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742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1: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插孔,插孔开口于第一端部上;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导电端子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减去第一距离的差值大于预设值;当插头插入插座时,第二导电端子接触到插座的第四导电端子,插头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反之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本申请提供的插头、插座及连接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并配置不同充电插头,存在浪费、不易携带、适配器插座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节约成本、提高插头及插座的利用效率、携带方便及适配器插座设计简单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已进入电子产品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式的电子产品涌入市场。由于大瓦数电子产品和小瓦数电子产品的充电电压和功率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供电方案。目前,对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较常使用的供电和充电方式是通过电源适配器将220V的标准电压转换为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需要的电压和功率,比如对智能手机充电时大多转换为5V,对笔记本电脑充电时大多转换为20V。随着电源适配器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同一适配器即能将220V的标准电压转换为3.5V或5V等低电压和IOW左右的小功率输出,也能将220V的标准电压转换为20V等高电压和100W左右的大功率输出。目前当使用同一电源适配器给不同的电子产品充电时,主要是采用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有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通过在不同的插座上插入不同的充电插头来选择性的进行充电。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采用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并配置不同充电插头的技术方案,需要购买携带多个插头及传输线,且适配器需要外设多个插座,设计复杂。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为了给有不同电压需求的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需要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并配置不同充电插头的技术方案,存在浪费、不易携带、适配器插座设计复杂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给有不同电压需求的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需要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并配置不同充电插头的技术方案,存在浪费、不易携带、适配器插座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节约成本、提高插头及插座的利用效率、携带方便及适配器插座设计简单的技术效果。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与插座配套使用,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开口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部上;第一端子组,包括设置的在所述插孔内的M个第一导电端子和N个第二导电端子,M及N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所述M个第一导电端子中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一距离;所述N个第二导电端子中的每个第二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减去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其中,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接触到所述插座的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未接触到所述插座的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可选的,所述插头为USB插头。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4mm。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35mm。可选的,所述第一差值为2.4mm。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保护壳;绝缘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壳内,所述绝缘本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子组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表面上。可选的,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止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当所述第一止位结构接触到所述插座的第二止位结构时,能够阻止所述插座继续插入。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插座,能够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插头配套使用,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壳体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开口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部上;第二端子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容孔内的与所述M个第一导电端子对应的M个第三导电端子,及与所述N个第二导电端子对应的N个第四导电端子;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及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长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所述第三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接触,且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接触,以使得所述插头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可选的,所述插座为USB插座。可选的,所述插座还包括:舌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组。可选的,所述舌片沿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2.7_。可选的,所述舌片沿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的方向上的长度为4.7mm。可选的,所述插座还包括:所述第二止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当所述第二止位结构接触到所述第一止位结构时,能够阻止所述插头继续插入,以使得所述第三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接触,且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接触。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插头;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插座;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所述M个第三导电端子与所述M个第一导电端子接触,且所述N个第四导电端子与所述N个第二导电端子接触,以使得所述插头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本申请提供的插头,通过设置第二导电端子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减去第一导电端子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以使得可以通过第二导电端子是否接触到第四导电端子,来选择工作模式,使得同一个插头可以用于不同电压需求的电子产品的供电,同时,通过在配套插座的对应位置设置对应长度的第四导电端子,使得电源适配器可以只设置一个插座,就可以实现对不同电压需求的电子产品的供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给有不同电压需求的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需要在电源适配器上设置不同输出电压的插座并配置不同充电插头的技术方案,存在浪费、不易携带、适配器插座设计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节约成本、提高插头及插座的利用效率、携带方便及适配器插座设计简单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提供的插头,通过不改变普通标准插头上第一导电端子的位置,而仅是增大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一导电端子的距离,使得本申请的插座不但可以插入设置有对应长度第四导电端子的插座来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来供电,还可以插入普通的插座来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来供电,实现了提高插头利用效率,节约成本、携带方便的技术效果。3、本申请提供的插座,通过不改变普通插座上第三导电端子和/或第四导电端子的位置,而只是增加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长度,使得本申请的插座不但可以与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的插头结合来使插头进入第一工作模式来供电,还可以与普通插头结合来使插头进入第二工作模式来供电,实现了提高插座利用效率,节约成本、携带方便的技术效果。4、本申请的插头和插座通过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和对应的多个第四导电端子,来避免单点接触易断开的风险,实现了当插头插入插座后,第二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更有效稳定的接触。5、本申请提供的插头和插座,通过对应设置第一止位结构和第二止位结构,来有效避免插头插入插座时,第二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的错位,实现了当插头插入插座后,第二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更精确、有效地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普通标准插头与普通标准插座配套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本申请插头与普通标准插座配套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普通标准插头与本申请插座配套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本申请插头与本申请插座配套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5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与插座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开口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部上; 第一端子组,包括设置的在所述插孔内的M个第一导电端子和N个第二导电端子,M及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M个第一导电端子中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一距离; 所述N个第二导电端子中的每个第二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减去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其中,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接触到所述插座的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未接触到所述插座的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与插座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开口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部上; 第一端子组,包括设置的在所述插孔内的M个第一导电端子和N个第二导电端子,M及N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 所述M个第一导电端子中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一距离; 所述N个第二导电端子中的每个第二导电端子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均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减去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其中,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接触到所述插座的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如果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未接触到所述插座的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则所述插头进入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USB插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4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 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35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值为2.4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保护壳; 绝缘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壳内,所述绝缘本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表面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 第一止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当所述第一止位结构接触到所述插座的第二止位结构时,能够阻止所述插座继续插入。9.一种插座,能够与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头配套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玲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