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同专利>正文

检测用试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55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检测用试纸,其具有两基材、两绝缘片及一中隔片,两基材在相对侧面都设有电极层及反应区,两绝缘片分别贴附在两基材上并覆盖各电极层,保护各电极层避免外部的干扰,中隔片的两侧面分别粘贴两绝缘片的外侧面,并连接两基材形成具双面电极层及反应区的试纸,在相对应于反应区位置的绝缘片及中隔片上分别设有渗透区,通过血液渗透区的设置,在血液检测过程中仅需滴落一次血液即可完成两次的血糖浓度检测,通过两次的血液检测可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检测用试纸,其具有两基材、两绝缘片及一中隔片,两基材在相对侧面都设有电极层及反应区,两绝缘片分别贴附在两基材上并覆盖各电极层,保护各电极层避免外部的干扰,中隔片的两侧面分别粘贴两绝缘片的外侧面,并连接两基材形成具双面电极层及反应区的试纸,在相对应于反应区位置的绝缘片及中隔片上分别设有渗透区,通过血液渗透区的设置,在血液检测过程中仅需滴落一次血液即可完成两次的血糖浓度检测,通过两次的血液检测可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性。【专利说明】检测用试纸
本技术为一种试纸,尤指用于血液的承载并检测血糖浓度的试纸。
技术介绍
市面上出售的血糖仪用于检测人体血液里的血糖浓度,进行血糖浓度测试时,需将人体的血液滴置在一试纸上的特定处,将试纸插置在血糖仪上,血糖仪即可显示血糖浓度,所使用的试纸上设有电极层及反应区,电极层设置在试纸表面,电极层前端位于反应区,电极层后端则用于连接血糖仪,在试纸的反应区表面涂上一层酵素,将欲检测的血液滴在试纸的反应区,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酵素产生化学反应,再将前述的血糖检测反应通过电极层传输相应变化的讯号至血糖仪中,通过血糖仪内部的讯号处理判断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现今使用的试纸多为单层结构,故每一张试纸仅具一次性的血液检测功能,如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突发状况导致检测失效,则需更换新的试纸,且一次性的检测具有准确性方面的疑虑,此外单层结构的试纸仅有单一检测功能,在血液检测上较不具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单层结构试纸的缺点,本技术改良为具有双层结构的试纸,以达到增进检测准确性,或者可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的生化检测的目的。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检测用试纸,其中包含:一上基材,其为一薄片结构且具有一缺槽、一电极层及一反应区,缺槽裁切成形于上基材的一端且在上基材片体上相邻于该缺槽形成为一连接区,电极层设在上基材的表面,反应区设在上基材另一端的表面并与电极层的其中一端部分重叠,该上基材的电极层的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处;一下基材,其为一薄片结构且具有一缺槽、一电极层及一反应区,缺槽裁切成形于下基材的一端且在下基材片体上相邻于该缺槽形成为一连接区,电极层设在下基材的表面,反应区设在下基材的表面并与电极层的其中一端部分重叠,该下基材的电极层的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处;一上绝缘片,其连接在上基材设有电极层的表面处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上绝缘片的表面并与上基材的反应区相对应;一下绝缘片,其连接在下基材设有电极层的表面处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下绝缘片的表面并与下基材的反应区相对应;一中隔片,其连接位于上绝缘片及下绝缘片之间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中隔片的表面并对应上下两绝缘片的渗透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合设置有电极层及反应区的两基材,并在各反应区上设置酵素层用来检测血糖,且在两基材的一端都裁切成形有缺槽,缺槽的设置有利于两基材的结合且能与外接的转换连接器相对应,利用两绝缘片分别连接设有电极层的各基材表面以避免接触造成检测误差,使用一中隔片粘着连接各基材的两绝缘片,使其成为具两次检测功能的试纸,则在检测过程中,仅需滴落一次血液即可完成两次检测,可通过两次检测结果来确认血糖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而言,上基材的反应区涂抹酵素(G0D/⑶H enzyme layer),下基材的反应区放置阻抗膜,此用于提升血糖检测准确性。