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86935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为UE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通信系统可以在一种控制信道重配置的过程中,通过另一种控制信道发送对UE的控制信息,从而保证了UE在小区间切换时通信不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一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可以被多个小区服务,以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为例,UE在被第一服务小区服务时所配置的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ePDCCH),和被第二服务小区服务时所配置的ePDCCH不同。现有技术中,当UE从第一服务小区切换到第二服务小区时,第一服务小区将会给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重新配置信令以指示UE重配置ePDCCH,当UE重新配置ePDCCH后,会反馈RRC重新配置完成的信令给第一服务小区。在实现本实施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基站发送RRC重新配置信令到基站收到UE反馈的RRC配置完成的信令这段时期内,可能由于UE检测不到基站的控制信令而造成数据通信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UE在小区间切换时通信中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使用小区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加扰;所述通信系统将经过加扰后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小区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小区特定标识。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使用用户设备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加扰;所述通信系统将经过加扰后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或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小区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二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之后,还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资源重配置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发送所述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不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不同。所述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之后,还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二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重配置为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所述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在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结合第二方面,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小区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解扰。所述小区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小区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用户设备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解扰。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小区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二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重配置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二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重配置为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网络侧设备,所述通信网络侧设备包括:配置模块,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使用用户设备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加扰;所述通信系统将经过加扰后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或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扰码序列的产生序列为:其中,ns是系统时隙号码,为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二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不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之后,还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二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重配置为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所述控制信息。6.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在通信系统分配的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通信系统分配的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使用用户设备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解扰;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扰码序列的产生序列为:其中,ns是系统时隙号码,为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二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不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或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指令,所述第二RRC重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重配置为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所述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分配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上检测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网络侧设备,所述通信网络侧设备包括:配置模块,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两个控制信道,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小区服务的不同用户设备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相同或不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对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第二加扰模块,用于使用用户设备特定扰码对所述控制信息进行加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经过加扰后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或所述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发送;其中,所述第二加扰模块中,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扰码的生成参数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给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的扰码序列的产生序列为:其中,ns是系统时隙号码,为所述用户设备特定标识。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一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在第二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特定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中,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小区特定控制信道相同。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中,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特定标识不同,所述第一小区特定控制信道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键徐凯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