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940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印刷机串墨辊多种轴向运动组合的控制机构,包括了串墨辊之间的连接机构、摆杆支撑轴的控制机构、连接杆的限位机构等。串墨辊之间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与中串墨辊上,与中串墨辊形成间隙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当连接机构运动到不同的位置时,实现了上、下串墨辊与中串墨辊之间的连接与离开,摆杆支撑轴的控制机构可以实现支撑轴的可动与锁定两个状态,当串辊之间连接后为了配合串辊的同向运动,支撑轴处于可动状态,同时当串辊需要回复原运动状态时支撑轴将被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的多种串辊轴向运动组合,轴向运动的选择性较多,操作方便,同时不影响原串墨机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印刷机串墨辊多种轴向运动组合的控制机构,包括了串墨辊之间的连接机构、摆杆支撑轴的控制机构、连接杆的限位机构等。串墨辊之间的连接机构一端连接与中串墨辊上,与中串墨辊形成间隙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当连接机构运动到不同的位置时,实现了上、下串墨辊与中串墨辊之间的连接与离开,摆杆支撑轴的控制机构可以实现支撑轴的可动与锁定两个状态,当串辊之间连接后为了配合串辊的同向运动,支撑轴处于可动状态,同时当串辊需要回复原运动状态时支撑轴将被锁定。本专利技术实现的多种串辊轴向运动组合,轴向运动的选择性较多,操作方便,同时不影响原串墨机构的使用。【专利说明】串墨机构
本申请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串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存在由曲柄摆杆机构组成的串墨机构结构,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上、下串墨棍的轴向串动是由中串墨棍通过杠杆机构驱动的,中串墨棍串动时经过杠杆机构拨动上串墨辊、下串墨辊7左右串动。上、中、下串墨辊的运动除了包括了串辊之间的相对转动外,还有上、下串墨辊与中串墨辊之间的反向轴向往复运动。由于采用了杠杆机构的传动方式,因此上下串墨棍的轴向串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墨机构,包括主串墨辊、和从串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串墨辊和所述从串墨辊能够在同向串动和反向串动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飞徐永新冯长勇董娜姜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