进一步而言,在两基材的反应区分别涂抹酵素(G0D/⑶H enzyme layer)及其它酵素,此用于检测其它血液成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元件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分解图。附图标号说明10上基材 101连接区11反应区 12缺槽13电极层 131传输电极132参照电极 IOA上基材IOlA连接区 12A缺槽IOB上基材 IOlB连接区12B缺槽 20下基材201连接区 21反应区22缺槽 23电极层231传输电极 232参照电极20A下基材 201A连接区22A缺槽 20B下基材201B连接区 22B缺槽30上绝缘片 31渗透区40下绝缘片 41渗透区42逃气孔 50中隔片51粘着层 52渗透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检测用试纸,其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一上基材10、一下基材20、一上绝缘片30、一下绝缘片40及一中隔片50。请参阅图1至3所示,前述的上基材10为一薄片结构,在薄片片体上设有一反应区11、一缺槽12及一电极层13,该反应区11位于上基材10的前端表面处,该反应区11设有一亲水层,在上基材10的后端表面处裁切成形有该缺槽12,则上基材10的缺槽12侧边的片体形成有一突出的连接区101,该电极层13设在上基材10的片体上且位于设有反应区11的同一表面上,该电极层13具有一传输电极131及一参照电极132,该传输电极131与该参照电极132的线路为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于上基材10的边缘外形,该传输电极131及该参照电极132的相同一端处与反应区11相互重叠连接,其中电极层13的传输电极131为传输端,而参照电极132为接地端,该传输电极131及该参照电极132的相同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101处。前述的下基材20为一薄片结构,在薄片片体上设有一反应区21、一缺槽22及一电极层23,在下基材20的前端表面处设有一反应区21,该反应区21设有一亲水层,在下基材20的后端表面处裁切成形有一缺槽22,则下基材20的缺槽22侧边形成有一突出的连接区201,电极层23设在下基材20的片体上且位于设有反应区21的同一表面上,该电极层23具有一传输电极231及一参照电极232,该传输电极231与该参照电极232的线路为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于下基材20的边缘外形,该传输电极231及该参照电极232的相同一端处与反应区21相互重叠连接,其中电极层23的传输电极231为传输端,而参照电极232为接地端,该传输电极231及该参照电极232的相同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201处。前述上基材10及下基材20所分别裁切成形有缺槽12及缺槽22,其中上基材10的缺槽12对应位于下基材20的连接区201,使得连接区201位于缺槽12处,下基材的缺槽22对应位于上基材10的连接区101,使得连接区101位于缺槽22处,以此上基材10的连接区101与下基材20的连接区201呈并排形态。前述的上绝缘片30贴附在上基材10的电极层13印制面,但未包含连接区101,上绝缘片30的表面设有一渗透区31,该渗透区31与上基材10的反应区11相对应。前述的下绝缘片40贴附下基材20的电极层23印制面,但不包含连接区201,下绝缘片40的表面设有一渗透区41及形成有一逃气孔42,渗透区41与下基材20的反应区21相对应,逃气孔42设在下绝缘片40的表面且相邻于该渗透区41,逃气孔42用于提升血液的流动速度。前述的中隔片50设在上绝缘片30及下绝缘片40之间,中隔片50具有粘着层51及渗透区52,粘着层51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用试纸,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基材,其为一薄片结构且具有一缺槽、一电极层及一反应区,缺槽裁切成形于上基材的一端且在上基材片体上相邻于该缺槽形成为一连接区,电极层设在上基材的表面,反应区设在上基材另一端的表面并与电极层的其中一端部分重叠,该上基材的电极层的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处;一下基材,其为一薄片结构且具有一缺槽、一电极层及一反应区,缺槽裁切成形于下基材的一端且在下基材片体上相邻于该缺槽形成为一连接区,电极层设在下基材的表面,反应区设在下基材的表面并与电极层的其中一端部分重叠,该下基材的电极层的另一端位于该连接区处;一上绝缘片,其连接在上基材设有电极层的表面处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上绝缘片的表面并与上基材的反应区相对应;一下绝缘片,其连接在下基材设有电极层的表面处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下绝缘片的表面并与下基材的反应区相对应;一中隔片,其连接位于上绝缘片及下绝缘片之间且设有渗透区,该渗透区设在中隔片的表面并对应上下两绝缘片的渗透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同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