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州高原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012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兰州高原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肥料领域。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00-420份,磷酸二胺165-185份,俄罗斯红钾290-310份,微量元素105-12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是专门针对马铃薯在兰州高原地区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各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加入,加入量少但作用大,效果好,减轻蔬菜因缺乏微量元元素,而造成的一些生理病害;而且在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还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改良了土壤的肥力,对农作物布局的优化也很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涉及肥料领域。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00-420份,磷酸二胺165-185份,俄罗斯红钾290-310份,微量元素105-12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是专门针对马铃薯在兰州高原地区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各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加入,加入量少但作用大,效果好,减轻蔬菜因缺乏微量元元素,而造成的一些生理病害;而且在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还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改良了土壤的肥力,对农作物布局的优化也很有利。【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高原夏菜现在是甘肃省榆中县农业生产发展中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的支柱产业之一,马铃薯作为高原夏菜其中之一。它利用黄土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气候条件,在海拔1600-2400m的农业区,生产优质夏季蔬菜,用来补充东南沿海地区淡季蔬菜空缺,市场竞争力很强。榆中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境内按自然条件可分为西南高寒冷凉区,中部丘陵川源灌溉区和北部旱作农业区。高寒二阴地处森林和高山草原地带,耕地主要分布于2000-2500m地域,土壤肥力较高,耕性好,水分涵养较好,夏季气温低,光照强,七月平均气温为13-18°C,生产冷凉型绿色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比例的调整,蔬菜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收益明显,当地农民自发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蔬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全县已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热销蔬菜品种达二十多类,50多个品种,面积已达到30万亩,市场前景和产值效益都非常好。菜农是“高原夏菜”产业的主操刀手,因此菜农素质是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全面推进的瓶颈问题。生产无公害品牌蔬菜对产地、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肥料供给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菜农科技素质普遍偏低,由粮农向菜农进行转变,经营观念比较落后。一、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生产中重治轻防。所产蔬菜要保证是“放心菜”,安全使用农药亦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菜农对安全使用农药意识淡薄,加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生产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或盲目用药,迫使用药量逐次增加,造成蔬菜产品农药超标。二、施肥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超量施用蔬菜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化肥施用量过大,尤以无机氮过量。施用挥发性强的氮肥,如氢铵等肥,不及时覆盖造成氨的挥发,其它的肥料有如此。由于氮多而缺少其他营养元素的配合,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如极易发生烂菜造成不耐贮藏,口味变差等。这些可感性状易被人重视,但硝酸盐的过多积累,其潜在的危害性不易为人所察觉。氮肥的超量使用,使环境和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高,蔬菜极易吸收和富集硝酸盐,人体摄入的硝酸盐70%以上是来自蔬菜。虽然硝酸盐本身没有毒性,但大量摄入人体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生成的亚硝铵是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之一,诱癌时间随摄入量增多而缩短。过多的氮施入土壤,随水向下淋溶,提高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2、钾肥施用量过低蔬菜是喜钾作物,若以氮的吸收率为100%,则钾的吸收率为105%_250%,平均为150%-160%,比大田作物要高。蔬菜作物从生长初期到后期都需要钾,无论哪个阶段缺钾都会导致减产,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果菜类生育后期缺钾,将造成大幅度减产。钾对改善品质,减少硝酸盐积累有显著效果。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土壤本身富钾,很少施钾肥,导致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迅速下降。由于氮磷钾比例失调,从而降低了钾对硝酸盐的调控能力。因此,在蔬菜作物上推广配方施肥,合理地施用氮肥是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蔬菜品质,维持生态系统中氮的正常平衡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3、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调所谓N、P、K养分比例失调是指施用肥料中N、P、K养分比例不适合作物要求,也未能起到调节土壤养分状况的作用。不是把N肥施多就是把P肥施多或过少。4、复合肥料施用不合理目前,市场上的复合肥品种繁多,含量不一致,选择加大复合肥追肥比例,从而造成盲目施肥和磷、钾资源的浪费,成本过高。5、忽视有机肥农民对有机肥的长效、多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有机肥原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中的马铃薯专用肥是专门针对马铃薯在兰州高原地区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各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加入,加入量少但作用大,效果好,减轻蔬菜因缺乏微量元元素,而造成的一些生理病害;而且在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还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改良了土壤的肥力,对农作物布局的优化也很有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兰州高原马铃薯专用肥,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00-420份,磷酸二胺165-185份,俄罗斯红钾290-310份,微量元素105-125 份。进一步的,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05-415份,磷酸二胺170-180份,俄罗斯红钾295-305份,微量元素110-120份。 进一步的,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10份,磷酸二胺175份,俄罗斯红钾300份,微量元素115份。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由钙、硼、铁、锌和锰组成,各微量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钙 20-25%,硼 20-25%,铁 5_10%,锌 25_30%,锰 25_30%。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钙21-23%,硼21-23%,铁6_8%,锌 25-27%,锰 25-27%。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钙21%,硼21%,铁6%,锌26%,锰26%。上述的一种兰州高原马铃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按配比称量好,然后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马铃薯专用肥是专门针对马铃薯在兰州高原地区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各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加入,加入量少但作用大,效果好,减轻蔬菜因缺乏微量元元素,而造成的一些生理病害;而且还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合理施肥,增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可增长马铃薯的产量5% -20%或更高。2、减少浪费、节俭成本、保护环境。在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肥料品种、配比、施肥量等依据土壤供肥情况和作物需肥特点判别,既能维持土壤均衡供肥,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下降化肥使用量,作物生长茁壮,抗逆性加强,减少农药施用量,从而下降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的污染。3、改良农作物品格。经过配方施肥,实现合理用肥,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了高原马铃薯的品质。4、培肥土壤,改良土壤肥力。测土配方施肥,能使农民明白土壤中短少什么养分,依据需要配方施肥,能使土壤缺失的养分及时获得弥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良土壤理化性状。5、优化农作物布局,发展区域性优势农产品在对土壤进行分析基础上,依据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合理布局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区域,进行科学施肥管理,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长农民收入的有效道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的几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兰州高原马铃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尿素400‑420份,磷酸二胺165‑185份,俄罗斯红钾290‑310份,微量元素105‑1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鑫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云兰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