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88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所述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交流转直流电路、光耦和电源,第一电阻器第二端与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器第二端与交流转直流电路输入端相连,交流转直流电路输出端与第三电阻器第一端相连,光耦输出端、第四电阻器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第一端分别相连,第四电阻器第一端与电源相连,第二电容器第二端与光耦输出端分别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机械检测引起的受非理想因素影响较大,转动器件容易故障等问题,测量结果精确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所述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交流转直流电路、光耦和电源,第一电阻器第二端与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器第二端与交流转直流电路输入端相连,交流转直流电路输出端与第三电阻器第一端相连,光耦输出端、第四电阻器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第一端分别相连,第四电阻器第一端与电源相连,第二电容器第二端与光耦输出端分别接地,本技术克服了机械检测引起的受非理想因素影响较大,转动器件容易故障等问题,测量结果精确度高。【专利说明】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
本技术涉及电气自动化和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离不开电能,在输配电过程中断路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市场占有率极高,断路器主要有开关和保护两大功能,其中,保护功能是断路器非常重要的使用功能。一般来说,断路器的保护功能主要通过漏电开关来实现,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漏电开关会自动断开连接。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瞬时性”的,永久性的故障一般不到10%。因此,在由继电保护动作切除短路故障后,电弧将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此时将断路器重合,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水平,也可纠正由于断路器造成的误跳闸,因此,现在使用的断路器大都具有重合闸,所谓重合,就是指在断路器断开连接后,经过一段时间,重新闭合断路器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需要随时检测重合闸断路器的闭合状态,现有的漏电重合闸断路器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合闸检测,通过传统的力学方法传递合闸信号。这种机械检测方式的主要缺陷是:在实际使用中受非理想因素影响较大,机械老化快,转动器件容易故障,测量结果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克服了机械检测引起的受非理想因素影响较大,机械老化快,转动器件容易故障等问题,测量结果精确度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合闸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交流转直流电路、光耦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一端与断路器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入断路器输出信号,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一端与基准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入基准信号,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第一端相连,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输入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器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输入端分别相连,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第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第四电阻器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器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分别接地,分合闸判断信号通过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其中,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没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断路器信号为重合闸断路器下端的三相四线中三相中任一相上的测量信号,所述基准信号为重合闸断路器下端的三相四线中的中性线上的测量信号。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部件还包括压敏电阻器,所述压敏电阻器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一端相连,所述压敏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一端相连。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输入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二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器第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二端分别相连。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器的负极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耦为NPN三极管输出型光耦,其中,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端为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端为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值为+5V。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集重合闸断路器下端口的输出信号,以电子的方式对该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分合闸判断信号的技术手段,克服了机械检测引起的受非理想因素影响较大,机械老化快,转动器件容易故障等技术问题,使得只有当断路器真正的合闸或者断开成功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分合闸判断信号,测量结果精确度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重合闸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重合闸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部件包括: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第一电容器Cl、第二电容器C2、交流转直流电路U1、光耦U2和直流电源Vcc。其中,第一电阻器Rl第一端与断路器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电阻器Rl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Ul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电阻器R2第一端与基准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二电阻器R2第二端与交流转直流电路Ul第二输入端相连,交流转直流电路Ul正极输出端与第三电阻器R3第一端相连,交流转直流电路Ul负极输出端、第一电容器Cl第二端与光耦U2的负极输入端分别相连,第三电阻器R3第二端、第一电容器Cl第一端与光稱U2的正极输入端分别相连,光I禹U2的第一输出端、第四电阻器R4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C2第一端分别相连,第四电阻器R4第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相连,第二电容器C2第二端与光耦U2的第二输出端分别接地,其中,分合闸判断信号通过光耦U2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其中,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没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断路器输出信号和基准信号为重合闸断路器上的测量信号。该测量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断路器正常工作,火线、零线都必须通过断路器中的零序互感器,才能使得零序互感器内的磁场相互抵消,如果只有一根线通过零序互感器,那么互感器线圈内就会有磁场转化为电流,导致脱扣器工作而产生分闸,因此,断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合闸断路器分合闸判断信号产生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交流转直流电路、光耦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一端与断路器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入断路器输出信号,所述第一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一端与基准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入基准信号,所述第二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第一端相连,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负极输入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器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正极输入端分别相连,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器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第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第四电阻器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容器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分别接地,分合闸判断信号通过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输出,其中,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当所述断路器输出信号与所述基准信号之间没有合闸电压差时,输出的分合闸判断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锡屏戈浩吴振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智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