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291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30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压装置、活性炭过滤器、多级过滤器、高压泵及反渗透膜装置,在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一侧的浓水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管道连通;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活性炭过滤器;在靠近浓水出水口一端的浓水排放管道上连接有反冲洗管道,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连通,在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有反冲洗排放管道;在反冲洗管道和反冲洗排放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充分利用了具有一定压力的浓水,使排放掉的浓水得到再利用,且省去了冲洗泵及淡水的用量,节省了冲洗成本,实现了节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尤其是指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过滤器进行反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技术又称逆渗透技术,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技术。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浓水。在传统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包括增压进行活性炭过滤器过滤,然后进行袋式过滤器过滤,再进行一级、二级多级过滤器多级过滤,经多级过滤器过滤后通过增压泵对原水进行增压后进行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反渗透的淡水经矿化罐矿化后输送至饮用水管道或进行储存;反渗透膜原水一侧的浓水经浓水出水口降压后进入浓水排放管道,然后经浓水排放管道排放大海。在目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最终的浓水是直接排放回大海,而未得到再利用,造成了很多的浪费。由于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使用了活性炭过滤器和其他袋式等多级过滤器,过滤器过滤一段时间,在其过滤面上会积累一些大量杂质颗粒,影响原水通过及过滤效果。由于袋式等多级过滤器成本低,更换方面,可根据压差等进行定期更换。但是活性炭过滤器则需要进行反冲洗作业,将其过滤面上的杂质颗粒等反冲洗出活性炭过滤器,使活性炭过滤器可反复使用。目前,在进行活性炭过滤器反冲洗时,通过冲洗泵对处理过的淡水进行施压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其增加了冲洗泵,其利用处理过的淡水进行冲洗,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其不用冲洗泵和淡水进行反冲洗,利用浓水进行反冲洗,实现了活性炭过滤器的反冲洗。节省了反冲洗的成本,也使的浓水得到了再利用,节约了电能和淡水资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包括与原水连通的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与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一高压泵将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反渗透膜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在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一侧的浓水出水口与浓水排放装置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浓水出水口一端的所述浓水排放管道上连接有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连通,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管道连通有反冲洗排放管道;在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的反冲洗管道上设置阀门,在所述反冲洗排放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在所述反冲洗管道与所述浓水排放管道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阀门,在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反冲洗排放管道分别于浓水排放管道连通。所述浓水排放管道上安装有减压阀,所述反冲洗管道与位于所述减压阀输出端一侧的浓水排放管道连通。本技术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通过增加反冲洗管道,其将浓水出水口的高压浓水经反冲洗管道引流至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利用高压浓水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并将冲洗后的浓水再经反冲洗排放管道汇流至浓水排放管道,一齐排放至大海。其充分利用了海水淡化处理产生的高压浓水,不需要使用冲洗泵和淡水就可以实现反冲洗。实现了节能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由于至少采用两组并联的活性炭过滤器,在对其中一组进行反冲洗时,另一组活性炭过滤器可进行正常的过滤作业,不会影响海水淡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反冲洗工作结束后,将反冲洗管道关闭,使浓水直接经浓水排放管道排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海水通过初级过滤,过滤掉海水的粗颗粒,然后通过压力调节阀进行压力调节后进行多级过滤,然后增压进行反渗透淡化,在反渗透膜原水一侧的浓水经过浓水排放管道排放回大海,反渗透膜另一侧的淡水经过矿化罐进行淡水矿化,增加有益离子后进入饮用水管道。参看图1。原水(海水,已经经过初级过滤)经减压阀调整压力,使从大海泵上来的经初级过滤的原水的压力调整为最低压力值,然后增压泵进行增加压力至反渗透系统运行所需的压力。在本实施中对原水做了两次变压调节,保证造淡系统的供给原水在外界压力浮动的情况下保持反渗透系统压力独立稳定。经调压后的原水首先进入活性炭过滤器10,进行第一步过滤,主要过滤原水中可能存在的较大颗粒物质,如泥沙,有机物等。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过滤器为三组活性炭过滤器并联,在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当其中一组需要检修或反冲洗时,则关闭其输入端管道上的阀门,让其他两组进行正常过滤工作。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袋式过滤器连通。经过活性炭过滤后的海水,进入袋式过滤器20。袋式过滤器20由2个并联的滤罐组成。在此过滤器中,大颗粒的杂质会被进一步的去除。由于袋式过滤器纳污量大,只需压差或定时进行更换即可。经过袋式过滤器过滤的海水,会流入一级过滤器,即缠绕式过滤器,在这个过滤器中,海水中大于Iμ的杂质颗粒均会被拦截。过滤的海水进入再进入二级过滤器,即折叠式过滤器,级过滤器会拦截海水中大于0.5 μ的杂质颗粒。通过原水初级过滤后、再经活性炭过滤器、及由袋式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组成的多级过滤器过滤,海水中大于0.5 μ的杂质颗粒几乎都被过滤掉。经过这多级过滤的海水,由高压泵再次增压,进入反渗透膜装置30。反渗透膜装置主体是由能够承受高压的膜壳与在膜壳里的半透膜组成。在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可以使其中海水中的水分子部分透过半透膜,形成淡水。未透过反渗透装置的剩下的海水浓度增高,形成浓水,经由浓水排放装置排放大海。淡水会通过淡水管道进入矿化罐处理,为淡水增加矿物质,进一步提升饮用水的质量,矿化罐中主要加入了麦饭石。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它含有为人体健康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人长期饮用麦饭石矿物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为有机体提供了无机营养成分,调节新陈代谢。经过矿化罐矿化的淡水,通过在线仪表的连续检测,在确保水质的情况下,将源源不断地流向用水终端。最后的成品淡水,其清洁度,符合饮用水的国家标准,还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位于反渗透膜原水一侧的浓水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管道40连通,浓水排放管道40的排放出口位于大海处,将浓水排放至大海。由于在浓水的压力一般在40?80kg/cm2之间,因此,在位于浓水出水口一端的浓水排放管道上设置有调压装置,该调压装置可以是减压阀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调节压力的装置,比如软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高压软管,高压软管位于浓水排放管道与浓水出水口之间。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软管将浓水出水口处的高压浓水的压力调节至合适的压力后经浓水排放管道排放大海。也可以用减压阀代替高压软管,实现调节压力的作用。在高压软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反冲洗管道50,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连通,与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连通的反冲洗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51,通过阀门51控制反冲洗管道针对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冲洗的开启和关闭。在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71。在每组活性炭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包括与原水连通的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与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一高压泵将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反渗透膜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在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一侧的浓水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管道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浓水出水口一端的所述浓水排放管道上连接有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连通,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有反冲洗排放管道;在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的反冲洗管道上设置阀门,在所述反冲洗排放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在所述反冲洗管道与所述浓水排放管道连通的一端设置有阀门,在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反冲洗节能装置,包括与原水连通的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与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一高压泵将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反渗透膜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在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一侧的浓水出水口与浓水排放管道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浓水出水口一端的所述浓水排放管道上连接有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组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连通,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有反冲洗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泽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大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