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挤压辊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839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04:14
二次挤压辊压机,主要包括定辊、动辊,一对等径等长直径小于动辊和定辊的无动力辅助辊,第一辅助辊与动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喂料间隙,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80°之间,第二辅助辊与定辊的设置与第一辅助辊和动辊相同,两个辅助辊均向动辊和定辊的辊隙倾斜,对应第一喂料间隙的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对应第二喂料间隙的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两个辅助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物料经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第一次粗挤压,再经定辊和动辊二次挤压,粗粉变少,从而减少粗粉返回的循环次数,同时可以增大进料颗粒大小,减少前期破碎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二次挤压辊压机,主要包括定辊、动辊,一对等径等长直径小于动辊和定辊的无动力辅助辊,第一辅助辊与动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喂料间隙,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80°之间,第二辅助辊与定辊的设置与第一辅助辊和动辊相同,两个辅助辊均向动辊和定辊的辊隙倾斜,对应第一喂料间隙的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对应第二喂料间隙的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两个辅助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物料经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第一次粗挤压,再经定辊和动辊二次挤压,粗粉变少,从而减少粗粉返回的循环次数,同时可以增大进料颗粒大小,减少前期破碎工作量。【专利说明】二次挤压辊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化工、水泥等行业用的辊压机,尤其是一种可以对物料进行二次挤压的二次挤压辊压机。
技术介绍
辊压机主要由两个辊子和一套产生高压的液压系统所构成,在运转中,动辊和定辊两个辊子保持平行、等两者等径等长,相对转动,进料时,待粉末物料经原料输送机输送安东计量料仓内,计量料仓内物料均匀进入定辊和动辊之间的辊隙进行辊压、细碎并经筛分实现粗细物料分流。粗料从粗料口排出,经提升机重新输送到计量料仓内,筛分后的细料从细料出口排出进入管磨机粉磨,粉磨细粉经选粉机选粉后进入磨机进行进一步的研磨,或者通过旋风筒或者袋式收尘器收集作为最终产品,而从选粉机卸出的粗粉回料与喂料一起喂入辊压机循环粉磨。上述现有辊压机只进行一次挤压,粉磨效果不好,粉磨后合格的细粉率不高,粗粉还较多,从而增加粗粉返回辊压机的循环次数,粉磨系统的产量较低,且由于只有一次挤压,喂入的物料颗粒不能太大,需要前期将物料破碎,一般最大喂料粒度为压辊直径的5?8 %,增加了前提的破碎筛选的工作量,使整体破碎效率较低。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粗粉返回辊压机的循环次数且可以减少前期破碎筛选的工作量的二次挤压辊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二次挤压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定辊和动辊等径等长,还包括一对等径等长的无动力辅助辊,辅助辊直径小于动辊和定辊,辅助辊中的第一辅助辊与动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喂料间隙,且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 -80°之间,辅助辊中的第二辅助辊与定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喂料间隙,且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 -80°之间,两个辅助辊均向所述动辊和定辊的辊隙倾斜,具有两个进料装置,两个进料装置中对应第一喂料间隙的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对应第二喂料间隙的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所述两个辅助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均大于动辊和定辊之间的辊隙。所述两个辅助辊可以和动辊和定辊等长,也可以为定辊和动辊长度的1/3-2/3,优选为1/2。优选的,所述两个辅助辊的直径为动辊和定辊直径的1/5-1/2,优选为2/5。二次挤压辊压机还包括一个物料挤压装置,所述物料挤压装置包括压料块、液压缸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液压缸装在两个辅助辊间的辊隙与动辊、定辊之间的辊隙两个辊隙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两个辅助辊之间的辊隙伸进两个辅助辊和动辊、定辊四者围成的挤压区中,所述压料块连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压料块在所述挤压区内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反复向下挤压物料。所述控制系统的油路部分包括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二位四通换向阀和压力变送器,所述下限位开关和上限位开关按照距所述挤压区由近及远的方向依次装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运动轨迹的一侧,与所述压料块对应设置,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的油口分别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油道接口,油箱的油泵出口通过一个比例流量阀连接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油道接口,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油道接口连接油箱,压力变送器连接在所述油路部分的管路上;当所述压料块碰到所述下限位开关时,下限位开关向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提供电信号使其换向,液压缸由有杆腔油口进油,无杆腔油口回油到油箱,此时液压缸活塞杆缩回,此时压力变送器检测到油路部分油压变小,将信号提供给所述比例流量阀,控制其开合度变大,增大油箱向所述液压缸有杆腔的供油流量,这种情况下液压缸活塞杆迅速向上抬起,当压料块上行碰到上限位开关时,上限位开关向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提供电信号使其再次换向,液压缸由无杆腔油口进油,有杆腔油口回油到油箱,此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此时压力变送器检测到油路部分油压变大,将信号提供给所述比例流量阀,控制其开合度变小,减小油箱向所述液压缸无杆腔的供油流量,这种情况下液压缸活塞杆缓慢下压挤压物料。所述两个辅助辊通过两根直臂以定辊和动辊的辊隙为对称轴对称铰接在所述支架上。优选的,还包括物料在所述挤压区堆积时控制所述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同时变小的连锁调节装置。优选的,所述连锁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辅助液压缸、第二辅助液压缸、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两个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直臂上外侧的一点,使能带动两个直臂以其在支架上的铰接点做圆周运动,所述直臂的外侧指远离定辊和动辊辊隙延长线的一侧;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油道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液压缸的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另外两个油道接口分别连接油箱油箱的油泵出口和油箱,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两个油道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液压缸的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另外两个油道接口连接油箱的油泵出口和油箱;所述压力变送器检测到油路部分油压增大到预定值时,向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提供电信号使其换向,第一辅助液压缸和第二辅助液压缸有杆腔油口进油、无杆腔油口回油到油箱,此时第一辅助液压缸和第二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所述两个直臂以其在支架上的铰接点向两侧分开旋转从而缩小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反之,使两个辅助液压缸带动所述两个直臂以其在支架上的铰接点向中间合拢旋转从而增大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物料从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口和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进入,首先经过第一喂料间隙和第二喂料间隙的第一次粗挤压,从而使粗物料物料变细,然后再进入定辊和动辊的辊隙进行再次挤压,进过这二次挤压后,物料中的粗粉变少,从而减少粗粉返回辊压机的循环次数,增加整个粉磨系统的产量;另外,由于本设计采用二次挤压,可以增大进入辊压机物料的大小,因此可以减少前期破碎筛选的工作量,从而加大系统的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辅助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液压缸和压料块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挤压区示意图;图7为连锁调节装置的液路图;图8为辅助辊向两侧分开旋转的变化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二次挤压辊压机,包括机架1、第一进料装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挤压辊压机,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定辊和动辊,定辊和动辊等径等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等径等长的无动力辅助辊,辅助辊直径小于动辊和定辊,辅助辊中的第一辅助辊与动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喂料间隙,且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80°之间,辅助辊中的第二辅助辊与定辊轴心平行设置,两者相对转动,该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喂料间隙,且两者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在75°?80°之间,两个辅助辊均向所述动辊和定辊的辊隙倾斜,具有两个进料装置,两个进料装置中对应第一喂料间隙的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对应第二喂料间隙的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小于等于45°,所述两个辅助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兴华李刚李晓平周群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