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梯笼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561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梯笼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所述钢梯笼安装结构,包括两块钢板、一根型钢和若干紧固组件,两块钢板固定设置于钢梯笼的首节笼体上与入口侧相背一侧的两翼,所述两块钢板上对应设有沿钢梯笼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排第一连接孔,型钢上沿着型钢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孔与两块钢板上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所述型钢水平设置,型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通过所述若干紧固组件、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型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梯笼拆装不便、操作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具有钢梯笼安装和使用安全且拆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钢梯笼安装结构,包括两块钢板、一根型钢和若干紧固组件,两块钢板固定设置于钢梯笼的首节笼体上与入口侧相背一侧的两翼,所述两块钢板上对应设有沿钢梯笼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排第一连接孔,型钢上沿着型钢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孔与两块钢板上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所述型钢水平设置,型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通过所述若干紧固组件、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型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梯笼拆装不便、操作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具有钢梯笼安装和使用安全且拆装方便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地下室深基坑施工期间的人行通道,大多数采用了钢管搭设的简易楼梯,简称钢管简易楼梯。由于钢管简易楼梯无特定的型号和搭设规范,因此,其安全质量让人担忧。而且钢管简易楼梯的所需的高度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而变,并且要经常需要变动钢管简易楼梯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因此,一次基坑开挖,钢管简易楼梯必经过多次的拆除和新建,浪费大量的劳力,工期拉长。目前,钢梯笼的出现对于上述情况有着明显的好转。但是一方面,现阶段的钢梯笼固定方法,是在临边一侧的结构中预埋钢埋件,然后将钢梯笼和该预埋钢埋件进行焊接,但是,拆装不方便,而且反复焊接和融焊也缩短了钢梯笼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钢梯笼的安装受现场实际情况影响较大,很多情况下很难使钢梯笼很好的连接在附近刚性结构上,并且钢梯笼的安装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为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稳定、便于拆装的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梯笼拆装不便、操作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以实现钢梯笼安装和使用安全且拆装方便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钢梯笼安装结构,包括两块钢板、一根型钢和若干紧固组件,所述两块钢板固定设置于钢梯笼的首节笼体上与入口侧相背一侧的两翼,所述两块钢板上对应设有沿钢梯笼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排第一连接孔,所述型钢上沿着型钢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块钢板上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所述型钢水平设置,所述型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通过所述若干紧固组件、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型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钢板上相邻排第一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是200-600毫米。优选的,所述钢板上相邻排第一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是300毫米。优选的,所述钢板与所述首节笼体的高度一致,且所述钢板的顶部与所述首节笼体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范围是8-20毫米,所述钢板的宽度范围是300-500毫米。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范围是10毫米,所述钢板的宽度范围是400毫米。优选的,每块所述钢板上每一排共有两个第一连接孔。优选的,所述型钢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膨胀螺栓或者混凝土钉。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钢梯笼安装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钢梯笼安装结构,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钢梯笼待设位置的当前基坑开挖深度即当前挖土标高选择钢梯笼所需的笼体节数;第二步,将所述钢梯笼设置于基坑的所述待设位置上;第三步,将所述型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第四步,型钢上的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块钢板上最近一排的第一连接孔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连接,以实现钢梯笼的安装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相比现有在钢梯笼的一侧预埋钢埋件的方法,具有如下优势:一:拆除方便。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钢梯笼未和结构作任何形式的刚性连接,采用紧固组件螺纹连接,大大地方便了钢梯笼的安装和拆除工作。二:经济节约,反复利用。现有方法需要采用预埋钢埋件形式,并直接将钢梯笼焊接于埋件之上,一定程度地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无需采用预埋钢埋件,不但节约了钢材料,而且也省下大量焊接和解焊的时间,省时省力。三:操作安全。一方面,钢梯笼的首节笼体经两翼的钢板与型钢固定连接,可最大限度的抵抗钢梯笼的倾覆,确保钢梯笼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型钢的安装固定均可在完成的钢梯笼内工作,可以确保型钢和钢梯笼组装的安全性。四:本专利形式的钢梯笼特别适用于深基坑。深基坑施工时,由于基坑支护要求较高,采用的支撑形式较密,用常规方法放置钢梯笼则很难找到理想位置。而改造型的钢梯笼只要将顶部固定在刚性结构上(如混凝土支撑,结构板等),即可安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钢梯笼安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钢梯笼安装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板、11-第一连接孔、2-型钢、3-紧固组件、4-钢梯笼、41-首节笼体、5-首道钢支撑、6-围护结构、7-混凝土钉、8-挖土标高、9-简易走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梯笼安装结构,包括两块钢板1、一根型钢2和若干紧固组件3,所述两块钢板I固定设置(本实施例具体采用焊接方式)于钢梯笼4的首节笼体41上与入口侧(即人行入口一侧)相背一侧的两翼,也就是说,所述钢梯笼4的首节笼体41的一侧为入口侧,所述入口侧设有简易走道9,施工人员通过所述简易走道9经所述入口侧进入所述钢梯笼4。所述两块钢板I上对应设有沿钢梯笼4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排第一连接孔11,所述型钢2上沿着型钢2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块钢板I上位于同排(即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连接孔11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所述型钢2水平设置,所述型钢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首道钢支撑5上,通过所述若干紧固组件3、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11以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两块钢板I与所述型钢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一方面,钢梯笼4的首节笼体41经两翼的钢板I与型钢2固定连接,可最大限度的抵抗钢梯笼4的倾覆,确保钢梯笼4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型钢2的安装固定均可在完成的钢梯笼4内工作,可以确保型钢2和钢梯笼4上钢板I组装的安全性。再一方面,由于钢梯笼4通过紧固组件3安装,极大方便了钢梯笼4的安装和拆除工作,并且无需预埋钢埋件,无需反复焊接,因此,具有省时省力、经济节约、反复利用的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果。优选的,所述钢板I上相邻排第一连接孔1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200-600毫米。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I上相邻排第一连接孔11之间的距离是300毫米。相邻排的第一连接孔11间距200-600毫米,便于实现钢板I和型钢2之间的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梯笼安装结构中,所述钢板I与所述首节笼体41的高度一致,且所述钢板I的顶部与所述首节笼体41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优选的,在上述的钢梯笼安装结构中,所述钢板I的厚度范围是8-20毫米,所述钢板I的宽度范围是300-500毫米。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I的厚度范围是10毫米,所述钢板I的宽度范围是400毫米。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钢板I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梯笼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钢板、一根型钢和若干紧固组件,所述两块钢板固定设置于钢梯笼的首节笼体上与入口侧相背一侧的两翼,所述两块钢板上对应设有沿钢梯笼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排第一连接孔,所述型钢上沿着型钢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块钢板上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对应,所述型钢水平设置,所述型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或者楼板上,通过所述若干紧固组件、位于同排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型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顾阳华戴中剑张捷邱晨斌柯辰良钱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