上,并经过内管上涂覆的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太阳辐射能,传输载体被加热,通过传输载体将热量传输到其它系统被充分利用。但是这种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装置的集热效率比较低,在实际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管和架体,所述太阳能真空管固定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为真空层,所述内管上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架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载体输出管和载体回流管,所述载体输出管与载体回流管相通,所述载体回流管与所述内管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仰角调节器、阳光追踪器,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上方,所述外管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外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聚焦透镜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聚焦透镜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Xz设计,其中X代表聚焦透镜的镜面半径,f代表焦距,z代表镜面截面曲线的长度,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后部与所述架体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所述仰角调节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所述阳光追踪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下部并与所述仰角调节器连接。每个所述外管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排或多排聚焦透镜。所述外管的下表面呈弧形,所述内管的下表面呈弧形。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最长的距离为2cm-5cm,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最短的距离为0.2cm_lcm。所述内管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岩棉保温层的厚度为lcm_3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在太阳能真空管的上方增设了透明盖板,并且外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有效的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其集热效果,集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聚焦透镜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Xz设计,聚光效果强;太阳能真空管的后部与架体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有效保温,减少散热;阳光追踪器起到检测太阳方位的作用,仰角调节器起到调节太阳能真空管和架体角度作用,使其处在最优的角度采集阳光;外管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有利于外管紧密排列,充分利用空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集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太阳能真空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太阳能真空管,2-架体,3-外管,4-内管,5-真空层,6-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7-载体输出管,8-载体回流管,9-透明盖板,10-仰角调节器,11-阳光追踪器,12-岩棉保温层,13-聚焦透镜。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管1、架体2、透明盖板9、仰角调节器10、阳光追踪器11,太阳能真空管I固定于架体2上,太阳能真空管I的后部与架体2之间填充有厚度为lcm-3cm岩棉保温层12,太阳能真空管I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管3和内管4,外管3与内管4之间为真空层5,外管3与内管4之间最长的距尚为2cm-5cm,外管3与内管4之间最短的距离为0.2cm-lcm,外管3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外管3的下表面呈弧形,外管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13,每个外管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排或多排聚焦透镜13,聚焦透镜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聚焦透镜13排列成一条直线,聚焦透镜13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 X z设计,其中X代表聚焦透镜13的镜面半径,f代表焦距,z代表镜面截面曲线的长度,内管4上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6,内管4的下表面呈弧形,内管4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架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载体输出管7和载体回流管8,载体输出管7与载体回流管8相通,载体回流管8与内管4相通,透明盖板9设置于架体2上并位于太阳能真空管I的上方,仰角调节器10固定于架体2的下部,阳光追踪器11固定于架体2的下部并与仰角调节器10连接。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太阳光照射于聚焦透镜13上并经聚焦透镜13的汇聚后,照射于内管4上并经内管4表面的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6吸收,集光效率更高,阳光追踪器11能够检测太阳方位,仰角调节器10可以调节太阳能真空管I和架体2角度,从而使其始终处在最优的阳光采集角度;岩棉保温层12起到有效保温的作用,减少散热。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管(I)和架体(2),所述太阳能真空管(I)固定于所述架体(2)上,所述太阳能真空管(I)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管(3)和内管(4),所述外管(3)与内管(4)之间为真空层(5),所述内管(4)上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6),所述架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载体输出管(7)和载体回流管(8),所述载体输出管(7)与载体回流管(8)相通,所述载体回流管(8)与所述内管(4)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9)、仰角调节器(10)、阳光追踪器(11),所述透明盖板(9)设置于所述架体(2)上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I)的上方,所述外管(3)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外管(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13),所述聚焦透镜(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聚焦透镜(13)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聚焦透镜(13)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Xz设计,其中X代表聚焦透镜(13)的镜面半径,f代表焦距,z代表镜面截面曲线的长度,所述太阳能真空管(I)的后部与所述架体(2)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12),所述仰角调节器(10)固定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所述阳光追踪器(11)固定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并与所述仰角调节器(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管(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排或多排聚焦透镜(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真空管(1)和架体(2),所述太阳能真空管(1)固定于所述架体(2)上,所述太阳能真空管(1)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管(3)和内管(4),所述外管(3)与内管(4)之间为真空层(5),所述内管(4)上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6),所述架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载体输出管(7)和载体回流管(8),所述载体输出管(7)与载体回流管(8)相通,所述载体回流管(8)与所述内管(4)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盖板(9)、仰角调节器(10)、阳光追踪器(11),所述透明盖板(9)设置于所述架体(2)上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1)的上方,所述外管(3)的左右两侧面呈直板状,所述外管(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聚焦透镜(13),所述聚焦透镜(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聚焦透镜(13)排列成一条直线,所述聚焦透镜(13)的镜面按照抛物线公式x2=3f×z设计,其中x代表聚焦透镜(13)的镜面半径,f代表焦距,z代表镜面截面曲线的长度,所述太阳能真空管(1)的后部与所述架体(2)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层(12),所述仰角调节器(10)固定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所述阳光追踪器(11)固定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并与所述仰角调节器(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汇达锅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