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238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视频监控网络;S2当在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时,通过GIS网络搜索关联点,并对所述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3当所述目标出现时空断裂或消失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建立缓冲区,并对所述缓冲区内的视频监控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4根据步骤S2和S3的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分析,形成所述目标的连续位置轨迹。该方法建立统一坐标系的视频监控网络,利用GIS空间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实现了对目标的空间连续追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具体公开一种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视频监控网络;S2当在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时,通过GIS网络搜索关联点,并对所述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3当所述目标出现时空断裂或消失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建立缓冲区,并对所述缓冲区内的视频监控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4根据步骤S2和S3的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分析,形成所述目标的连续位置轨迹。该方法建立统一坐标系的视频监控网络,利用GIS空间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实现了对目标的空间连续追踪。【专利说明】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具体涉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 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
技术介绍
各类监控设备已成为城市最普遍基础设施,室内外及各交通工具上遍布摄像系统。通过视频系统进行人员监控及搜索,是公安抓逃的主要方式。但目前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及信息整合模式,使得目标监控难以在多个、多类摄像系统间进行,无法实现基于犯罪对象的不间断空间追踪。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通过建立视频地理网络,并通过网络分析和缓冲分析,实现对目标的连续空间追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GIS数据库中建立视频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S2当在所述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时,通过GIS网络搜索所述视频监控点的关联点,并对所述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3当所述目标在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关联分析中出现时空断裂或消失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建立缓冲区,并对所述缓冲区内的视频监控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4根据步骤S2和S3的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分析,形成所述目标的连续位置轨迹。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I包括根据区域内视频监控点的关联信息,在GIS数据库中建立所述视频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述关联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空间位置、逻辑关系、应用类别等等。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I的所述视频监控网络中的所述视频监控点具有统一的坐标系。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I还包括在所述GIS数据库中对所述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进行空间定位,并在视频监控点的视频数据中附加各自视频监控点的位置信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监控点的位置信息通过实地测绘获得。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所述GIS网络搜索包括:使用最佳路径算法、临近设施算法、服务区算法、可通达性算法,搜索所述视频监控点的关联点。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所述GSI缓冲区分析包括:以步骤S2中的所述视频监控点和/或其关联点形成的点、线或区域为中心,建立缓冲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通过投影变换、坐标变换计算获得。本专利技术的视频追踪方法通过在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视频监控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IS空间网络关联分析与空间缓冲功能,按照视频监控点所在空间位置及路径,进行多个多类视频监控点的连续空间搜索,以追踪目标的位置及轨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替代原有的人工判断,有效提高查找精度与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的流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城市密集的视频监控设备,通过对这些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空间定位,并在GIS数据库中建立视频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一旦在某处发现目标,例如犯罪嫌疑人,则可以通过连续不断的空间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在各类空间相关的视频监控系统间追踪查询目标的活动路线与活动范围。进行有效监控抓捕。下面以公安抓逃为例,并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的流程图。从图中可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立视频监控网络;GIS网络关联分析;缓冲区分析;获得目标的连续空间位置轨迹。首先,在步骤SI,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视频监控网络。该步骤可以包括根据区域内的视频监控点的空间位置、逻辑关系、应用类别等等关联信息,在GIS数据库中建立所述视频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具体地,步骤SI是将各个视频监控点,按它们的空间位置、逻辑关系、应用类别等,进行连接,以组成视频监控网络。例如,基于地铁线路的视频监控网络、基于地面道路的交通视频监控网络、基于公共区域与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网络、基于商场、机场等室内视频监控网络等,在GIS数据库中建立上述视频的拓扑结构。地理信息网络由包含了简单要素(线和点)和转弯要素的源要素创建而成,存储了源要素的连通性,是GIS主要数据类型。在这样的视频监控网络中,所有的视频监控点均可以具有统一的坐标系。如此,可以通过在GIS数据库中,对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进行有效的空间定位,并将各自视频监控点的位置信息附加到视频数据中。从而实现了对各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信息整合。视频监控点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实地测绘获得。之后,在步骤S2,当在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时,通过GIS网络搜索所述视频监控点的关联点,并对所述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具体地,当在某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例如嫌疑人)时,根据该视频监控点及其网络(簇)的特征,通过GIS网络搜索(trace),寻找与该视频监控点空间相连、相邻的其他监控点,并对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目标位置或行踪。例如如果是在某交通站点处的视频监控中发现了嫌疑人,由于位置处于交通站点,根据其特征,依照交通规则的关联点例如可以为该位置的交通上游、下游。因此向存在可能性的上、下游方向进行多线路网络搜索,寻找上、下游方向的地理位置区域中存在的其他视频监控点,作为关联点。在这些关联点中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目标(犯罪嫌疑人)的移动路线。其中,GIS网络搜索可以包括使用最佳路径算法、临近设施算法、服务区算法、可通达性算法等等网络分析算法,搜索某一个或几个视频监控点的关联点。接着,在步骤S3,当所述目标在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关联分析中出现时空断裂或消失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建立缓冲区,并对所述缓冲区内的视频监控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缓冲区分析(Buffering)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包括基于点、线、面的缓冲区分析。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S3中的GSI缓冲区分析可以包括,以特定视频监控点和/或其关联点形成的点、线或区域为中心,建立缓冲区。例如,以目标移动路线断裂或消失之前的最后出现的视频监控点和/或其关联点、断裂或消失之后再次出现的最早视频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GIS网络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的视频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视频监控网络;S2当在所述视频监控网络中的视频监控点发现目标时,通过GIS网络搜索所述视频监控点的关联点,并对所述关联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3当所述目标在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关联分析中出现时空断裂或消失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建立缓冲区,并对所述缓冲区内的视频监控点进行视频监控网络分析,以追踪所述目标的位置;S4根据步骤S2和S3的所述视频监控网络分析,形成所述目标的连续位置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文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