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清洁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736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清洁刷。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电动清洁刷。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清洁刷,包括刷头、壳体和驱动机构,刷头活动设置在壳体外侧,驱动机构驱动刷头运动;驱动机构包括均设置在壳体内侧的电机、偏心轮和摆杆;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轮连接,并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偏心轴插入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内,并在摆槽内沿一定轨迹运动,从而带动摆杆摆动;摆杆的第二端通过一穿透壳体的连杆与刷头连接,进而带动刷头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与摆杆带动刷头运动实现清洁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清洁刷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清洁刷。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手动清洁,通常需要清洗很久,甚至很难清洗干净,特别是对皮肤进行清洁时,会有很多杂志残留在毛孔里面,进一步引发各种皮肤问题,包括暗疮、黑头等等,于是市场上出现了用于皮肤清洁的洗脸按摩刷、面部清洁刷等。譬如,中国专利公告文件CN202723708U公开了一种电动洗脸刷,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前盖和后盖,前盖的内部设有线路板,线路板的左侧通过线路连接电池,线路板的右侧设有振动磁铁,振动磁铁的内部设有通过线路与线路板连接的线圈,振动磁铁的右端设有共振机头,前盖的面板上分别设有电源开关和洁面刷,洁面刷与共振机头连接,通过共振机头带动洁面刷振动,实现自动洁面的效果,但其采用振动磁铁和线路板传动,成本较高。又譬如,中国专利公告文件CN202776972U公开了一种洁面仪,包括可以手持的机身后盖和机身前盖,及设在洁面仪内部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设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电机齿轮,及与电机齿轮链接的两个齿轮,两个齿轮分别固定在两根齿轮固定轴一端上,两个齿轮上大直径齿轮盘与电机齿轮相哨合,两个齿轮上的小直径齿轮盘与设在齿轮箱内用于洁面仪按摩头的固定头齿轮相啮合,固定头齿轮前端穿出机身前盖并设有按摩头,其通过齿轮传动提高了电机对驱动洁面部件运转按摩效果,但是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电动清洁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电动清洁刷,包括刷头、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刷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刷头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摆杆,所述电机、偏心轮和摆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摆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摆槽,所述摆杆的第二端通过一穿透所述壳体的连杆与所述刷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轮连接,并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插入所述摆槽内,并在所述摆槽内沿一定轨迹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摆杆摆动,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刷头运动。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刷头之间单点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杆与所述刷头之间多点连接。优选的,所述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一支撑区域,并通过支撑件活动支撑在所述壳体内侧上。优选的,所述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其沿摆杆宽度方向的槽壁落入所述偏心轴的运动轨迹内,其沿摆杆长度方向的槽壁在所述偏心轴的运动轨迹之外。优选的,所述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的截面为椭圆形或类似椭圆形。优选的,所述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的截面为长方形或类似长方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通过电机与摆杆带动刷头运动实现清洁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可以通过更换刷头适用于不同场合,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更大价值;3、椭圆形或类似椭圆形的摆槽使得摆杆摆动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一实施例中偏心轴在摆杆摆槽内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3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偏心轴在摆杆摆槽内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4所示为摆杆摆动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示如下:1-刷头,2-壳体,3-电机,4-偏心轮,5-摆杆,6-连杆,7-支撑件;31-输出轴,41-偏心轴,51-摆槽,52-支撑区域;T-偏心轴运动轨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施例电动清洁刷,包括刷头1、壳体2和驱动机构,刷头1活动设置在壳体2的外侧,刷头活动设置,一方面使得刷头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壳体运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实际场合需要更换不同刷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偏心轮4和摆杆5,电机3、偏心轮4和摆杆5均设置在壳体2的内侧;摆杆5的第一端设置有摆槽51,其第二端通过一穿透壳体2的连杆6与刷头1连接,在某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杆6与刷头1之间可以是单点连接,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31与偏心轮4连接,并带动偏心轮4转动,偏心轮4的偏心轴41插入摆槽51内,并在摆槽51内沿一定轨迹运动,从而带动摆杆5摆动,摆杆5通过连杆6带动刷头2运动。在摆杆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一支撑区域52,并通过支撑件7支撑在壳体2内侧上。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51,其沿摆杆宽度方向(X坐标方向)的槽壁落入偏心轴41的运动轨迹T内,其沿摆杆长宽度方向(Y坐标方向)的槽壁在偏心轴41的运动轨迹T之外,X坐标方向与Y坐标方向垂直,因此偏心轴41在运动过程中,可以触碰到X坐标方向的槽壁从而改变偏心轴41的实际运动轨迹,而始终不能触碰到Y坐标方向的槽壁,因此摆杆5在偏心轴41的带动下沿X坐标方向往复摆动。摆槽51的具体截面形状可以是椭圆形或类似椭圆形(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长方形或类似长方形(如图3所示),当然摆槽5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偏心轴41在摆槽51内运动时,使得摆杆在偏心轴的带动下沿X坐标方向往复摆动即可,当摆槽51的具体截面形状采用椭圆形或类似椭圆形时,摆槽的槽壁为弧形面,偏心轴与弧形面之间的碰撞使得摆杆摆动的角度逐渐增大或减小,因此摆杆摆动更加平稳。下面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电动清洁刷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刷头与待清洁区域接触,接通电源,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以是在壳体内内置电源,电机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开始工作,其输出轴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的偏心轴在未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有一固定运动轨迹(如图2、图3所示的T轨迹),由于偏心轴插入摆杆第一端设置的摆槽内,且摆槽沿X坐标方向的槽壁落入偏心轴的运动轨迹内,其沿Y坐标方向的槽壁在偏心轴的运动轨迹之外,因此,偏心轴在X坐标方向将会碰撞槽壁,而在Y坐标方向则不会碰撞槽壁,摆杆在偏心轴的碰撞作用下,在X坐标方向往复摆动(如图4所示),刷头通过一连杆与摆杆的第二端连接,摆杆往复摆动则会带动刷头往复转动,同时产生振动,从而实现清洁功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清洁刷,包括刷头、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刷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刷头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摆杆,所述电机、偏心轮和摆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摆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摆槽,所述摆杆的第二端通过一穿透所述壳体的连杆与所述刷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轮连接,并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插入所述摆槽内,并在所述摆槽内沿一定轨迹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摆杆摆动,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刷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清洁刷,包括刷头、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刷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刷头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摆杆,所述电机、偏心轮和摆杆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摆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摆槽,所述摆杆的第二端通过一穿透所述壳体的连杆与所述刷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轮连接,并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插入所述摆槽内,并在所述摆槽内沿一定轨迹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摆杆摆动,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刷头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清洁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刷头之间单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平祥唐仙强
申请(专利权)人:超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